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腺病毒感染的基础、临床、防控、政策等多个方面,以问答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重症患者的抢救、预后和防控措施,并介绍了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和实际经验。
本书搜集了80例近10多年来临床上的疑难病例报告,包括三种病例,即诊断困难的病例;或诊断明确,治疗困难的;或急症病例须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者。每个报告包括较详细的病历摘要、人院的初步诊断、入院后诊治经过、临床病例(病理)讨论、治疗转归及*后诊断;专家点评包括本病例的问题、诊治中的经验教训及*后确诊疾病的介绍;*后附表,介绍了本文中实验室检测项目的缩写及正常参考值,以便于查询。本书基本可反应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系所属各医院传染病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可望与国内传染病学界同行医生分享。
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订各学科临床诊疗指南,目的是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为此组织全国各地著名的传染病专家,根据国内外有关传染病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和*进展,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 全书包括国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原虫病、蠕虫病,共7章,47种传染病。以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和部分丙类传染病为主,并收录国内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每个传染病重点介绍概述(定义、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方案。并设有附录,包括:抗菌药物的应用,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常用的消毒方法,免疫预防接种和2004年颁
李兰娟主编的这本《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2版)》是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第8版的配套教材,也是对上一版配套教材的一次修订。各章节内容均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学习目标及内容要点,分别列出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病案分析等;第三部分对练习题给出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本配套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教育各个专业本科生学习传染病学时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及临床住院医生学习参考。
《临床医院感染学》于1998年初版,受到医学界人士好评,它不仅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临床各科对感染进行诊断、治疗的参考书。然而,面对新的形势,书中的知识和内容已显得不足,医院感染学是新的边缘学科,6年来与之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也很快,加之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很多种控制措施与指南也都有更新,因此本书有修订的必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医院领导支持下,组织临床各科专家进行本书的修订或重新改写。针对感染新的挑战,增加了全球感染发展趋势、细菌耐药性控制、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为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原来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已由节单列成“章”。为了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增加了SARS、猴痘、人类禽流感、巴尔通体病及朊毒体感染、尼派病毒感染等内容。另外,本书还体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医院感染的概论与管理的职能,感染性疾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废物处理等内容。重点强调有关预防保健措施和感染控制要领以及具体操作办法。适用于医院管理尤其是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医务人员培训参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真实故事》采用讲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真实故事的形式让大众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危险和应对方法。使读者在多种职业、多种生活经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从而重视艾滋病,提高应对艾滋病的能力。
本书概述了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等20多种病原体,对每一种病原体都分别描述了其生物学特征、该病原体感染与优生优育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优生策略。基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病原体研究的促进以及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书中引用了大量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和综述。
《乙型肝炎中西医防治》由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撰写,以乙型肝炎防治*研究、*指南为依据,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为指导,以深入浅出的问答方式,从基础到临床、从病因到诊断、从常识到预防、从治疗到康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全书共分六章:章肝病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第三章乙型肝炎的辅助检查,第四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诊断,第五章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第六章乙型肝炎的养生与预防。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乙型肝炎患者的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医师阅读。
《感染科专科医师临床思维》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内科的多名专家及资深医生撰写,内容主要围绕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包括常见症状、内科急症、各种肝脏疾病及相关并发症、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思路及部分新进展。《感染科专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帮助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专科医师培养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能力,学会如何思考、学习和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按照合理的逻辑推理方式进行诊断和治疗。
伴随着协和医院的发展进程,感染内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所涉及领域主要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待诊、败血症、医院内重症和疑难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病及艾滋病与其他传染病的诊治等。结合这些工作,并汲取了国内外在本学科中的成熟经验,构成了本书11章共142个条目。其中有些疾病如天花已于198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球已被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在我国也已被基本消灭,但由于其病原微生物在近代仍被一些国家用于制作“生物武器”,这无疑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而因在本书中仍包括了这些疾病。自本世纪以来艾滋病的发病在我国正逐年增高,本书在相应章节中从临床诊疗措施到实验室检验也均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包括:总论、病毒性感染、立克次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性感染、分枝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我们不仅可以去旅游,比过去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也比过去走得更远;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养宠物,有人养猫养狗,有人养鸟养蛇:我们还可以有更加多样化的集体生活,孩子去学校、幼儿园,我们去会所、健身房,老年人去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研究发现,伴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外出旅游及饲养宠物人数的增多、更加多样化的集体生活,以及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常见传染病的暴发、已控制或接近消灭的传染病复燃和区域性传染病的跨区流行,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书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介绍了传染病的实用防治策略,并针对免疫力相对低下的幼儿、老年人和孕妇,重点介绍了幼儿园、学校、老
《卓越临床医生***系列:感染科临床***》的目的就是给从事感染性疾病工作的临床医师(如实习医生、轮转医生、住院医生)或攻读临床学位的研究生们提供一些“一看就懂,拿来就能用”的知识。全书分为“上岗***”、“值班***”、“复习***”、“临床专题***”以及“操作及检查***”五块内容。该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参与编写的作者均为在感染科一线工作的医生,他们经过严格的培养,又经历了长时间的临床锻炼,是临床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日常的临床工作及带教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道哪些是感染科医师需要掌握的疾病,哪些是实习医生以及轮转医生迫切想了解的知识。作者在参考大量医学专著和文献的同时,更注重将自己的临床经验融入书中。 《卓越临床医生***系列:感染科临床***》适用于临床教学,旨在帮助刚刚迈入感染科的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的配套辅导书籍,主要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辅导。本书的编写紧扣教材内容,力求命题合理,答案准确,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包括内容提要、重难点解析、习题、模拟试卷,题型有选择题(A1型题、A2型题、B型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本书的一个亮点是在各章中增加了内容提要和重难点解析,试图通过提纲挈领的文字叙述,对每章内容进行总结,针对每章的重点、难点予以小结。各章的习题内容围绕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目的是通过各类型试题的练习,使学生系统、深入掌握各章的知识。本书的编写人员组成及分工均与《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教材
以传染科常见的病例为引子,选用医生自己经治的典型病例,在“真实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基础上,从病例介绍、诊断治疗过程、临床讨论与分析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本书旨在通过典型的病例,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将与之相关的临床和基础问题进行横向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临床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校企合作本教材7位编者中3位来自临床,她们分别是合肥市传染病院护理部主任刘甫卓、安徽省立医院传染科护士长陈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传染科护士长薛黎明。此外,合肥市传染病院刁联硕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在百忙之中也抽出时间对本教材进行了认真地修改,以确保本教材的准确性、先进性及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