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药性赋白话解(第4版)》原书不著撰人,据考证为金元时代作品。《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药性赋白话解(第4版)》载药248味,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中药者的启蒙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药性赋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药性赋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4版。本次修订在3版基础上,密切结合现代临床应用的*进展,与时俱进,加强了对药性赋的注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以更准确反映原文主旨,并补充了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安全用药的相关内容,使《中医歌诀白话解
本书为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药理学》(第9版)的配套教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主要包含学习目标、习题及参考答案等几部分内容。本配套教材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新版《药理学》的相关修订内容进行更新,并改进上一版习题的题目与备选答案的设计,使之更贴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本课程和今后进行执业医师考试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仍包括四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主要在 预防用药原则 增加了关于预防用药方案,以增加合理预防用药和相应监测、管理的可操作性。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主要根据卫计委制定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增加了 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两部分,强调科学化和常态化的抗菌药物管理。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的抗菌药;增加抗菌药的耐药率数据,增加参数,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涉及直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剂量、疗程。该部分改动较多,其目的是希望我国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
王绵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是现代中医方剂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方剂师资进修班授课时的讲稿被视为珍贵的献资料。今予整理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全书分两部分,上篇总论讲述方剂学的形成、发展以及方剂学总则,下篇分十七章讲解了现代临床常用方剂二百余首。综观之,有两个明显特色:一是重点突出,对一些重要方剂的医理阐释极为详明;二是在讲述时,王绵之先生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融入其中,方剂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读者掌握方剂中药物的药性、配伍关系及方剂主旨等颇有裨益。 本书可供方剂学习及教学、研究者参考,对临床医生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也有较大的帮助。
《汤头歌诀》系清代名医汪昂所作。该书共选方205首,分门别类,将组成、功用、主治等编成诗歌赋体,便于诵读记忆,是初学方剂者的启蒙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编写,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6版。本次修订在5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话解内容,以更准确反映原文主旨;适当增加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煎服方法;删减少数以毒剧药为主的方剂及临床罕用方剂,以便更贴近临床。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使用。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方剂学》第3版,是在2012年8月出版的第2版基础上,经过修订编写而成。前一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各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广泛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各中医药院校师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故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前一版教材进行修订,期冀在保持前一版教材特色的基础上,突出精编教材应有的精炼、准确、实用的特点,体现继承与完善的统一。本教材主要分上、下两篇及附录三部分。上篇总论着重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治法与方剂概述;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20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81首,其中正方207首,复方174首;附录包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开元年间,《道藏》就把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针对当前市面上石斛相关专业书籍匮乏的现状,在参阅了大量石斛相关知讯的基础上特编写此书。赖小平、侯少贞、刘星华主编的《人间仙草·石斛》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四个章节,《人间仙草·石斛》中章节介绍中医对石斛的认识,涉及了石斛的性味、功效与主治、应用与配伍方面的知识;第二章按照疾病的分类对石斛相关的中医治疗验方进行了归类和列举,同时兼顾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研究成果,以期让大家对石斛的临床应用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章列举了大量石斛相关的保健知识及食疗方案,目的是辅助广大石斛的消费人群学会如
本书以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带头学科??药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技能及提高英文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为目的,以英汉对照方式安排了药物化学相关的11次实验内容。实验课程类型包括验证型(5次实验)、综合性(5次实验)和设计型(1次实验)等3种。实验内容的筛选中,根据全国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大纲,参照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技能要求,引入了典型常用药物的合成及鉴定内容。操作类型包括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加热回流、常压和减压蒸馏、抽滤、熔点测定、重结晶、薄层鉴定、化学鉴定等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内容,以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实验仪器及实验装置的安装和使用技能。
