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孙世发编著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册第2版)(精)》在保持《中医方剂大辞典》原有的基础上,主要对该书中的脱、衍、倒、讹,86年以后至今正式出版的方书及有价值的中医药著作中确实有值得收录研究的方剂,以及86以后的方剂研究的新成果如方剂的实验研究成果等,从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多种角度,分别进行考证、校勘、辑佚、辨伪等研究与补充,按辞书形式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工具化、实用化、现代化,编纂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完整的方剂专书,全面反映每首方剂的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历史成就和现代成就。
本版药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二是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三是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四是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五是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六是*专家扛鼎之作。本版药典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学者、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新近发展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中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药包材的质量标准,统一各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加强对药包材的监管。从2009年开始,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牵头,组织全国药包材检验检测机构对现行的139个国家药包材标准进行了整理、勘误和汇编,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内容特成此书。本书包含130个现行有效的药包材标准,共1册,分为七个部分:部分为玻璃类药包材标准、第二部分为金属类药包材标准、第三部分为塑料类药包材标准、第四部分为橡胶类药包材标准、第五部分为预灌封类药包材标准、第六部分为其他类药包材标准、第七部分为方法类药包材标准。我国现行的药包材标准是国
本书共27章,收载了临床常用西药和中成药3100多种。其中西药2600多种,中成药500多种。西药分别介绍了药物的中、英文通用名、别名、作用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包括禁忌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和特殊贮存)、剂型规格。中成药分别介绍了药名、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剂型规格、禁忌和不良反应。附录中有皮试药物一览表、常见农药及毒物中毒急救一览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办法和流通管理规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和注册管理办法等。书后附药名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本书目录编排新颖,中、英文通用名及别名均列入目录中,查阅很方便。本书基本收载了近年来我国进口的新药和国内上市的新药,内容丰富,非常实用,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用于医院广大医师、药师、护士和医药教研机构、
指导中医西医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收载《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420余种中成药。 内容突出中医与现代药理相结合西医病名与中医证侯相互联系。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配套丛书之一。收载品种以满足临床各科用药为目的。坚持了三个覆盖、一个兼顾的原则,即覆盖《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兼顾部分中药保护品种,全书共收载1420余种。本书所载药品,先以内、外、皮、妇、儿、眼、耳、鼻、喉、口腔、骨伤各科进行分类,再按功效分类方法进行排序,每个品种再以先后顺序标出序号。 每一品种项下按(中文药品名称)、(汉语拼音名)、(药物组成)、(功能与主治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首次以图鉴的形式,对白族传统聚居地大理地区的白族漩用药用植物进行系统的汜录与描述。全书收集约426种白族惯用药用植物,是迄今为止收集白族药用植物种类*多、考察与拍摄植物信息量大的一部白族医药专著。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作者历时五六年,行程数万里,以大理白族聚居地为核心,滇西地区为重点,全面梳理并系统考察了白族药用植物的现存状况。拍摄了10万张以上的植物图片及影像资料,以科学的态度,从中甄别、鉴定白族药用植物400余种。作者还深入民间,走访白族草药医生,收集和抢救了大量一手白族医药知识与经验。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为后人研究大理及周边地区植物生态变化、白族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白族医药文化等积累和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白族药用植物图鉴》每种药用植物下分列【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编写者刘坚、石磊均是从事多年临床医疗和医院药学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和推动合理用药工作展开的目的,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多部专著,在体现“三基”的基础上,强调了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全书共分三篇,、二篇为基本药物目录,第三篇为合理用药指南,实现了基本药物目录和用药指南的协调统一。全书突出新颖实用的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所述内容对临床医师、药学人员和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药用植物志(第12卷)(精)》编著者戴伦凯。 《中国药用植物志(第12卷)(精)》是由我社于 2005年8月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请立项并全额资助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也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资助金额900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1月获得批准,共13个分卷,约2000万字。编委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洪德元、王文采、孙汉董三位院士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艾铁民教授为执行主任兼主编,全国共有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 本项目收载我国药用植物12000种,分13卷出版,前十二卷为正篇,第十三卷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词汇》,不仅作为总索引使用,而且作为中外文专业术语互译的工具书使用。每种药用植物项下记述了分类、形态描述、分布与生境、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功效应用、注评等内容。配有该植物的墨线图10000余幅,及现已收集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本书是《中国药典》的英文版
