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如何更好地根据个体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使患者获益*,预后*好,是目前脑卒中相关领域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困惑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针对不同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何选择*的治疗策略,以及何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放射学诊断,重点介绍了烟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机械取栓治疗颅内血栓的组织学特征。②药物治疗,例如静脉溶栓治疗。③介入治疗,包括抽吸取栓术和支架取栓术,以及支架取栓无效的难治性血管闭塞的病因和处理措施。④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取栓、旁路手术和恶性大脑半球梗死的去骨瓣减压术。⑤卒中事件发生后患者的一般管理,重症监护,以及心脏评估与治疗。⑥儿童急性缺血性脑
《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于2013年出版,是国内*部关于经导管瓣膜治疗(TVT)的专著。近年来TVT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门领域,并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本次修订,系统总结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TVT领域所取得重要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及国际*、*的介入治疗理念、技术和器械。本书共分8章,在全面介绍各种瓣膜疾病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诊断及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重点详述了各种TVT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复术、心脏瓣周漏封堵术、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术,以及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等的适应证、患者筛选、手术器械、技术原理、操作要点、并发症处理及研究进展等,同时规范诊疗标准及操作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心脏超声在TVT中的应用及TVT相
本书以心脏标志物 高敏肌钙蛋白 (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hs-cTn)为核心,阐述了其基础生物学知识(hs-cTn 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正常生理条件下的表达和释放机制)、目前心脏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不同方法对 hs-cTn 的检测原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以及 hs-cTn 临床应用领域[如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肌炎)和非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不同疾病的应用时机、对应的 hs-cTn 检测结果解读、各类疾病心肌损伤病理生理介绍、hs-cTn 与该类疾病预后评估的关联,同时还介绍了 hs-cTn领域的新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且深入理解hs-cTn,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相信本书对医学专业人士、研究者及医学生均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我国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也证明血压升高是我国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因复杂,发展过程长,发病机制涉及体内多个系统。历经研究已逾一个世纪,迄未阐明。近30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临床试验已证明降压治疗可减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衰竭,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血压控制得越严格效果越好。基础研究也已达到分子和基因水平,这大大促进了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目前比较几种降压药物,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危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并在创伤外科、肿瘤科、脑系科等多个学科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美国,VTE被认为是继上呼吸道感染后,第二个造成损失社会劳动日最多的疾病。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从VTE发生的频度和广度来看,显然我国同样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VTE患者。因此,积极诊治VTE和预防它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南于VTE在临床上涉及多个学科,既往一些临床医生所掌握的VTE诊治与预防知识多为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我们组织了多位我国在VTE诊治和预防中经验丰富的血管外科专家与他们的团队,共同完成了这本著作的撰写。本书分为总论篇l3章和各论篇27章,共40章,50余万字。它从基础理论、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诊治学等多个角度,系统、完整地描述了VTE,诠释了国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与实践》以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的基本知识为主,包括血管内超声的基本测量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作用、在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价及虚拟组织学五个部分,同时对有关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的进展做了适当介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与实践》中绝大部分图片是我们从临床收集的典型资料,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快速理解、快速掌握及快速使用的能力。《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与实践》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很实用,把血管内超声的独特之处呈现给读者,真诚地希望《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与实践》能为指导及拓展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的实践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书由神经科与精神科专家合作编写,全书共48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并结合我国的有关疾病分类,如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全面阐述了脑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全书论述了脑部疾病的解剖、生理、生化、遗传、心理基础等;脑部疾病诊断的症状学,检查、诊断原则和方法,司法学鉴定以及与神经/精神科临床工作相关的医疗事故处理事宜;重点论述了脑部各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综合性全程治疗(包括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与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心电图阅读入门(第2版)》是作者在心电图分析方面长期实践和深入思考的总结。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并结合实习生、住院医生在心电图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以及常犯的错误,介绍了阅读心电图需具备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各种异常心电图的诊断要点、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在每章后附有适量的病例练习,循序渐进地给出了提示、分析和结论,以供读者举一反三。《心电图阅读入门(第2版)》第二版精简了与教科书重复的内容,一些临床上实用价值很少的内容以及不适于初学者掌握的内容。心电图阅读举例部分解释更加条理化,更便于读者掌握。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对于医学生、住院医生,以及心内科专科医生扎实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将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