疾病分类可以解释为按照既定标准将疾病单位纳入类目的一种系统。分类可以有许多轴心,而轴心的选择将根据编制统计表的用途而定。疾病的统计分类必须在易于管理的类目数目内包含全部的疾病情况。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是早形成于1893年作为贝蒂荣〔原译名伯蒂隆、分类或国际死因列表的一系列分类中的*版本。本书第二卷对该分类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本书的标题已做了适当修改,使其内容和目的更加清楚并能够反映在疾病和损伤以外不断发展的分类范围,而熟悉的简称“ICD”仍予以保留。在更新分类的过程中,疾病情况的分组是以一种被认为*于一般流行病学目的和卫生保健评价的方式进行的。 ICD的第十次修订工作始于1983年9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关于ICD一10的准备会议。工作方案由定期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三卷是卷[简称类目表]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简称索引]。当一个诊断术语和其他情况同时报告,或者处于特殊情况下(例如,某些情况并发于妊娠)时,尽管本索引可以根据卷对诊断术语变更指定位置的注释去反映类目表中的规定,但它不能全部表达在索引术语中这样的变化。因此,应把卷看作编码的主要工具,而字母顺序索引则是类目表不可缺少的辅助部分,因为它包含了未出现的卷中的大量的诊断术语,所以这两卷书应一起使用。 在类目表的一个类目中所包含的术语并不是全部的,它们只是该类目内容的一些举例或只作为类目范围和界限的指标。另一方面,索引力求收入大多数当前使用的诊断术语。总之,为确保按照索引给出的编码与一份具体病案记录所提供的信息相适应,总是要回到类目表及其注释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临床基础学科,它围绕临床疾病,从群体的层面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釆用量化科学的方法准确测量指标,并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展开严格评价,以期创造临床硏究成果,为临床循证个体化实践保驾护航。本书共设上下两篇26章,系统科学阐述如何根据疾病负担,以及创新、可行等原则选题立题、确定研究的重点、抉择与可行的研究设计方案、合理选择研究对象、确立的试验与对照性干预措施、选定敏感特异的终点指标,制定防止偏倚因素干扰的系列方法及控制混杂的统计分析方法等,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再进一步结合临床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生存质量、临床经济,以及临床决策等研究实际,就如何进行具体科学设计与评价方面,予以深入地阐述,有利于读者联系实际
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技术以及环境健康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第1~4章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历史,对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的基本规律、研究策略和设计以及环境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学方法和软件进行了论述。第5~11章介绍8个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的**进展,包括室外/室内空气污染、极端天气暴露、水污染、土壤污染、绿地暴露、环境噪声以及城市夜光暴露与人群健康,拓宽了学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第12章介绍目前环境污染人群疾病负担评估的方法和**进展,包括室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人群疾病负担,提出严格实施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重要性。
本书根据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结合目前的学科发展状况,系统地介绍了传染病专业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学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原虫病、螨虫病,涵盖了 51 类常见的传染病种,全面反映了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相关疾病的发展变化、诊治预防的经典方法及临床进展现状。本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作为传染病学医师专业知识的培训教程,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医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每个国家面临的传染病都是一样的,但是防止或减轻流行病劫掠的预防策略,在不同的国家却极其不同。传统观点认为,导致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和政治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有关。本书认为,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对于一个国家防治传染病的策略选择确实有一定影响,但首要原因是各国在传染病流行轨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反应以及对病人和社会各自的权利要求的不同预期。本书从这个视角出发,详细论证了英国、法国、德国和瑞典在公共卫生政策方面出现差异的历史原因,以及面对诸如霍乱、天花和梅毒之类的传染病威胁时的不同反应。
《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
李晓松、冯子健、殷菲、刘元元、蒋敏等编著的《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与预测预警方法》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同研究基础上完成的,收录了20余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与预测预警方法》共分 5篇22章。 概论篇 对传染病数据的数据特征、结构、来源及质量进行介绍,并对当前时空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空间聚集性探测篇 时间序列分析篇 时空联合预警篇 时空变异及规律挖掘篇 分别围绕传染病预测预警技术、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挖掘展开,具体统计学方法按概述、基本原理与实例分析三部分进行讨论,并配有相应分析软件的简要介绍。与为数不多的同类书相比,《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与预测预警方法》更加全面、、先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主要读者对象:高等学校、科研机
本书共分3篇,21章及结语7章?第一篇为概论,分别对病媒生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动物虫媒病流行病学和病媒生物与动物虫媒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二篇为病原学,重点阐述动物病媒病的主要种类与流行;第三篇为中国口岸病媒生物与病媒病监测,以省(自治区)地理区划为单元,在中国国境口岸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不同地域病媒生物的种群结构、季节消长、重要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等?结语论述各病媒生物与动物病媒病的防控?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国境口岸病媒生物及动物虫媒病与监控学术专著,重点突出体现了边境口岸关于病媒生物和动物虫媒病的最新监测结果。 本书涉及领域具有独特性,而且内容丰富新颖、科学实用,适合生物、医学、检验检疫等领域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阅读、参考和使用,也可为管理层决定输入性动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近10年来,治疗性疫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已取得大量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书第2版在全面更新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经验基础上,加强了产业化、成品化的内容并部分拓宽至免疫治疗。全书共分两部分:总论部分从整体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阐述,概括了疫苗及其种类,持续性感染,治疗性疫苗的历史、理论和实验基础、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治疗性疫苗,以及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验证和质控等;各论则深入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性疫苗,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人乳头状瘤病毒、结核病、细菌持续性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性疫苗等。
