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神经介入手术相关核心技术的实用而全面的操作指导书。主编均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介入领域专家,并且在美国著名的神经科学中心执业,积累了大量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由北京和上海神经介入资深专家共同翻译。本书分为11篇,共65章和三个附录。逐层深入地对各项手术操作入路、方法进行说明,特别重点关注了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配合原创的精美细致的手绘插图,可给从事神经介入亚专业的医师们提供了精确而有效的技术指导。
本书是由国际癫痫病学领域众多著名专家为癫痫专科医生和癫痫患者及其家属编写的癫痫综合征经典专著。全书共31章,以起病年龄为主线,涵盖了从婴儿、儿童、青少年到成人、老年期各年龄段癫痫综合征四十余种,从各癫痫综合征的历史、分类、流行病学、发作症状学特征、病理生理学和致痫机制研究进展到脑电图和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引经据典、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尤其重视循证医学证据;第6版还扩充了癫痫综合征遗传学基础及基因检测、癫痫综合征动物模型、自身免疫性癫痫与脑病等最新内容,反映了基础神经科学对癫痫病学的贡献;执念于国际癫痫病学界一直倡导的 看发作、读脑电、学癫痫 教学理念,第6版还特地精选了百余个弥足珍贵的发作视频、同步脑电图及病例简介,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吸收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此书内容详实,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部难得地系统阐述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参考书籍。它同时兼顾小儿神经外科的基础知识,又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小儿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方法。本书所有章节都有关于神经外科的评判,告诉读者什么时候该做手术和什么时候不该做同样重要。此外,本书还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创新性和时效性。
《脑外伤:救治战伤和恐袭爆炸伤中得出的经验》共6章,以军事与暴恐相关颅脑外伤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卫勤流程及其对常规医疗的借鉴意义为主要阐释内容,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简易爆炸装置(IED)爆炸伤的主要损伤类型、致伤机制和诊断救治经验。暴恐相关颅脑外伤的救治经验,可在快速评估、紧急处理、专业运送、影像学诊断、多发伤处理、卒中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对各类颅脑损伤救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尤其是血清和脑脊液标志物在颅脑创伤快速评估中的应用、创伤感染控制技术及复苏策略和理念的进步值得重视。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 Springer 出版社,是一部心力衰竭专业参考书,由美国 Drexel大学医学院心脏科教授 Howard J. Eisen 联合众多学界专家共同打造,全面涵盖了病理生理学、病情评估、医疗管理、器械治疗、心脏移植和机械循环支持等方面的内容,还分享了心力衰竭领域从分子基础到临床防治的前沿进展和学术观点,并特别介绍了心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病理切片和血流动力学描记等心力衰竭病情评估的内容。本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既可作为心血管内外科、内科相关专业及老年病科等医生的实践指南,又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生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作者江荣才教授痛感患者和医生对该病特点还认识不足, 诊率还不令人满意, 遂将其中100多例诊疗过程曲折、发病原因少见并都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病例摘取出来, 以叙事医学的风行讲述, 清晰而全面地介绍了这种神经外科常见病的发病特点, 同时又融入了一位神经外科主诊医生对疾病诊疗、新疗法研发、老年化带来的家庭社会问题、患者就医中遇到的各色困难等种种问题的深刻思考, 附录了张建宁教授团队开发该新疗法的年谱资料和其他研究成果, 使该书成为目前国内本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诊疗又兼具叙述医学性质的临床专著。
本书由美国Jack Jallo教授和Temple University医学院著名的神经外科教授Christopher Loftus组织全球颅脑创伤领域著名神经外科医师、重症医学医师、康复专家和基础研究者总结了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的诊治建议。该书主要介绍目前颅脑创伤救治中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以循证医学为根据的治疗指南和方法。系在2009年*版基础上的更新。 本书主要围绕 引言、理论与基础、诊断与治疗、重症监护、结局、社会经济学问题 共六大部分展开。尤其强调了颅脑创伤的危重症监护治疗。内容包含从轻度到重度颅脑创伤、颅脑穿通伤及儿童颅脑创伤的诊治,同时包括病理生理,颅内压、脑血流及脑组织的监测,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测定和创伤性脑损伤分级系统等基础科学概念。本书涵盖内容丰富,涉及神经重症监护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本书还包含数百个简明
眩晕外科是耳源性眩晕疾病治疗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疾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眩晕外科常可发挥重要作用。《眩晕外科手术图谱》以眩晕外科手术为主要对象,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疾病状态下眩晕外科手术治疗的步骤。《眩晕外科手术图谱》以术中照片展示为主要描述方式,强调手术操作的重点和要点,亦兼顾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问题。《眩晕外科手术图谱》大部分章节还添加了二维码以展示与重点内容相关的手术视频,读者可以在阅读《眩晕外科手术图谱》的同时参看这些视频,以获得更加直观的阅读效果。
