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经方医学 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本书是胡希恕先生弟子与再传弟子的临床文章汇编。
五行针灸指南为一部翻译作品。原著者诺娜·弗兰格林从主要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技法和穴位选择等方面,将自己多年的针灸临证经验与读者分享。原著者对五行针灸的治病特点总结为:抓住病人五行中主导的一行,针对此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其中,尤其强调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医者应对病人有真爱仁慈之心。 本次为十周年纪念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多处修订增补,使之更切实用。将原书中的“附体”做了解释说明,改用“内障”。在实际临床中基本不使用的“外七龙”有所淡化。在判定名人五行上有所变化。增加了十周年的作者、译者感言,修订了个人简介。
米粒灸是古老的、传统的中医艾灸疗法,米粒灸具有艾炷小,刺激强,时间短,痛苦少,疗效快的特点,目前受到很多医务工作者的追捧。作者基于多年的米粒灸施灸经验,从米粒灸的基础、操作、配穴、治疗病种及医案五个方面入手,对米粒灸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填补了米粒灸这一块在温灸方面的空白,作者的临床取穴有一些尊王居易王老定穴现实之法,有一定的特色,且临床疗效卓越,目前有大量患者受益于此。这本书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有指导性意义,不失为一部实操性极强的米粒灸手册。
《伤寒论大方图解》由清代何贵孚所著,全书共收载《伤寒论》《金匮要略》方59首,绘图60幅。原书分上下二卷。图解以方剂名称为标题,先列出原文,予简要注释,附绘图说明,后选引喻嘉言《尚论篇》及《医宗金鉴》之说,兼采其他前贤之论,间附己见,以求仲景之书“人人易晓”。本书精妙之处在于方后绘配脏腑经络身形图,并添加不同颜色以标示各种疾病情况,图旁加注文字,以阐明与该汤、方、证相关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次整理以清道光癸巳年(1833)重携甲戌坊刻本为底本。
《伤寒论大方图解》由清代何贵孚所著,全书共收载《伤寒论》《金匮要略》方59首,绘图60幅。原书分上下二卷。图解以方剂名称为标题,先列出原文,予简要注释,附绘图说明,后选引喻嘉言《尚论篇》及《医宗金鉴》之说,兼采其他前贤之论,间附己见,以求仲景之书“人人易晓”。本书精妙之处在于方后绘配脏腑经络身形图,并添加不同颜色以标示各种疾病情况,图旁加注文字,以阐明与该汤、方、证相关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次整理以清道光癸巳年(1833)重携甲戌坊刻本为底本。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第二辑依然保持了第一辑风格,全都是近两年作者的真实案例,简明质朴,鲜活生动。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之一。本书突出“极简”特色,介绍的艾灸保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且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了大量的真人实际操作演示图片,即使没有任何中医专业基础的读者,也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是一本初学者的入门推荐书。
本书是首批加入“经方国际联盟”的成员单位于2012年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召开国际经方学术会议(北京)的“现场实录、原音再现”。 国医大师陆广莘、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冯世纶、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刘保和、韩国伤寒金匮医学会教授卢意濬、“中医之家”总干事王凤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等知名经方家将自己的临床心得倾囊传授、毫无保留。 “经方国际联盟”会议现场实录,让读者通过阅读一本“现场实录”的图书,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没会参会的读者们,相当于亲身光临了“会议现场”。 本书适宜于广大中医临床者、经方学用者、中医科研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参考和学习。
本书系统总结了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先进汉方治疗医学原临床教授岩崎钢临床使用汉方药治疗常见老年病的经验,并介绍了相关中药复方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书中还讨论了汉方药的不良反应和临终期医疗问题,并基于《黄帝内经》的认识,对安乐死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短小精悍、内容实用,既有科学证据,又有临床经验,适合于中西医老年病医疗工作者阅读,对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汉方医学爱好者也有参考意义。
本书所列疾病每种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每个偏方经过精心整理,和疾病证型相对应,读者可经过思考,较为准确地用方;书中很多方,选用安全可靠的常用中草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五谷杂粮,瓜果、有禽蛋等;本书所列偏方既有内服的汤剂、散剂、丸剂、膏滋剂等。
为了让大家更详尽地了解“经方脉法”是如何指导六经八纲辨证的,编写了本书。本书包含了宏观病机脉法和微观病症脉法两大部分,内容较多。上半部分以临床脉案为基础,真实还原“经方脉法”宏观病机脉法的临床应用。
