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方剂学》第3版,是在2012年8月出版的第2版基础上,经过修订编写而成。前一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各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广泛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各中医药院校师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故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前一版教材进行修订,期冀在保持前一版教材特色的基础上,突出精编教材应有的精炼、准确、实用的特点,体现继承与完善的统一。本教材主要分上、下两篇及附录三部分。上篇总论着重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治法与方剂概述;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20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81首,其中正方207首,复方174首;附录包
《当代资深名老中医秘验单方精选》是笔者广集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的秘、验、单方数千首,经整理而成的,被收入对象均为正高级职称者(即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是目前同类书籍中档次较高,内容较好者之一。此次从中精选近200位专家的秘验单方近500首,范围涉及内、外、妇、儿、肿瘤等临床各科,近300个病种。每方列有处方、功效、用法、说明等。条理清楚,一目了然,使用方便,疗效可靠。适用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及自学中医者使用。
《名医中药外敷治百病》由谢文英编著。 我国现存*早的古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痈疽疮疡、皮肤疥癣、痔瘘赘疣采用膏剂贴敷法、散剂烟熏法、药浴法、灸法、砭法、角法(相当于拔罐法)以及按摩法等治疗的叙述。《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如今,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多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激光、远红外线、电磁、超声雾化等;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医药学成果,改革外治剂型,如借鉴硬膏剂、膜剂、化学热熨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促进药物充分吸收,将会给中药经皮给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朝开元年间,《道藏》就把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针对当前市面上石斛相关专业书籍匮乏的现状,在参阅了大量石斛相关知讯的基础上特编写此书。赖小平、侯少贞、刘星华主编的《人间仙草·石斛》分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四个章节,《人间仙草·石斛》中章节介绍中医对石斛的认识,涉及了石斛的性味、功效与主治、应用与配伍方面的知识;第二章按照疾病的分类对石斛相关的中医治疗验方进行了归类和列举,同时兼顾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研究成果,以期让大家对石斛的临床应用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章列举了大量石斛相关的保健知识及食疗方案,目的是辅助广大石斛的消费人群学会如
参考书
喻昌、李用粹编写的《寓意草旧德堂医案》讲述了——被誉为“近代医学**人”的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评价近代医案: “尝思医者喜阅医案,为其足以渝我性灵,益我神智也。然必其人之性灵神智,迥异恒流。而后其治验之案,乃能神明变化,广被医林。愚尝执此以衡近代医案,得三家焉:一为喻氏《寓意草》,二为徐氏《洄溪医案》,其三即为《旧德堂医案》也。三家并峙,直如华岳三峰矣。” 徐灵胎的《寓意草旧德堂医案》所撰医案虽较为简洁,但犀利透彻,早己广为人知(已收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徐灵胎医学全书》)。若论医案生动细腻、启发思路,则当属《寓意草》(喻嘉言*)和《旧德堂医案》(李修之*)。虽然这两部医案亦精彩纷呈,但毕竟尚未达到像《洄溪医案》那样广泛阅读率。所以,特将《寓意草》和《旧德堂医案》这两部医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期,即 药物篇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共八期,该书紧密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其为文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频出,而又生动活泼,亲切感人。《中药亲试记》乃张锡纯毕生药物研究与临证经验的总结。尤其可贵的是,对于很多药物,张锡纯坚持亲身试药甚至亲口尝药, 故欲审定药性,须一一自家亲尝;或临证时检对证之药但以一味投之,以观其效力 。 皆几经尝试,确知其药之能力性质,而后敢放胆用之,百用不至一失也。至于猛烈有毒之药,虽不敢轻施于人,亦必自少少尝试,渐渐加多,以确定其药性何如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研究人员阅读。
本书为薛振声老中医40年临床经验的全面总结。本书总论部分主要阐述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的基本内容,介绍全息汤的基础方和加减法。