本书引进自世界Z名的 Springer 出版社,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 格芬医学院神经外科的 Nader Pouratian 教授和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神经外科的Sameer A. Sheth 教授,结合Z新技术进展与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精心打造,是一部细致全面、专注系统的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实用参考书。相较于其他神经外科著作,本书著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描述了立体定向基础理论、路径和靶点生理学基础、功能性脑疾病机制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功能神经外科的新进展、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蓝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技术及疾病,临床实用性强。全书共五篇 38 章,编排简洁,阐释明晰,图文并茂,非常适合神经外科医师临床实践时参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书。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影像》是在《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思路》(2006年出版)一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书中从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的表现入手,着重分析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全书分为“概论”和“疾病与影像”2篇,共十章。章、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要点;第三章,论述了部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原则;第四章,为一些特殊的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影像学资料;第五章-第十章,分别描述了颅内肿瘤、颅内炎症、少见脑血管病、发育异常与畸形性疾病、变性病和遗传代谢病,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列举了经治疗验证或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的典型病历,并对其相关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其中有通过基因检测和病理活检证实的国内个CADISIL家族;有少见的胶质
作者是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是显微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他把显微镜和显微外科解剖的理念带进神经外科手术中,使手术的性大为提高,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少。他对脑血管病以及脑肿瘤的解剖、生理、病理、手术要点、并发症的预防等,集2700多例手术的体会,融人《显微神经外科学》这4卷6本著作中。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技术特别是辅助检查手段显得有些过时,但他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解剖描述,尤其是蛛网膜下脑池和脑血管的手术解剖,以及对翼点入路的创立,各种动脉瘤夹的设计都对世界神经外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用自己2700例病例及2000例脑尸检的资料,写就这部著作,成为神经外科的经典参考书。 本卷分为五部分32章节,主要介绍了手术器械和设备,实验室训练,手术入路,手术策略和技巧,脑实质内、外肿瘤的手术和
二十一世纪将是神经科学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神经外科也在迅速地发展。在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增加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提高我国神经外科的水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欣闻国际权威著作《施米德克·斯威特神经外科手术学》的中文版即将出版,我十分高兴,特作序以介绍。 现在,神经外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一方面,神经外科学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除了在传统领城发展外.在一些交叉学科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另一方而,大量己经成熟的技术只能在少数大型医院得到应用,等待推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任直教授等翻译了《施米德克·斯威特神经外科手术学》。该书由27个国家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联合撰写,全面地介绍了神经外科领域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反映了国际
在苏黎世,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畸形始于1967年1月。在此后的20年间,共手术治疗了41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和7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另有86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从我科出院而未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动静脉畸形是可切除的,但病人拒绝手术;另有24例因有损伤神经功能的风险当时未予手术,晚些时候才手术切除;还有22例(22/500=4.4%)是无法切除的动静脉畸形。 本卷(IIIA和IIIB)通过总结分析这41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及86例未手术治疗的经验,讨论显微外科技术诞生前后对这类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情况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其他类型可手术的颅内血管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22例)和静脉血管瘤(5例A),也做了简要的介绍。脑膜、脊膜、脊髓的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和手术治疗不在本书中讨论,将另有专著介绍。 第IIIA卷的内容: 历
在近5年内,内镜神经外科无论是治疗病种、手术理念,还是手术设备、手术技术,都有很大进步和更新。 《内镜神经外科学(第2版)》是国内系统阐述内镜神经外科的专著和教材,据此,有必要对《内镜神经外科学(第2版)》的部分章节进行更新和修改。 《内镜神经外科学(第2版)》是更新内容、更换清晰的图片。垂体瘤、脊索瘤、脑内血肿、脊柱脊髓等添加较多新技术,或重新书写。添加侧颅底疾病和眶周疾病的内镜治疗。
本书的内容经过了全面修订和扩充,解释了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机制的一些基本概念,反映了神经生物学领域以及精神疾病临床实践的*进展。《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3版)》详细讨论了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治疗的临床进展;新增、扩充的内容涉及睡眠障碍、肥胖、成瘾、慢性疼痛以及冲动控制障碍。《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3版)》还新增了4个章节,分别是精神病遗传学、疼痛治疗、认知障碍的治疗以及睡眠障碍的治疗。书中插图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且完全重绘,版式也经过重新设计,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第3版)针对学生、科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其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保留了基本的文《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3版)》的内容经过了全面修订和扩充,解释了精
