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是一项既需要有大量理论知识,又必须掌握许多技能及治疗原则的实践科学,不仅需要每天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同时又需要我们面对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立即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因此,充满理论和进展的大部头书籍在每天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而适用一线医师实用的手册则填补了这一不足。它从具体的操作入手,令使用者一目了然,可以很快了解主要的处理原则,为抢救治疗危重病人赢得宝贵时问。住院医师是临床医学队伍中的基本单位,大量的住院病人、急诊病人都需要他们来处理。因此一个医院住院医师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他们也了解他们自己工作中的需求。《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非常贴近临床的需要,是一本常伴随住院医师的好助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休克、心源性猝死和心肺脑复苏、晕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疾病、围PCI手术期药物治疗、相关疾病的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综合征等疾病的诊疗以及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等内容。在疾病诊断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询问病史、查体中注意哪些体征、患者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内容,在治疗部分用药物处方加说明的形式列出不同的药物处方及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本书可供心血管专业临床医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30多年来,对于任何需要快速熟悉迪安生理检查基本概念和操作的读者,尤其是医学生、护士和技术人员,本书一直是电生理学领域值得信赖的入门用书。同时,它也为想要复习电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或更新电生理学领域技能的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参考。 第6版新增了大量关于心律失常消融的内容,包括心房颤动、典型和非典型心房扑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
临床思维能力是每一名内科医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也是医学生内科学实习阶段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国内的医学教材多从疾病人手,而从症状人手、采用循序渐进(stepbystep)的病例分析方法、直接辅导医学生内科临床思维能力养成的教材并不多见。我们以培养医学生和年轻医生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在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编写过程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单渊东等老教授的支持和指导。 本书参考国外相关医学教材的写作方式,结合国内病例特点,部分采用了真实的病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以症状为导向进行了大量的疾病鉴别诊断,对培养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结合实例分析的能力非常有益;书中概要介绍了涉及呼吸、循环、消化、肾脏、血液、神经等各系统共150余种疾病的诊断、鉴别
本书是在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全国主要从事癫痫诊治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中医专家编写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 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 癫痫病分册》(2023修订版)。全书共13章,分别介绍了癫痫的定义、分类、诊断、预后,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与处理,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诊断与处理,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癫痫相关影像学技术,癫痫共患病,癫痫患者就诊及治疗注意事项,癫痫患者综合管理以及癫痫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等。本书可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精神科及基层医师诊治癫痫时作为依据和参考。
丁文惠、郭晓蕙主编的《北京大学**医院大内科复杂病例巡诊精粹》为北京大学**医院大内科从近些年来大量复杂病例巡诊中挑选出的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重要学习价值的复杂、疑难或少见(罕见)的病例。它即从科巡诊大量复杂病例中精选了61例,汇集成册。每一例均由某一专业主治医师做出诊疗分析,重点突出内科疾病诊断思维的基本功,再由上级医师对病例中所涉及重要问题的关键点进行简要总结并介绍进展。病例中所涉及的相关交叉学科关键问题的简要分析、总结及进展介绍由交叉学科的专家完成。 本书的编写注重简洁流畅、图文并茂,也呈现了重要的学科进展。它是北京大学**医院内科人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体现着内科人对临床医学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我们和全国同道们分享的心血之作。
本书收集了近几年经内科特别是普内科收治的一些疑难病,多数病例的讨论采取了当今流行的“step by step”(循序渐进)的形式,将临床医生在诊断一个具体病例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实际上反映了“由表人里”、“由浅人深”的认识规律,既规范了临床思维方法,也引人人胜,提高了读者兴趣。这一方式尤其适用于临床教学。 本书的特点是其真实性,真实的病例、主管医生的实时想法、正确与错误都有证据,由于其真实,所以有更强的示范性和可仿效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此外,本书还可作为自我培养临床思维方法的读本。
本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实践经验为基础,多种综合疗法为特色,介绍内科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技术和救护措施,涵盖绪论、各论、附篇三部分。绪论阐述中医内科急症的基本特点、病机特点、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为掌握急症的理论体系和辨治要领奠定基础。各论分别介绍内科常见急危重症15种,每个病证按导言、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治疗、护理、临证要点等项叙述。附篇扼要介绍了12个内科常见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18种常用急救技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心搏骤停的抢救方法,以及中医急症外治法。
本书是为初学者撰写的一本 极简 心电图教程。作者将自己对心电图的深刻理解,通过图解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获得阅读心电图的基本能力。 本书内容包括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及表现,以及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梗死、心房和心室肥大、心脏结构和传导异常、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情况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书中收录了 200 余幅典型心电图及数十幅作者绘制的线条图,辅以精练的文字,以读图代替读文,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心电图的精髓,理解各种心电表现的含义,并学会判别各类心电异常。 本书适合医学生以及低年资心电图技师、医师、护士学习使用,可以作为学习心电图的*本读物。
