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药不是梦——从基因到个体化用药》分五章,结合编者的研究工作,为读者介绍了以基因检测为基础、个体化用药为核心,基因导向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新模式,生动活泼地为读者展示了安全用药的新面貌。 编者有一个愿望,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读得懂、喜欢读这本书。因此,《量体裁药不是梦——从基因到个体化用药》的编排参照国际上科普读物的流行元素,进行了创新。本书的内容分为正文及延伸阅读两部分。只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就可以读懂正文部分,并对全书内容有完整的了解。对于那些追求更深入、更完整知识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延伸部分的内容,以满足你旺盛的求知欲。 展望未来,跨入了21世纪的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底气说出:量体裁药不是梦!本书由黄民、毕惠嫦、陈孝主编。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但由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广义定义为:“为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为改善生理功能而服用适当剂量药物所引起的有害的、非预期的或治疗上不需要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畸作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免疫调节剂不良反应,抗寄生虫药不良反应,呼吸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等。
“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本书集中介绍了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从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与现状、再狭窄的病理机制、防治再狭窄的研究与临床试验、在高危亚组人群中的应用以及常用药物支架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其中对各种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发展和的临床试验结果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将重要试验的入选条件、研究终点、亚组分析结果等做了说明,本书内容全面实用,资料新颖,理论性和实用性强,适于心血管病临床医师及相关科研和作者参考。
本书从注射剂、配液、稳定性、注射速度、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国家处方集药品和医院常用药品中注射剂与溶剂的配伍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提示三百多种需要进一步溶解或稀释的注射药品的适宜溶剂、溶解和稀释浓度、注射时间和速度等参数,为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答疑和提供参考。
近十年来,由于肿瘤研究的飞速进展,越来越多的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的药物相继开发出来,并供临床应用。因而临床医生、医学生和护士迫切需要一本简明扼要、集中概述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手册以供随时参考。 本书内容基本涵盖了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内容分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国外新开发的分子靶向和基因治疗药物,及常用的部分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等四部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大部分已经在国外上市,少部分正在进行临床II期研究、有可能上市的药物。 为了方便临床医护人员使用,本书采用尽可能用简短的形式概括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禁忌证、剂量、剂型、有效率、配伍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结合我们临床应用经验及参考文献资料特别编写了临床应用规程一节,供同道参考。对于
本书依据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分类:分为概述、药学、药理、临床和综述五大部分。概述内容包含了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的处理思路与方法,譬如新药研究技术法规、新药申报与审批程序、新药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药学部分主要是新药研究中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思路与方法;药理部分包括了主要药效学和毒理研究的相关方法;临床部分内容主要是新药临床方案设计和临床试验报告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新药研究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反映出我国目前对新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的要求和评价规范。
本书着重论述了护理人员临床用药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护理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涉及药品管理、临床用药相关知识、患者用药指导、技术操作、药物配伍禁忌、药物过敏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书中内容注重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理论结合实践,采用问答形式,通俗易懂。本书适合广大临床护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基于原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现状调查”的调研结果,结合我国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从高血压用药的分类、主要适应人群、用药原则、如何规范使用此类药物、治疗流程等5部分来进行编写,同时,介绍了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和使用流程。 13000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 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