本书以临床为导向清晰阐述了神经外科麻醉临床的重点问题,对相关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神经外科患者的围术期安全管理提供了完整和权威的专家共识:整合了目前*科学理论和*临床管理方案;详细阐述了每个临床问题的发生原理、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避免并发症;通过图解的方式清晰阐述理论,深入浅出,一目了然;涵盖了神经外科麻醉相关的所有重点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对临床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的答案和建议。
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如果他们有幸访问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并且获得这本书籍留作纪念,他们将是何等的幸运。该著作可能是神经外科学领域中*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引人入胜,令人欣喜。如标题所述,Lehecka,Laakso及Hernesniemi医生在赫尔辛基期间,就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学的撰稿工作,然而他们的贡献远不止此。他们与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JuhaHernesniemi及其同事齐心协力将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用国际化形容这个地域偏远的北部地区绝非夸大其辞,名单列及的访问者名望显赫,更像是全球神经外科学领域的名人录。 著者用生动有趣的插图展示了芬兰神经外科学的历史(虽然部分在当时的环境下影响深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芬兰气息。更为重要的是,从对赫尔辛基中心医院的理念、例
卷IVA、IVB的目的旨在讨论目前的基础神经科学研究与本文所提供的340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处理策略、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以及手术结果的可靠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的决策过程涉及到相关专业的知识的应用。正确的诊断、定位、选择治疗决策以及判断每一一病变的预后需要渊博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系统检查以及临床神经病学知识。治疗中枢系统肿瘤的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每一个领域在治疗决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我们必须知道这些领域中的*进展。 神经病理学家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类似的技术已经使肿瘤的分类越来越精确。但我们对肿瘤基础生物学的理解仍很模糊,而且我们仍然不能用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来预测肿瘤的生长、生长方式、播散、转移以及浸润,这些因素对我们决定手术的可能性以及治疗的强
我国的癫癎外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为止,一直处于较幼稚的阶段。符合当时的一般评论:“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偏底,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不够。”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府的出现,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各行各业发展形势大好。医疗卫生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专业医务人员出国培训,科技信息传播便捷等等,激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癫癎外科带来了新的生机。《癫癎外科学》的出版便是其中可喜的一例。本书是一本大型专题参考书。由我国老一辈著名神经外科教授谭启富、李龄、吴承远3人任主编。邀请了国内70余位有癫癎治疗有关的*及前沿的问题。全书共64章,百余万字,文图并茂。其中对手术适应证、手术类型,以及术前、术中、术后关键要点,治疗效果的科学评估等重点问题,叙述万为详尽。
《神经外科手术彩色图解》是一部兼具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神经外科手术专业参考书。该书几乎包括了神经外科所有的常规手术,涵盖了颅脑创伤、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以及脊柱脊髓疾病等神经外科各亚专业,对一些有价值的特殊手术亦有所涉及。以往的著作多注重文字叙述,读者少有直观印象;即使配备图片,也多为黑白示意图,而手术实际情况远比示意图要复杂,因此时有出入,是为其局限性。王汉东教授所编该书对每一手术的步骤进行分解,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大量的结合实际手术摄像进行的直观的讲解,定能令读者如临其境,受益匪浅。
本书由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和*名医院有学术专长 的专家共同编写。王化冰主编的《临床神经疾病经典 问答1000问》包括1000多道问答题,包含数百种临床 症状、综合征和疾病,既包括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 发病,也包括许多少见的疾病。全书共32章,前12章 针对症状和临床综合征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后20章 对每一类疾病提出临床治疗对策,*终体现临床实用 性。本书具有内容丰富而简明扼要的特色,是年轻医 生临床实用的工具书?br/
《神经外科学》(第1版)出版距今已经7年多了,第1版印刷早已售罄,渎者对该书给予良好评价。在过去的7年中,神经外科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为此决定修订改版。作者在第2版中缩减了不实用、重复、过时的内容,同时增添了新的章节,如术中实时磁共振导航、复合手术室等新技术、新设备。另外,由于一些患者因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当这些患者需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新的挑战,因此,在第2版增添了神经外科血凝障碍等新的章节。总章节由第1版的138章减为128章,全书约400万字,2500余幅插图。 本书涵盖了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相关的应用解剖、病因、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各个方面,对神经外科各种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编写过程中,在注重临床诊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