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四言歌诀的形式,介绍了四百种常用中药。该书言简意赅,押韵和谐,便于诵记,是一本学习中药知识的启蒙书。但是歌体文字比较简奥,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中药知识,为一些初学者全面理解中药知识带来了困难。近年来,虽有中医药学者,曾对此书进行白话解,但是在内容方面仍然比较简单。故本书作者不仅对《药性歌括四百味》的原文进行注解;尤可称道的是,本书根据当今中药运用的情况,从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以及用量用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使初学者既可牢牢熟背歌诀,又可深刻理解难点,还可全面掌握中药知识。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培养中医药后继人才及为已在岗位的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本重要的参考书籍。
药物活性筛选是新药研发的基础性工作,《现代药物活性筛选》主要按照药物活性筛选体系构成的思路,较系统地介绍了样品库建设、靶点(库)建设和筛选方法。《现代药物活性筛选》融汇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根据药物作用的原理对药物活性筛选工作从操作层面进行了梳理,从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对分子层面的药物活性筛选方法进行阐述,并用编者亲自经历的案例进行说明;编者对细胞层面的活性筛选也有独到的说明。此外,《现代药物活性筛选》还归纳了新药发现的历史,收集了与诺贝尔奖有关的新药发现故事,以增强《现代药物活性筛选》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现代药物活性筛选》结构清晰,适合拟从事药物活性筛选工作的初学者作为教材阅读,也可供有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相关人员参考。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正在改变全世界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监护实践(原著第3版)》将帮助你理解这项服务。本书解释了如何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愿景,即如何将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与正在演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融为一体。 无论你是学生、执业药师、护士、医生,还是医疗卫生行政人员,本书将为你提供循序渐进实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必要策略,并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执业环境中开展和支持这项服务。
60年来,在作者的辛勤耕耘以及与出版者和读者的紧密联系,并在“准(确)、新(颖)、实(用),全(面)”这一编写方针的指导下,《新编药物学(7版)》得以不断地发展提高和修订再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新编药物学(7版)》曾多次荣获全国图书奖,并于2009年被列为“新中国60年影响力的600《新编药物学(7版)》”(《新编药物学(7版)》为其中科技类23种图书之一)。这些殊荣,充分说明了《新编药物学(7版)》60年来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和好评。同时也为7版的编写修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版内容的编写修订是根据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则精神和国家食品药晶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为紧跟医药学科的发展和不断满足临床医师和药学工作者的
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标准修订和新增收品种标准的工作。2010年版《中国药典》注重质量可控性和药品安全性内容的增加和提高,注重基础性、系统性、规范性研究,尤其在薄弱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的修订提高方面有所突破创新。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本册为第三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
《神农本草经疏》为明?缪希雍撰,初刻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是明代学术价值仅次于《本草纲目》的一部临床用药专著。全书30卷。前2卷为总论,有药学专论33篇,阐述临床用药原则,提出的治吐血三要,每多新见。各论28卷,载药495种(多取《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之药)。各药分三项:“疏”,阐发药性功治之理;“主治参互”,列述配伍及实用方;“简误”,提示用药易混误之处。
为了使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药方得以流传和发展,他们精选出一部分临床疗效好,治疗方法简便的药方,汇编成册,奉献给读者。期望这些千百年流传的古方偏方走入每个家庭,让华夏中医这一民间奇葩,为广大人民展现出他的独特风采,为人们的健康作出贡献。
本书特点: 1.坚持*规划教材顶层设计、全程规划、全程质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编写原则。 2.教材体现了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坚持了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贴近了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了成人学历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了成人学历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达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标。 3.本轮教材的修订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了教材的编写,加入“学习目标”、“学习小结”、“复习题”三个模块,提倡各教材根据其内容特点加入“问题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关链接”三类文本框,精心编排,突出基础知识、新知识、实用性知识的有效组合,加入案例突出临床技能的培养等。
本书是本方剂学的助学辅导书,强调的是如何把握方剂学习的核心,每个方剂下设[组成]、[功用]、[主治]、[证候识别]、[配伍特点]、[考点重点点拨]、[类方比较]六部分,利用图表形武使课程重点考点内容凸显,将教材内容精简化,帮学生做到执简奴繁,一目了然,旨在提高学生、考生的应试能力和对知识重点的把握能力。本书可以作为中医执业医师、结业考试、自考、研究生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应试参考书。
本书是《中医核心考点一本通系列》之一,以现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通过各类图表形式的运用,将所学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考点突出,同时附有习题及答案,方便掌握。本书既可作为中医相关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执业医师应试、网大学生自学考试及临床医生学习参考。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生理学》的出版对规范函授中医专业教学内容及人才知识结构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其有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编写形式适合在职中医人员业余学习等优点,多年来一直被多数中医院校选用。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函授部、夜大学教材评估时,对这套教材的编写质量有较高的评价。