本书围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题,确定100个跟踪观测点,每日跟踪产生的问题,记录采取的措施,关注重大事件发展动态,并从完善我国公共应急体系中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完善体系和提高能力的系统性措施与办法。本书可以为高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医疗产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深圳媒介生物及其防制》是在对深圳市媒介生物多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防制经验和研究者的亲身实践完成的,反映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联合对深圳市媒介生物的科学考察结果。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深圳的蝇、蚊、蠓、蚋、虻、蜚蠊、蚤、虱、臭虫、蜱、革螨和鼠类的类别、形态、生态习性和医学重要性等,并介绍了媒介生物控制的药物的性质以及施药器械的维护等技术,是对我国媒介生物区系和防制研究方面的有益补充,具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也为深圳市今后控制媒介生物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我相信,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圳市媒介生物和相关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本书由长期从事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专家学者结合多年有害生物治理实践经验编著,图文并茂,资料翔实,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主要围绕有害生物防制工作展开,分别介绍了有害生物防制的作业流程,常见有害生物的识别与防制方法,以及防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及器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内容突出重点,实践性强,为有害生物公司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又为从业人员学习参考之用。同时论述了专业有害生物控制机构在城市创卫中的作用,列举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城市创卫、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本书可供管理和PC0部门领导和业务干部、有关院校师生及科研、创卫、卫生防疫等实际工作者参考和培训使用。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是部以方法和应用为中心的环境流行病学著作。此书以方法原理和应用为重点,深入解读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所有从事环境与健康的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普遍关注的化学事故与自然灾害、健康风险评价和全球环境变化对未来的影响都有专门的章节讨论;最后,本书中对于“研究实施中实际问题”“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关于伦理道德”和“流行病学在政策论证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等问题的深入浅出的讨论,对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人员、环境健康管理和其他相关人员认识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简要介绍了脂溢性皮炎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病因、基础检查及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法,包括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饮食调养、预防及康复。其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三卷是卷[简称类目表]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简称索引]。当一个诊断术语和其他情况同时报告,或者处于特殊情况下(例如,某些情况并发于妊娠)时,尽管本索引可以根据卷对诊断术语变更指定位置的注释去反映类目表中的规定,但它不能表达在索引术语中这样的变化。因此,应把卷看作编码的主要工具,而字母顺序索引则是类目表不可缺少的辅助部分,因为它包含了未出现的卷中的大量的诊断术语,所以这两卷书应一起使用。 在类目表的一个类目中所包含的术语并不是的,它们只是该类目内容的一些举例或只作为类目范围和界限的指标。另一方面,索引力求收入大多数当前使用的诊断术语。总之,为确保按照索引给出的编码与一份具体病案记录所提供的信息相适应,总是要回到类目表及其注释以及第
《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及识图》的主要内容为针对工作场所存在的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护广大职业人群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系统介绍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及总平面图、采暖通风施工图的读识等内容。本书所提供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和方法,力图与国际新技术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尽量引用新标准与规范,在简明阐述基本控制原则的同时,更注重控制技术与方法的实用性。
《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及识图》的主要内容为针对工作场所存在的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护广大职业人群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系统介绍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及总平面图、采暖通风施工图的读识等内容。本书所提供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和方法,力图与国际新技术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尽量引用新标准与规范,在简明阐述基本控制原则的同时,更注重控制技术与方法的实用性。
本书简要介绍了脂溢性皮炎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病因、基础检查及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脂溢性皮炎的防治方法,包括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饮食调养、预防及康复。其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