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7年“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配套用书,由100多位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13篇,全面介绍了心血管疾病领域诊、治、防的新进展和新理念,不仅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常见病的内外科治疗新药物和新技术,还涉及影像诊断及其他学科交叉的相关内容。今年还特别增加了预防、康复和公众健康篇。
本书包括基本篇、循证篇和进展篇3部分。基本篇介绍心力衰竭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包括心力衰竭的诊断、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识别和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其合并症的处理等,着重介绍了药物和器械的应用原则、方法和新理念,为规范心力衰竭的诊治指明方向和路径;循证篇介绍近20年心力衰竭领域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进展篇报道和点评10年来心力衰竭临床工作的进步和新进展。
本书阐述了成人心脏外科的术后治疗与护理,主要包括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历史、心脏外科手术的类型和常见术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呼吸支持与管理、循环支持与管理、循环系统的护理策略和镇痛镇静原则、营养支持与管理、伤口管理与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术后康复锻炼与长期管理、重症评分和血气分析等。本书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掌握关键的术后生命支持技能,重点介绍了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恢复效果,根据个体的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护理策略,帮助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指导医护人员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和长期随访方案,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得到持续改善。
本书从多个侧面对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的近期新理论进行了完整论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靠前外同行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理论阐述冠心病外科在诊断、治疗方面特有的技术和近期新进展。写作中力求全面反映冠心病外科近十几年来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侧重临床实际应用,指导性强,内容深入浅出,资料齐全,可读性强。本书几乎囊括了冠心病外科这一单一领域的全部内容,以减少读者查找其他资料的时间,使读者有一书在手,全部内容尽收眼底的充实感。
心源性脑栓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有关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临床防治新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但目前临床尚无专门介绍心源性脑栓塞防治新进展的专业书籍。我们根据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编写出版《心源性脑栓塞临床防治进展》一书,旨在为从事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防治的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宋治远和张玉顺和陈康宁主编的《心源性脑栓塞临床防治进展》共分7篇45章。第1~7章为总论,重点介绍心脑血管解剖基础知识、常用的检查方法与脑栓塞临床基本知识;第8~13章为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管理,系统地介绍了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病因、影像学特点、急诊处理、预防策略与康复治疗等;第14~20章重点介绍心房颤动与脑栓塞,内容涉及心房颤动的病因、分类、临床诊断及药物与非药物治疗进展等;
彼得?S?拉赫科编著的《心力衰竭病例精粹解析》阅读性极强,是基于心力衰竭典型案例进行精彩解析的专著。每章围绕一个或多个典型案例,较好地阐述了心力衰竭特殊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本书包含了新诊断的心力衰竭、优化治疗的心力衰竭、与各种心脏疾病相关的心力衰竭,以及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心力衰竭。作者也描述了逐渐增多的家族性心肌病及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复杂性。 新诊断的心力衰竭病例包括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应激性心肌病、心房颤动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及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化治疗章节包括最初稳定的患者心功能开始下降或出现急性加重;治疗装置包括心脏转复除颤仪、再同步化起搏等;还包括尽管全方位治疗,患者仍有症状或心功能逐渐下降时采取的措施。最后介绍了血流动力学优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律失常理论、心脏电生理导管室设置,重点介绍了心脏电生理基本操作、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射频消融等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简明实用,不但有老技术的回顾总结,而且有新技术的现实写照。此次修订再版,增加了肺静脉前庭放射状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等内容。适合于广大心脏电生理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