本书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第2版)》的一本,结构概括为“两栏四框”板书与教案栏:针对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本书与近20年来国家现行**规划教材《中药学》相配套,综合浓缩教材精华,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使学习效率倍增;测试与考研栏:采众多中医院校考研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及中医综合历年真题,迅速提高考研应试技术,帮助成就高分理想;考研导引框:介绍国内中医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学科情况,帮助指引考研方向;轻松一刻框:精选中外幽默笑话,激活麻痹和沉默的神经;随想心得框:留给您的私人空间,边学边想边记,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中药传说框:选择一些有关中药的美丽传说,让您在复习《中药学》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黄煌经方沙龙(第3期)》编著者黄煌。谈方论药,议事评人,有医案,有医话,大多是言从胸臆,有情更有理,有理更有据。如果没有细致的临床观察,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没有反复的思索,没有对经方乃至中医学的热爱,是不可能面对电脑屏幕轻快地敲出这些文字的!那是网友的心语,真实,流畅,亲切感人。
本书对阿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为传统生产、现代研究及消费者指南三个部分。在传统生产部分中,先后讲述了“阿胶的发展史” “阿胶的生产过程” “原料及辅料的选择”“阿胶的制备工艺” “阿胶的炮制方法”和·-阿胶的临床应用”.并较完整地整理了古代到现代的文献资料。现代研究部分,包含近年来“阿胶的鉴定、含量测定、质量标准制定”以及“阿胶药理药效研究”的综述及部分文献摘录。在消费者指南部分,分别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阿胶成药产品,阐释了服用阿胶方法及临床方剂.澄清了消费者服用阿胶的误区,后对当今阿胶热议话题——膏方、美容及“治未病”一并进行了整理叙述。
梅花点舌丹为含有剧毒中药的方剂,若应用得当,则可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可用于治疗多种危难重症。本书作者将医者运用该方剂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部分介绍了梅花点舌丹的来源、组成及用法、功效与主治等;中篇临床研究部分介绍了梅花点舌丹在传染、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中的临床运用;下篇现代研究部分系统总结了梅花点舌丹在制剂与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全书内容丰富,侧重于临床,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本精彩的中药散文集。作者将目光聚焦人间*美的草木――能够活人救命的本草。从中药说开去,把药理医理、博物知识、传说故事、处世体验、人生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五十篇美丽的本草故事。文字清新,感情真挚,娓娓道来,温馨怡人。在一次次本草与人的奇妙邂逅中,一味味中药犹如一个个至情至性的人跃然纸上。
本书是*届 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 名师授课的 现场实录、原音再现 。 李可、黄煌、吴荣祖、聂惠民、张再良、李赛美、孙其新、陈伟、吕英等经方名家,将自己的临床心得倾囊传授、毫无保留。 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 是*继续教育项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承办, 每一年或两年举办一届。本书是2009年8月在广州主办的*届讲习班的现场实录。 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 始终贯穿着 临床运用 这一主题,选择经方界有特色的医家或者有特色的专题进行讲解。主讲专家既有经方名家、大家,也有经方界的后起之秀。总体定位是想跳出学院派的 藩篱 ,多一些民间的、鲜活的、有特色的经验和创新性思路奉献给大家。 《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一书,是完全口语化、生动化的现场实录版,少了书面体的慎密、严肃,但却更鲜活、更灵动、更有深度,尤为可贵的是,专家们在现场演讲时灵
《药性赋》原书未著作者。据考证应为金元时期作品。因该书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历来为初学中药者之书。因该书究系数百年前的著作,文词过简,读之难以深悟,因而《药性赋白话解》加以适当语译、批注,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是在国医大师颜正华早年编写的《药性赋白话解》基础上,汲取现代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11
本书简要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加深查检者对文献检索原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查检者的检索能力和效率;重点介绍常用的中医药检索工具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结合大量图片、图表、检索示例及思考题,便于查检者掌握检索要领;最后介绍运用检索结果的相关知识,包括文献信息管理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写作、撰写综述等内容,有利于帮助查检者实现查与用的衔接。《BR》本书的特点是不乏检索理论的铺垫,简明扼要,易于理解;重在检索工具和检索技巧的介绍,突出实用性和资料性;注重查与用的结合,体现检索效率。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查检者的信息素养,增强查检者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