《名医中药外敷治百病》由谢文英编著。 我国现存*早的古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痈疽疮疡、皮肤疥癣、痔瘘赘疣采用膏剂贴敷法、散剂烟熏法、药浴法、灸法、砭法、角法(相当于拔罐法)以及按摩法等治疗的叙述。《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如今,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多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激光、远红外线、电磁、超声雾化等;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医药学成果,改革外治剂型,如借鉴硬膏剂、膜剂、化学热熨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促进药物充分吸收,将会给中药经皮给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书集近300位当代中国名医治疗内、外、妇、儿、皮肤、骨伤、五官科及部分急症共200余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l000余首。书中所选方剂都是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以上或民间著名中医数十年经验的结晶,高效速效屡用屡验之精华。该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病下均选方剂5首以上。这些方剂的选择,都是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实用高效为准则。从近三十年来各名医专著、名医医疗经验专辑、各医药报刊中经过比较筛选,并结合编者临床体会遴选出来的。每方下又按组成、功效、主治、加减、用法、注意事项、来源七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查找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因而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极高的实用价值,是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高临床疗效的好帮手。它可使读者一书在手,受益于千家名师。 本书适用于各级各科中医、中西医结合
本书全面综述了国内外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况,并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介绍了国内药物上市前后的风险管理制度、研究方法和文献规范,系统介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物警戒工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何开展药物警戒监管工作,以及监管部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媒体、公众等之间如何进行药物安全风险沟通、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等,后分类列举了各种药物风险的现实案例。本书可作为广大医学、药学专业师生,医药从业人士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在填补学科空白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胡希恕(第2版)》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胡希恕(第2版)》可供中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马越鸣主编的《药理学(供护理学专业使用)》共52章,前5章为总论,除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规律、药物的一般知识之外,还介绍药理学在护理学专业中的应用和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治疗的护理程序。后47章为各论部分,包括各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系统的药物,激素类药物,化疗药物等)。各章以常用代表药为重点,介绍药理学基础和用药护理两方面内容。药理学基础重点介绍药物的药理效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简介药物的药动学、作用机制等;用药护理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和用药护理要点三部分,以用药护理要点为重点,主要介绍给药操作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监护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护理对策与措施,以适应专业实际应用特色。
本书深入浅,图文并茂地介绍百种中医常用经典方剂的基本知识。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使药物与疗效的关系明晰易辨。书中运用了类比法、歌诀法、联想法等方法帮助初学者快速记住方剂组成。 丛书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共10分册,包括《百药鉴别》《百药图解》《百方图解》《百药西来》《百宝药箱》《百草皆药》《百毒不侵》《百药栽培》《百病食疗》《百科药草》,从中药的鉴别与应用、中药的栽种及方剂的配伍应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毒性药的应用、引进药用的应用等多方面对中药的相关知识做了系统而又精炼的介绍,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及广大百姓了解中药、掌握中药知识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本书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著名中药鉴定学专家赵中振积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中药学习笔记和研究成果打造而成
《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指导/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以下特色: (1)普通剂型的制备是重点,共安排了10个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剂型的典型制备工艺,学习各种剂型的处方设计、常用辅料,及主要的质量控制。实验附了部分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 (2)新技术与新剂型安排了8个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为今后从事新剂型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该实验是结合“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相关课程而开设的。学生用自己合成的药物来完成剂型制备部分,包括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等实验内容,锻炼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选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包括药物的吸收
本书对阿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为传统生产、现代研究及消费者指南三个部分。在传统生产部分中,先后讲述了“阿胶的发展史” “阿胶的生产过程” “原料及辅料的选择”“阿胶的制备工艺” “阿胶的炮制方法”和·-阿胶的临床应用”.并较完整地整理了古代到现代的文献资料。现代研究部分,包含近年来“阿胶的鉴定、含量测定、质量标准制定”以及“阿胶药理药效研究”的综述及部分文献摘录。在消费者指南部分,分别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阿胶成药产品,阐释了服用阿胶方法及临床方剂.澄清了消费者服用阿胶的误区,后对当今阿胶热议话题——膏方、美容及“治未病”一并进行了整理叙述。
11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的配套教材。每一章都由学习目的和要求、内容提要、综合例题解析、综合练习一解答、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等几部分构成。在充分体现知识归纳与自我测评功能的同时,为主干教材收录的习题提供了详近的解析,还特别增加了综合例题解析,让学生了解知识综合运用的具体方法。
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和药事管理实践工作的需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4年组织编写了《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 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之一,获得了201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的立项支持,并被诸多医药院校选为教学用书。为了及时反映药事管理方向的新法规、新动态,适应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新变化,满足药事管理从业人员的实践需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8年启动了《药事管理与法规》的修订工作,编写了《药事管理与法规》(第2版),力求在完善第1版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编排的基础上,更加突出 经典、精炼、新颖、实用 的编写宗旨,为药学、中药学、管理类等专业的本科教学提供教学用书。与上一版教材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药事管理法律体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