本书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的《药用植物学》教材所采用的分类系统来编排,将文字描述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特写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科学、艺术地展现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从而达到易掌握、易记忆、易推广之目的。在编写方式上,对于每一类、每一科药用植物,本书先简要说明其识别特征,再根据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选用图形精美、特征突出的图片,生动地呈现该类组织器官、该科植物普遍特征或该科主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编者还在图中做了一些文字标示以精准扼要地解释说明某些图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解剖放大图的识别意义。此外,本书在每幅图下注释了药用植物中文名和省略命名人的拉丁学名,并简要提示入药部位和主要功能。附篇列述了 图解植物器官形态功能的适应与进化 作为趣味性补充知识,以飨读者。本书为广大读者构建
《中草药大典》一原色中草药植物图鉴,本书收载我国所产较为常见的中草药之原植物,其中1000余种。全书文字精练,分类科学,图片清晰真实。中草药以植物基源、原植物、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应用、科别。由十多位专家多年悉,心编写而成。更为可贵的是,该书的植物名及植物拉丁学名,体现*的植物分类学成果,对于国内外开展中药研究交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计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验方法240个、药包材14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330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本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民族药卷之一,是一部全面介绍古今蒙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反映当前蒙药学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巨著。全书共收载了蒙医临床上常用、疗效确切或有一定研究开发价值的传统蒙药材422味,其中,矿物药47味、植物药326味、动物药49味。每味药以正名、异名、品种考证、形态、栽培、鉴别、炮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附方、制剂和参考文献等项目来分类描写,每一个项目均参阅大量蒙医药学古今文献、名老蒙医传统经验和现代研究资料,忠实原文内容,以去粗取精的原则,进行了编写工作。本书是一部至今为止项目全、内容丰富、资料可靠的蒙药学专著。本书从内容、格式、名词术语等诸多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突出的蒙医药特色和浓厚的时代特色。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版药典。本版药典分一部、二部、三部和四部,201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5608个。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版药典。三部为生物制品,收载品种137个,其中新增品种13个,修订品种105个。内容包括凡例、生物制品通则、正文和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2增补本)(精)》共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及增补本新增品种289个,修订或订正品种160个。其中一部新增75个(成方制剂75个),修订或订正99个(药材17个、成方制剂82个);二部新增209个(化学药203个、辅科6个),修订或订正46个(化学药41个、辅料5个);三部新增5个(预防类1个、治疗类4个),修订或订正15个(预防类12个、治疗类3个)。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附录也进行了增修订,其中一部增订2个、修订或订正10个;二部增订2个、修订或订正6个;三部修订或订正通则和附录共2个。
1
《国家医保手册2017年版》分为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西药部分包含了2017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全部的药物以及36种增补药物,分别从 药物组成 剂型规格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等方面对纳入国家医保的西药、中成药(含民族药)进行详解。 本书按照医保目录编码方式进行章节设置,编号也全部保留了医保目录的编号,以便对照查询。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是一部中药学专科性的工具书。全书共收词目3590条,其中以药物临床应用为主体,选用药物2254种,除阐明其性能、功用、配伍、用法外,还选录了历代本草有关论述、古今古方、验方、单方以及包括中西医结合的现代临床报道。对药物的来源、(植、动、矿物等)品种、形态、分布、原植(动)物的栽培(饲养)、药材的分析鉴定、成分、药理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专项叙述。另附药图1117幅,图文对照,以助识别。很多药物还作了简要的名物考证,以说明古今品种异同及历史渊源。 此外,对历代主要本草文献和本草学家,分立词条,作了扼要的介绍;对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名词、术语,亦作了简明的诠释。 全书后附有中文名称索引及药用植、动、矿物拉丁名索引,以便查阅。另列药物成分、药理、临床研究等词目中引用的参考文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版药典。本版药典分一部、二部、三部和四部,201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5608个。
本书是“Perry小鼠实验系列丛书”给药技术分册。 作者不但对目前流行的小鼠实验中的五大常用给药技术(灌胃、肌肉注射、皮肤给药、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做了系统的专业重建,而且推出了“膜给药”和“间接给药”技术。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作者还结合小鼠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科研课题要求、实验室条件和个人技术,介绍了不同的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