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或借助辅助器具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整人体生理、病理状况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与应用规律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和适用范围等。本教材由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组成。上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推拿的发展历史、临床运用基础、经络腧穴(包括小儿推拿穴位)和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等基础知识;中篇为技能篇,主要介绍了推拿功法和推拿手法;下篇为治疗篇,主要讲述伤科、内科、妇科、五官科和儿科疾病中推拿疗效较好的53种疾病的治疗;下篇为附篇,主要讲述保健推拿,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使用本教材时,建议以讲授、操作示范和功
本部书稿属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系列,本次将继续围绕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强调精品意识,对《小儿推拿学》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出 经典、精炼、适应 的特点,保持中医药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用药心得十讲(第3版)》 《用药心得十讲》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文搞曾在《赤脚医生杂志》(现为《中国临床医生》)上以讲座形式连续发表,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应读者要求,1977年我社把它汇编成册出版,供基层医生参考。 本书这次的修订工作,改进了上一版的错误,补充了作者新用药心得;结合当今中医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对上一版原文中个别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书末对第2至9讲各类药物运用心得分别用表格做了归纳,既能清晰的反映出作者的认识与用药经验,也非常有助于学生记忆、复习、比较书中涉及的300多味中药的性味、主要功能、主治、配伍应用、剂量、使用注意等。以表格形式总结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提高了本书的使用功能,是为满足当代读者更高
邓中甲教授系四川省教学名师,首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从事方 剂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副主编 方剂学教材七部,在方剂学领域中享有益名。在教学中,他善于以大量的书 证,严密的说理,新颖的观点,开拓学生的眼界,处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加之言辞婉雅清新,深受学生欢迎。本讲稿据他在中医药管理局网络远程教 学(2003年)和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授课时(2004至2008年)的方剂学教学录音 整理提炼而成,也蕴涵了他在中医基本思维原理,中医方药配伍学、历代名 方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等选修课程中的教学精华。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共分十八章,除涌吐剂未收录外,其余章节均按 现行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的体例编排。每个方剂下,一般列有出处、【组 成】、【用法】、【功用】、【主治】、【附方】几项
推拿功法学是研究推拿功法的训练方式方法、机制效应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全书分为推拿功法发展简史、推拿功法的基本理论、少林内功、易筋经、调息筑基功、推手、延年九转法等部分,在编写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强调推拿功法的训练,重视教材的可阅读性。教材主要内容符合推拿功法学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既使学生易学易读易练,又能方便教师的授课,并编制了以扫描二维码作为本课程学习的辅助模式,包含教学视频、学习课件、课后习题和沟通交流平台等板块,展示了推拿功法主要功种的练习要领、要求和练习方法。这是出版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创新,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练习,推动传统推拿功法课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是作者从事针灸工作,潜心临床,严肃思考的结晶:1.收录作者创制的屡试屡验的针灸处方11个,其中风、哮喘病处方及神脏方尤有特色。2.腧穴研究介绍以王氏脑三针为代表的穴组研究成果,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介绍睛明穴、地仓穴的个人独特见解和治验,多有发明。3.收录作者验案,方法新,疗效佳;收录医话见闻,多奇趣,可借鉴;收录名家经验,范围广,整理精。4.对针灸学学科属性、奇经八脉、微针系统等提出个人认识,对针灸学学科属性有异传统,期盼争鸣。
本书为明末广仁集刊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一四毫米,宽一三七毫米。本书为针灸歌赋专集,全书未分章卷。辑者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的《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金针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等六首流传己久的针灸名赋,集于一册。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特定穴、针法、灸法.刺法、得气、失气、候气、子午流注、补泻、禁灸、禁针、临床病证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等,列举具体临床病证与具体针灸穴位和方法,对针灸学术和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均又论及。反映了针灸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受针灸临床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的欢迎。所载各赋,通俗实用,诵之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尤宜于初学针灸者和针灸爱好者。
《小小推拿师》是精心为中小学生编写的中医药科普读物。 本书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认识中国古老的推拿术,了解人体的一些常用穴位,以及如何应用一些简单的推拿操作法来预防或解除生活中常见的诸如头痛、感冒、便秘等不适。 本书可供中小学生阅读学习。
本书由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批设的卢永兵传承工作室精选《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专栏和专为他开设一年的“名医医案”专栏有关古今名方和卢氏验方的应用经验及其临床医案整理结集而成,方便青年学子学习传承。“名医医案”专栏是这家全国中医药界权威报刊创办30年来首次为一位名医开设的学术专栏,可见他在学界的知名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李俊德教授为本书题签书名并作序。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缪(妙)刺法史略,缪(妙)刺法简介与发展,缪(妙)刺法相关学说和研究,患者的各种疾病诊断及如何缪(妙)刺治疗,并对各种临床缪(妙)刺应用前的准备,应用中及应用后的各种注意事项,一一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本书对目前有关缪(妙)刺治疗做了较为全面介绍,可为针灸医师提供临床借鉴和指导。
针灸处方,是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很好穴位组合。有明确的组方法则、明确的刺灸方法和明确的使用范围,是针灸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更是针灸医师临床选穴治疗疾病的基本功。 作者(彭荣琛、万文蓉)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与教学,学验俱丰。《针灸处方新解》精选历代针灸处方与当今知名专家的有效处方178首,按功效分为预防类、解表类、清热泻火类、开窍类、安神类、祛风寒湿类、止吐泻类、消食化虫类、止咳平喘类、通利类、温里类、补益类、理气类、理血类、固涩类、治疮疡类等16类,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和教学体会进行解读,优选限度地拓宽读者的诊疗思路,加强对处方的理解与应用。特点:①按照针灸推拿学专业教材体例进行编写和解读;②组方清晰、症治明确,包括主症和中医西医病名,适应临床治疗各种病症的需要;③精选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