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本书收录了我国南北方中草药800种,隶属233科,配有彩色图片1500余幅。以分科的形式进行编排,对每种中草药的识别特征、分布生境、药用功效等进行了简要介绍。该书具有彩色图片清晰、识别特征明显、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等特点。可供热爱中草药学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应考宝典:中药学速记(第2版)》为“应考宝典”丛书之一分册,作者依据教学和临床中的要求和教学中的经验,吧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思考题,提出复习思路,并作了解题示范以供复习之用;还总结和载录了一些常用的短句以便记忆,吧知识的严谨和学习的趣味性结合起来,是初学者学得轻松,复习者记得更牢固。
《神农本草经译释》的编写是在广泛参考历代对《神农本草经》的整理和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全书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注释部分,是从整体上对《神农本草经》的解读。首先是《神农本草经》的原文、注释、译文和按语 部分:该部分《神农本草经》原文系重新辑佚而成,以《证类本草》为底本,参照以往多种版本;注释力求简要而不繁琐考证;译文尊重经典,以直译为主;按语在序录部分主要为提纲挈领,在药物部分主要为名实考证。其次分别从药物的历代名医汇讲、现代认识、民俗文化等几个部分对《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365种具体药物进行论述,也是首次对《神农本草经》药物进行的一次相对全面的总结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研读部分,主要从《神农本草经》其书、《神农本草经》和汉代文化、《神农本草经》奠定了本草学的基础、《神农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中医速记手册丛书)》是中药方剂知识的速查、速记手册。本书先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然后将中药方剂分为17类,介绍每一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药物加减和注意事项等。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及《中药学》(第9版)的知识精华为指导,从我国中草药宝库中精选了临床常用的中草药800种,详细介绍了每种中草药的别名、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文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书中为每味药都配备了精美的高清彩色照片,方便读者朋友们进行识别记忆。 本书集识药、用药于一体,所收载的中草药均容易获取,疗效确切。
中医药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即使称它为“艺术的科学”也不过分吧。中医学对生命的理解来自东方式的文明,是在东方文化与哲学基础之上,具有独特的智慧魅力与光彩。 本书收集了部分国医大师的奇方妙药,读来每每有醍醐灌顶的升华,帮助学者们用名家的医方与经典理论印证着来学习。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中药的配伍与禁忌、中药性能、中药的采集与炮制、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等,各论按照中药的功效不同具体阐述了141种左右中药材的具体功效,包括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尿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安神药、补虚药等,每类药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材,每种中药材介绍了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配伍方法、使用注意、鉴别用药等,其功效和应用是重点,每种中药材在命名上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及各省市现行中药材标准的名称为正名。
中医学经过三千年不断发展,已积累奇效良方逾数十万首,其中膏、丹、丸、散、酊、油、锭、栓等类剂型的方(简称 膏丹丸散 )即占半数以上。由于这类方结构精炼,用法奇巧,具有简、便、验、廉的突出特点,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病家的普遍欢迎和重视。这些医方各具特色,即便在同名方中,也因作者不同,时代不同而结构?异,疗效迥殊,甚至还存在不少有药无量、有方无名,用药怪异难觅、过用剧毒大毒药物的处方。本书是一本以时代需要为前提的大型中医方剂学文献,是从历代中医典籍、文献中精选集粹而成。全书共收方剂一万二千余首,含丸、丹、散、膏、泥、糊、酒、锭、饼、栓、油、汁、烟等十余种剂型。全书分《散剂分典》、《丹丸剂分典》、《膏剂分典》三部分典。本书为《丹丸剂分典》。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中医学思维体系认识人体。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活动都与大自然关系密切。古人通过观察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影响,发现人体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的昼夜四时相关,人体气血的升降出入、形神相生及脏腑经脉等生命活动都会同步适应时空变化。作者结合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精神、经络等中医学中人体生理概念的影响进行解读,系统论述了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帮助读者建立传统的中医学思维,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中药化学 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并确定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的学科。《图解新思维 中药化学》以 知识点归纳、相似点比照 为特点,主要介绍了中药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中药有效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中药各有效成分的基本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检识、结构研究以及常见的中药实例。本书可供高等教育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制药技术、制药工程等专业学生作为教辅图书或考研复习用书,也可作为医药行业的考试与培训图书。
《嘉祐本草》是宋代掌禹锡于嘉祐二年(1057)奉诏编纂,至嘉祐四年(1059)成书。全书载药1082种,其中《开宝本草》药983种,《嘉祜本草》新增药99种,内有新补药82条,新定药17条。 本书编写体例沿《开宝本草》之旧,并收录当时诸家本草所记的新药和医家所习用的药补入书中,又将当时诸家本草所记的新内容,采掇为书中注文,从而保存了很多失传本草的资料。 原书久佚,目录也不存。辑复者参阅《本草衍义》,考订其目录,继又阅读宋及宋以前诸本草,钩沉辑复,整理出此书。 本书文献价值很高,对后世研究本草发展及古本草辑复-9整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是一部翻译作品,是*早、*原始、*基本的藏药经典图书,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即《度母本草》、《妙音本草》、《宇妥本草》及《药名之海》。其中《宇妥本草》《度母本草》、《妙音本草》,是藏药的三大经典图鉴,图文并茂。《度母本草》中所收的草木类药物,皆是青藏高原的药物,主要论述了草木类药物的缘起、要义概述、草木类药物,此外也描述了只有藏地才生长的237种药物。《妙音本草》这是藏医药*初的本草类专著,主要从药物的生地、形态、性味、功效、主治等方面记述了产于青藏高原的近200种药物。《宇妥本草》由前宇妥 云丹衮波著,共描述了191种药物。《药名之海》,主要是分门别类地描述了各种药物及功效。
物精油疗法是当前治未病防治中最为推崇的一种自然疗法。2015年理疗级植物精油正式进入国内,目前已经有近百万人在尝试着把精油运用到日常保健与康复理疗中。本书将从中医角度来探视植物精油的应用,试图给精油使用者及爱好者、中医爱好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是《高发病方术优选丛书》的分册之一,是一本系统地运用中医药方法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实用参考书。全书共6章,包括肝病概述、肝病优选方、肝病防治术优选法、饮食疗法、单味中草药疗法、治疗肝病常用的中成药等。重点介绍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对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分别作了简要论述;所优选方剂从药物组成、随症加减、功效主治、治疗方法、临床运用、心得体会、方剂来源等方面进行说明。治疗技术包括自然疗法及各种特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并详细介绍饮食治疗的良方妙法。内容丰富,翔实可靠,易学易懂,使用方便,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医药爱好者及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学习参
本书收集整理常用中成药500余种,按药物的主要功效与用途分类编排,并介绍每种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功用主治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所载中成药品种多,信息量大,阐述简明,实用性强,查找方便,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自疗和保健之用,亦可作为临床医师、药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学习、应用中成药的参考书。
本书参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中药学》教材收录的品种,筛选分布广、容易获得、疗效确切的400多种中药,按照中药主要功效分类。每一品种以别名、来源、采集加工、植物识别、中药识别、选购贮藏、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禁忌、饮食禁忌、验方、药茶、药酒、药膳的顺序阐述。配有药材、植物彩图。并附有药名索引、病症索引、验方索引及药茶、药酒、药膳索引等,便于读者查阅。该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图文结合,便于查阅。本书适合作为家庭藏书,供中医药学专业人士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