本书是目前*部充分应用西医、中医、心理学*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探索慢性病的书籍,作者运用其深厚的西医学(临床生物医学)、心理学与中医学功底,将慢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学科体系进行理论探索,对慢病概念、慢病范畴、慢病发生共性机制、慢病发展共性规律等进行研究,提出了慢病双态模型新概念,拓展了临床生物医学视野,延伸了中医与心理学内涵,建立三医融合的慢病诊疗新内涵、新方法、新路径,具有很高创新性与实践性,对慢病管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当前慢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断、严重度评估、疗效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本书共十一章,包括肺功能检查概论,肺功能室布局、设备维护及物资管理,肺功能室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与职责,肺功能室管理规章制度,肺功能检查流程,常用仪器标准操作规程,意外处置及应急预案,质量控制 与管理,数据库管理,肺功能检查培训,儿童肺功能检查。
双心医学指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两个方面,是一门由心血管与心理医学交叉综合而成的学科。本书分为6部分,共22章。详细阐述了双心疾病的预防与管理、从病例中学习临床双心问题的处理原则、特殊人群的双心问题诊疗对策、双心疾病的规范治疗与相关指南、双心疾病常用的临床诊断与评估量表、中医视角的双心医学的内容。
肝病诊治一直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尤以传染性肝炎流行最为广泛,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此,作者搜集古人治肝病的经验,结合临床的要求,以及作者多年的治疗体会,编成本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了肝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中篇论述了肝病的分类,肝病的辨证和临床的经验;下篇附《西溪书屋夜话录》评讲一文,以作为学氏治肝方法的参考。且论及胆腑理论和临床用药等相关问题,前后互阅,可相得益彰。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宗旨,供临床医生参考。
卒中是目前发病率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 化的日益加剧,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 位原因。在我国所有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已超过80%, 国际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有效的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致 残率和死亡率的措施就是在发病时间窗内给予再灌注治疗, 包括发病4.5 h内的静脉溶栓和发病6 h内的血管内治疗。 但目前,上述两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堪忧, 其中静脉溶栓这一指标,在过去的10年间仅从13.5%提升 至33.4%;自2015年至今,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hina Stroke Center Alliance,CSCA)连续登记了超过100万例卒中患者的 数据,显示有静脉溶栓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人群的静脉 溶栓率仅为22.9%,而同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静脉溶栓治疗 率已超过90%。目前基于发病6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适 应证人群的血管内治疗率尚无大样本队列的结
当今医学快速发展,临床医学更是分科不断细化,不仅有内外科等等,根据不同的系统又划分为三级科系,L-L女H:内科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甚至存有些医院已经细划到专病。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专科医生对所从事学科的专业化,研究更深入,能更好地把握国内外进展,对疾病的诊治也更精准?但也随之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个患者绝不可能都知道自己患了什么样的疾病,一个疾病也可以同时有多种表现或不同表现,一个人也可能同时患几种疾病。那么这个时候由谁来为他们诊治,苒‘诊由谁来进行。特别是首诊医师,无论是否为专科医生都应对病人做出相应的准确诊断,完成基本的诊疗过程,然后为病人指引一个明确的就医路线,避免让病人延误诊断和治疗,而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试想,在大型综合医院巾,专科发展
第一版《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2008年出版以来距今已有十二年。第一版的各位编委如今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历版《手册》也见证了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内科住院医师的成长。《手册》始终坚持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住院医师编写、关注住院医师需求,自一问世便因其实用性和便携性受到了热烈欢迎。如今,即将与大家见面的第三版《手册》依然由正在接受协和内科培训的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编委,也将继续秉承实用、便携与准确的一贯传统。第三版《手册》一是各章节内容大幅更新,并增加了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机械通气、消化内镜注意事项、难辨梭菌感染、IgG4相关性疾病、骨质疏松、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使用等新章节,力求与时俱进,
首先,本书介绍神经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功能。随后介绍神经酸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从植物到动物以及到人类。接着重点介绍神经酸体内的合成途径,以及相关的代谢信号通路。 第二章,重点介绍神经酸的理化性质。包括神经酸的常见结构和形态,以及不同神经酸形态的检测方案,并且也介绍了神经酸工业化的进展包括植物提取,分离以及纯化的相关技术标准。 第三章,介绍神经酸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随后通过近期的文献研究,介绍缺乏神经酸引起的婴幼儿疾病。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婴幼儿奶粉神经酸功能添加的用途以及使用情况。 第四章,重点介绍神经酸在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包括认知能力障碍,阿尔兹海默症,脱髓鞘疾病,重度抑郁症,癫痫,脑瘫,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第五章,介绍神经酸在其他疾病中
本教材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坚持教材的“三基五性”原则,特别强调实用性与先进性。 在选材上注意:1.以农村和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2.参照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并尽量与其接轨。在疾病的具体内容选择上按照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病因、发病机制、诊断等这些内容的编写,力求做到讲清概念、说略适度、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部分尽量使其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易读易记,充分体现教材的实用性。 全书按160学时进行编写,内容包括绪论、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和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共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