《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是“真气运行法”创立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李少波在101岁高龄之时,亲自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贾海忠等弟子传授“真气运行法”及临床治病绝技。当时百岁高龄的李少波先生,非常高兴地每天拿出3小时毫无保留地给弟子们讲解示范。《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即是本次讲解的忠实记录。本书稿由李少波先生亲自进行了全面审定。李少波教授兼通儒、释、道、医、武。关于医,李教授兼通中西医。《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为李少波教授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与中医养生的集大成之著。《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分为:真气运行原理、真气运行静功体验方法、真气运行法临床观察、真气运行针灸实践、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法、真气运行点穴实践指导、真气运行吐纳实践,并附录40例
《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是著名经方学者黄煌教授的代表著作,集中反映了黄教授的经方应用思路和临证经验,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经方爱好者的喜爱。《黄煌经方助记手册》将两本书的内容高度压缩,把每个方证、药证编成押韵对仗、朗朗上口的歌诀形式,易学易记,同时,加上简明精炼的【提要】,让读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掌握两本书的核心内容,更有助于记忆和应用。手册简约文气,小巧轻便,利于携带,随时翻阅,是经方爱好者尤其经方入门者学习经方、应用经方的好帮手。
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武维屏教授,学问崇仲景之术,临证处长沙之方。后遇冯世纶教授,接触和学习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张立山教授从业肺科,临证所遇多为呼吸疾患。觉仲景之法,切合临证:外感发热,常有小柴胡汤一剂建功之时;哮喘病患,屡见射干麻黄汤令痰出喘平之例。咳嗽痰喘,皆可以六经辨证:发热胸闷,俱可从伤寒求法。张立山教授每遇病患,先从长沙处寻法,效与不效,反复揣摩。本书为其全国历年经方会议演讲的医案分析。
本着“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编写原则,孙庆主编的《图解推拿功法/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入门丛书》重点突出推拿功法的临床操作技术及相关知识。全书图文并茂, 配以操作视频,用二维码的形式附于正文相应位置,方便实用,真正实现“看得见的操作、听得见的讲解”。适用于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爱好中医传统疗法的医疗工作者、基层大夫、各级诊所大夫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书2011年9月靠前版,多次重印。参考地图样式:正面是很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图,在真人实体彩色照片上绘制穴位;背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Q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的定位标准。图文并茂,便于携带,定位准确。
《针灸大成》为明·杨继洲著。全书凡十卷。主要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的原文,以论述针灸源流;针灸歌赋;针刺补泻手法;井荣俞经合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时间取穴方法;详述了十四经络、经穴及经外奇穴的部位、针灸方法及主治病症。最后分类介绍了各种病症的治法和选穴,以及分列了采撷名医刺法、灸法并记载杨氏医案。
郭长青著的《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收纳十四经所属腧穴361个,对每一个穴位的穴名来源、精准定位、功能、主治、自我保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为了让读者能准确地找到穴位,不仅介绍了快速简便的取穴技巧,
“娄绍昆经方系列”是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先生40多年学习、研究《伤寒论》,探研、实践经方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精选集。 《娄绍昆经方医话》是娄先生针对《伤寒论》、方证辨证以及经方有感而发的短小文稿结集。内容紧贴经方临床实际,简练、实用,观点直白、鲜明,语言朴实、真切,可读性强,启发性大。
本书是王三虎教授中医生涯的缩影、学术渊源的复现、经方学用发展的总结。心路历程、求学探索、笔记论文、师友交往、临证感悟、思想火花、困惑选择、会心之乐,娓娓道来,体现出文献性、故事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本书为中医爱好者推荐的指导性读物。
本书主要介绍了针灸学基础理论、针灸方法和针灸临床治疗常见病,从针灸的注意要点、治疗原则讲起,着重介绍了408个针灸穴位的命名、主治、取穴方法、局部解剖等内容,并对内科、五官科、妇科、男科病证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介绍,且配有针灸演示视频,实用易学,帮助针灸初学者零基础学针灸。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科主任、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吕英教授在漫长的求学、行医生涯中,求学于多位老主任医师,2006年师承当代古中医泰斗李可老中医,于2010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在南方医院成立,吕英为基地主任。经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努力,总结出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七大要点,运用于师承教育,并采用“逐症分析、由博返约”的师承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会看病的纯中医临床型人才,积累了带徒授业的宝贵经验,成为师承教育的先行者。本书为吕英教授的学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