全书分总论、各论和附论三部分。总论篇介绍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各论篇分别对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疗技能进行了介绍;附论简要介绍了西医妇产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内容精炼,条理清晰,图示、表格简洁明快,重点、考点一目了然,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付素洁、谷风主编的《中医妇科学(供乡村医生中医学专业培训用)》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临床课,是阐述中医妇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教材主要供乡村医生中医学专业培训使用。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培训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乡村医生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为目的,突出了实用性,侧重了临床能力培养,使乡村医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妇女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成为农村基层用得上的中医药人才,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护理药理学实践指导及习题集》是护理学专业用全国高职高专配套教材之一。本书包括实践指导和习题集两部分。实践指导部分主要选择了临床护理用药技能实践项目和少数验证性实验,以满足临床护理用药实践需要。习题部分从章节顺序到具体药物内容,均以《护理药理学(第2版)》为依据,充分体现了配套的原则。还编写了两套综合测试题,供学生模拟考试用。习题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一致,根据护理药理学课程特点设置了A1、A2、A3、A4、B1、X型题及案例分析题。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规划教材:护理伦理学(第2版)(供护理学专业用)》精心编排,每章均设有本章导学、正文、复习思考、实践平台四个板块。在编写内容和形式上努力突出以下特色:①实用性:融人足够的实践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伦理分析、决策能力,如增加了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道德、护理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等内容。同时,教材中配有教学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再对照教材中的伦理理论和分析示范,加以理解。②可读性:介绍“必需、够用”的护理伦理学理论知识,理论阐述简洁,深入浅出。在论述每章节内容时,穿插知识回顾、典型案例、知识链接、背景资料等,体现学生应掌握的伦理学知识点。③时代性:介绍*的护理
本书是《图表解中医备考丛书》之一,以现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为蓝本,通过各类图表形式的运用,将所学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条理清晰,简明扼要,考点突出,同时附有习题及答案,方便掌握。本书既可作为中医相关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执业医师应试、网大学生自学考试及临床医生学习参考。 br
中华医药广博精深,中草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遗产。古代名医对药性的认识与理解不只限于临床用药,还来源于识药、采药的实践。我国地域广袤,中草药来源广泛,繁若群星。《常用中草药识别与应用》精选了最常见的草药三百余种奉献给读者,可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和辅导教材,亦可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学好者的工具书。
《201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药理学》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决定,由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组织国内数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有长期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编写的。本书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使用,同时可供中医药自学者参考使用。 《201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药理学》将教学内容定为本科水平,随本书制定了本科及专科两种教学大纲,以供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选用。由于成人教育是以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药理学》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理论够用为度,便于自学,重在实用”的原则,注意中医药特色,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在每章前明确提出了学习目的与要求以及自学时数,每章后面总结归纳了该章的重点难点,并进行了
《医学遗传学》第3版教材在编写内容上与本科相应教材难度相当。考虑到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教材的应用性及实际性,力求知识面宽。同时,教材编写特别强调了知识的精与新,将近几年有关本专业的新进展进行综合并融人相关的章节,使学生在获得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能了解一些医学遗传学领域的新理论及21世纪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趋势。 《医学遗传学》第3版教材共分l4章,编写过程中除了注重向学生提供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遗传病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经典的单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群体遗传学原理、生化遗传基础等内容,还在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肿瘤遗传学、遗传病的诊断、遗传病的治疗、遗传病的预防等章节介绍了21世纪初医学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生物化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专科)规划教材》根据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在重点阐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适当兼顾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中的作用、应用。此外,本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进一步完善: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根据目前成熟、公认的进展,进行修正、统一和规范;对知识体系框架以及逻辑关系,进一步整理、完善,使其更为清晰、明了、统一;精选或精制简明清晰的图片;同时,优化章节中内容重叠和语言烦琐的部分,通过有限的篇幅*程度阐明该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技术、应用等。
《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诊断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章节编排和涵盖的内容,基本上与《诊断学》(第8版)一致。各章节的内容有学习要求、习题与答案。学习要求包括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分清学习内容的主次。有重点地进行学习。习题有三种类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和问答题,以供学生反复练习、自我评估,以巩固学习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应用于临床。 《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诊断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是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但其结构复杂,名词繁多,学时较少,给学生掌握这门知识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配合这门课程的学习,编者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编写了这本《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是护理专业高职高专用《人体解剖学》的配套教材,并以其为蓝本编写的,作者均为护理专业高职高专用《人体解剖学》的作者。这些作者长期工作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保证了学习指导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灸甲乙经》成书于魏晋之际,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为同时代著作,均是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上开辟中医临床学科研究与学习的启迪性著作,引领了那一个时代的学术前沿。同时代成书的医学经典著作尚有《脉经》等,这些著作都深受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极度推崇。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首篇《大医习业》即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确将《针灸甲乙经》与《黄帝内经》同提并论,足见其经典价值不在伤寒金匮之下。可以这样讲:《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等为中医学第二代经典著作,学习中医学必须由此上溯灵素难经。其中,《针灸甲乙经》开辟了针灸学科新门类,使针灸学术体系从《黄帝内经》整体混同的学术时代过渡到了分科别门的时代,为针灸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