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七篇,包括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等内容。此次再版,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对每一篇检验项目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删改,与时俱进,增加了学科新的检验理论知识和新的检验技术等,删减了部分不实用的内容。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阐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各大名家的研究成果,提出气味配伍理论的价值;下篇为各论,从气味配伍理论角度对百首名方的制方规律进行研究,证明气味配伍理论的科学性;每方均注明出处,原书未注药量的以临床常用剂量为准。
本图解是根据以《内经》为主的古代医籍的有关记述绘制出来的,它不可能代表经络线路分布的确切情况,而只是一种示意图。作者对图的设计、绘制及经络线的布局,除使其形象化外,其经络线的分布并未超出古代记述的轨辙;但对循行途径不够明确的,或者历来有不同见解的,则根据经络循行规律和人体解剖规律稍加补充。经络线路的循行,均以《内经》记述为依据。在发展中出现的补充线路,如奇经八脉中的维脉线路、足三阴经胸腹部的线路,则以《针灸甲乙经》穴位所述来定位。为了与古代经络图进行对照和参考,笔者采纳了朱琏《新针灸学》中的仿明版古代腧穴经络图。此图虽不能完全代表古代经络图,但在宋代以后的经络图中有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