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近10年来,治疗性疫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已取得大量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书第2版在全面更新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经验基础上,加强了产业化、成品化的内容并部分拓宽至免疫治疗。全书共分两部分:总论部分从整体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阐述,概括了疫苗及其种类,持续性感染,治疗性疫苗的历史、理论和实验基础、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治疗性疫苗,以及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验证和质控等;各论则深入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性疫苗,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人乳头状瘤病毒、结核病、细菌持续性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性疫苗等。
本书共分3篇,21章及结语7章?第一篇为概论,分别对病媒生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动物虫媒病流行病学和病媒生物与动物虫媒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二篇为病原学,重点阐述动物病媒病的主要种类与流行;第三篇为中国口岸病媒生物与病媒病监测,以省(自治区)地理区划为单元,在中国国境口岸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不同地域病媒生物的种群结构、季节消长、重要病媒生物携带病原体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等?结语论述各病媒生物与动物病媒病的防控?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国境口岸病媒生物及动物虫媒病与监控学术专著,重点突出体现了边境口岸关于病媒生物和动物虫媒病的最新监测结果。 本书涉及领域具有独特性,而且内容丰富新颖、科学实用,适合生物、医学、检验检疫等领域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阅读、参考和使用,也可为管理层决定输入性动
疾病分类可以解释为按照既定标准将疾病单位纳入类目的一种系统。分类可以有许多轴心,而轴心的选择将根据编制统计表的用途而定。疾病的统计分类必须在易于管理的类目数目内包含全部的疾病情况。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是早形成于1893年作为贝蒂荣〔原译名伯蒂隆、分类或国际死因列表的一系列分类中的*版本。本书第二卷对该分类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本书的标题已做了适当修改,使其内容和目的更加清楚并能够反映在疾病和损伤以外不断发展的分类范围,而熟悉的简称“ICD”仍予以保留。在更新分类的过程中,疾病情况的分组是以一种被认为*于一般流行病学目的和卫生保健评价的方式进行的。 ICD的第十次修订工作始于1983年9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关于ICD一10的准备会议。工作方案由定期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三卷是卷[简称类目表]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简称索引]。当一个诊断术语和其他情况同时报告,或者处于特殊情况下(例如,某些情况并发于妊娠)时,尽管本索引可以根据卷对诊断术语变更指定位置的注释去反映类目表中的规定,但它不能全部表达在索引术语中这样的变化。因此,应把卷看作编码的主要工具,而字母顺序索引则是类目表不可缺少的辅助部分,因为它包含了未出现的卷中的大量的诊断术语,所以这两卷书应一起使用。 在类目表的一个类目中所包含的术语并不是全部的,它们只是该类目内容的一些举例或只作为类目范围和界限的指标。另一方面,索引力求收入大多数当前使用的诊断术语。总之,为确保按照索引给出的编码与一份具体病案记录所提供的信息相适应,总是要回到类目表及其注释
本书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HIV病原学及感染免疫;艾滋病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HIV感染的检测、诊断与分期;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相关疾病;非艾滋病相关疾病;HIV感染者综合管理。本书基于我国艾滋病诊疗经验编写,纳入近十年来我国艾滋病诊疗和管理经验,结合国际先进诊疗理念,为我国艾滋病、性病从业医务人员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艾滋病防控、诊疗、管理知识,科学实用。
本书根据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结合目前的学科发展状况,系统地介绍了传染病专业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学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原虫病、螨虫病,涵盖了 51 类常见的传染病种,全面反映了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相关疾病的发展变化、诊治预防的经典方法及临床进展现状。本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作为传染病学医师专业知识的培训教程,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医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现代消毒学进展(第1卷)》作为我国部消毒学进展专著,除阐述经典的消毒学内容之外,薛广波等编者力争更多地介绍近年来外消毒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使其能反映出外消毒学发展的新水平。经过编、审者的共同努力,编者们终于把《现代消毒学进展(第1卷)》奉献给了读者,希望她能在我国消毒学术和消毒行业的发展上起到推动作用。
流行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但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员提供重要的方法和防病理论,同时也为医学其他学科(包括临床医学和护理等)提供重要的方法学。该书以系统介绍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主,强调介绍各部分*的进展,同时介绍流行病学中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总体特色是:方法介绍的系统性,实用性,及时推出*的研究成果。
本书章至第六章为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七章至第十四章是以研究设计为主线,结合数据介绍分析策略,同时介绍统计学方法;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为选修内容;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内容;第二十章是以书面讲座形式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本书配套光盘中含有6个实例的研究设计简介、数据和统计分析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介绍。此外该光盘还介绍了Stata软件、SPSS软件和SA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本书一些例题中统计分析的三种软件实现。 本书主要的特色是强化统计学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作为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分析的入门教材。
本书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监测预警出发,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共9章。第1~6章着重介绍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预警模型、预警响应、监测数据分析管理、数智化应用等,总结梳理传统传染病监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全程全域传染病多源监测的理念。根据传染病发生发展过程,针对传染病不同时段、不同层级、不同场景的分级分类预警机制,创新性提出 三三制 预警理论,开创现代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理论基础。第7~9章重点围绕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现状及相关实践,介绍全球基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应用实践,结合案例阐述传染病相关多源监测数据、信息技术、预警模型的实际应用。
由于全书篇幅较大,故略去了每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仅将《顾有守皮肤病诊断和治疗精选》在修改、补充过程中新参考的主要文献附于书后,书中大部分均已在专业杂志上刊出过,故必要时可查找原文。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卫生杀虫技术》系《基层消毒杀虫灭鼠丛书》的一个分册,共18章。主要内容包括:常见害虫的危害,常见害虫的种类与一般生态习性,不同场所害虫防治方法,卫生杀虫剂的种类、性能与使用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下害虫的防治,害虫标本的制作和卫生杀虫剂中毒的预防和救治等。《卫生杀虫技术》侧重于卫生害虫防治实用技术,内容覆盖较全面,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图文并茂,可供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卫生、植物保护和有害生物治理等人员作为培训教材或工作参考书。
《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及性欲是具体又是抽象的,是熟悉的又是生疏的,有时是温驯的,有时是难以驾驭的。对于那些真正了解和善于驾驭性及性欲的人们来说,它是幸福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性及性欲是儿童求知欲望的催化剂,使青少年充满生机,使中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动力倍增,使老年人青春焕发,为个人的魅力和家庭的美满增光添彩;更使艺术家的作品耀眼夺目,使工艺设计师的产品极具吸引力。总之,性及性欲是谱吟人类繁衍、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最强烈、最丰富和好的音符。 但是,对于那些闪避它、曲解它、放纵它和诅咒它的人来说,性及性欲好似“怪兽”它可能会击垮这类人的肉体,更可能“吞噬”这类人的灵魂,使这类人的家庭破碎。如果对性及性欲不加以引导,它甚至可能会拖累文明社会步伐和动摇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
《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