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病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该概念中突出了PBL两方面的特性:(1)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解决临床上发生的相类似的真实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建立在真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2)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在PBL的实施过程中,从决策者到实践者再到评价者,尽管充当的角色不同,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对于再版
王辰、陈荣昌主编的《呼吸病学(第2版)》是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材分三篇共三十章,内容包括呼吸总论、呼吸各论 、呼吸疾病的诊治与研究的技术方法。主要供临床型 研究生及专科医师使用。
医学发育生物学是发育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密切结合并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本书从发育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人体各类组织、器官、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建立、完善、衰减及修复,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师解决人体发育研究和发育相关疾病诊治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提供帮助。该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系统介绍医学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方向以及和各系统发育特征及畸形形成机制。 本书供医学生、医学科技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参考,也供从事发育学研究的人员借鉴。
本书为研究生教材,旨在为研究生撰写课题设计、实施课题研究、进行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提供帮助,同时又可作为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和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参考书。在此次正式出版前,本书已在研究生教学中使用了十余年,颇得好评,曾获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材一等奖。 本书共含17章,内容涉及流行病学的原理(如病因论、偏倚、混杂和效应修饰等)及方法学(如生存分析、Meta分析、批质量保证性抽样及经济决策分析等)。另外,有些内容已形成独立单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第3版),是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是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修订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第3版)的配套教材。 医学统计学教学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后实践两个重要环节完成,而学生解答习题是实现课后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统计学》(第.3版)教材中所有练习题,以及附录六中的模拟试题,在本配套教材中都作了解答。 第3版各章练习题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附录六(模拟试题)中有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常见题型Al、A2、A3/A4和Bl型题。对各章*选择题,除提供答案外,还有部分题的解答评析;对简答题的解答仅供读者参考;计算分析题一般要使用教材第四
由傅强主编的《现代药物分离与分析技术》以现代药物分离与分析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药学,特别是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本书根据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样品的提取分离方法、光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色谱联用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化学发光技术和过程分析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现代药物分离与分析技术》是现代分离技术、手性药物色谱分析和药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用书,供药学类专业研究生使用,也可供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高年级使用。
近年来全球媒介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兴媒介技术变革带来靠前的采编实务。本教材追踪业界前沿话题和高端业务,以深度报道、财经新闻报道、新媒体采编、无人机航拍、移动直播、VR、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报道、新闻评论等新闻采编实务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内涵与特征、入门途径、采编技巧,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避免误区。全书瞄准新闻采编实务领域的前沿热点和学术空白展开相关论述,既理论联系实际,又具有前瞻性,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
本书是本以“卫生监督”为书名的研究生教材。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社会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卫生监督理论教育,增强他们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卫生监督质量的必要前提。本书由卫生监督基础理论(卫生监督的概念、卫生监督依据、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卫生监督行为、卫生行政许可、卫生监督检查、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卫生监督的法律救济和卫生监督责任),卫生监督范围(公共卫生监督、健康相关产品监督、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监督)和卫生监督文书三部分内容构成。 本书由长期从事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教学、研究和卫生监督实践的专家共同编写。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繁简适度,论述简明扼要,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卫生监督人
随着医学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内研究生培养硬件及软件水平的相对落后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我们国家医学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教材是在卫生部全国高等院校医学研究生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领导下,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护理等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及相应的医药工作者而编写的。它以实用、简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点,以培养研究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和启发创新为目的,力争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导航作用。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样品制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显微摄影技术等。
夏海鸥、孙宏玉主编的《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共12章。第1、2章介绍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护理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3章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第4章介绍课程理论以及它们在护理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第5、6章分别介绍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第7、8、9章分别介绍构成护理教育要素的环境、教师和学生;第10章介绍教育评估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11章介绍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第12章介绍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医学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壮大,国内研究生培养硬件及软件水平的相对落后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我们国家医学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对医学的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互联网上医学信息可谓“五彩缤纷”,内容繁多,我们如何才能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呢?针对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变化特点,编者编写了此书。 本书旨在突破传统概念的文献检索,重点介绍了网络医学信息搜集的途径与方法,重在传递检索思想、启迪思路。全书共分三篇,基础篇重点介绍了医学信息的来源与类型等;技巧篇介绍了一些实用的网络检索策略与技巧,检索策略的编制与调整、全文攻略、创新研究检索等。实战篇以分子生物
本书以培养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高级研究人才为目标,以近年来国内外中药化学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和前沿研究新进展为核心,突出实用性,密切结合研究生的研究需求,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实际应用的介绍,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本书内容包括现代提取分离方法,现代波谱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结构修饰和改造,生物转化,中药有效成分的ADME(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生物碱、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环烯醚萜类和鞣质类等重要结构类型的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不仅可作为中药化学学科研究生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高等学校师生、有关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书的、二章重点介绍了血液学的特点和临床血液病科研工作者解决血液病科研问题的思路和临床思维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处理成人和儿童血液病的不同之处。恶性血液病部分主要介绍了对临床常见恶性血液病的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成人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与存在问题,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06年NcCN治疗指南和恶性血液病的一些科研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进展和思路。血栓病与溶栓一章主要介绍了动脉、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策略选择和研究进展、目前研究的热点及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循证指南ACCP-7解读,对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出血性疾病和浆细胞病主要介绍了血小板功能异常和凝血因子遗传性缺陷导致出血的研究现状、诊疗关键和治疗进展,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
本教材为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编写总体原则、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并在各章设有 学习要求 知识链接 临床讨论 (或 案例讨论 ) 本章小结 及 练习题 (或 思考题 )等模块。同时配套有 爱慕课 在线学习平台(包括电子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指南、视频、课件、题库、图片等),从而使教材内容立体化、生动化,易教易学。 本教材供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师生教学使用。
一本好的研究生教材,应起码做到内容“可靠、准确、实用、先进”,编者在这方面已做了极大努力,每一章初稿写完后,都要经过编者之间互审修改,再经过主编、副主编终审再改,后才能定稿,本教材编写是非常严肃认真的。谌贻璞主编的《肾内科学 (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本书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
本教材由全国21所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合作编写完成。在整体框架上未按传统的系统方式编排,而是围绕目前基础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或热点问题分为若干单元进行编排。总体上突出了总论部分,力图结合新知识、新进展的介绍,讲深、讲透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在各论部分将几个重要细菌和病毒单独列章,其他则选代表性的分别组成单元(章);注意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注意了突出其代表性的特点,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因此,徐志凯、郭晓奎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不仅可供医学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教材为适应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实验针灸学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编写。 本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新颖实用,富有时代感,注重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力求反映*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在内容选取和编排上都力求有所创新,从而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本教材适用性强,既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又可供各类从事针灸推拿、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参考。
《实验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主要以临床研究生及高级临床医学人才为对象,着重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批判思维及创新能力。《实验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从回顾、现状、展望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撰写,以临床常见疾病实验室诊断与检验项目选择为主线,以常用诊断性实验原理、临床意义和方法性能评价为重点,联系发病机制与疾病特点、对相关检验项目的应用及其在疾病诊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