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波形分析是呼吸机临床应用的难点之一,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波形,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帮助ICU和呼吸科医师更好地使用呼吸机,是本书的编写主旨。本书共6章,分别阐述了通气波形及其临床应用、压力容量环和流速容量环、常用通气模式的呼吸波形、压力控制和容量控制通气的波形监测、常见临床病症的波形表现,以及新生儿通气波形。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波形图,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尽量采用图示的方法,讲述波形产生的原因,便于读者理解。
根据2034年*颁布的**专业目录设置,医学检验专业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由五年缩短为四年。随着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全国范围招生与课程开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已经迫在眉睫,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学检验专业前五轮规划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基础上,启动首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类本科教材,即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六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轮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临床检验仪器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是《临床检验仪器》的配套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特色与重点是在培养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现已在呼吸内科专业得到了普遍应用,特别是2004年以来,呼吸内镜下介入治疗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以微创的方法解决了大量临床问题。随着便携式气管镜的发展,气管镜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科以外的科室,如急诊科的抢救室及监护室。我国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细则》中明确要求EICU基本设备中必须具有气管镜,每名学习气管镜技术的急诊医生都应在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接受系统、正规的气管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直至能够独立、正确、规范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为推动该技术在急诊科的规范应用,特编写本手册。
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简易明了的图解等方式,介绍体外循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涉及心肺转流系统、体外反博装置、血液处理等领域,以及体循环技委会的发展、标准制修订情况,对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临床常用心电监护仪、胎儿与新生儿监护仪、颅脑监护仪、气体监护仪的临床应用,图文并茂描述了监测的指标原理、监护导联与波形的选择、正常波形与图例、异常波形与图例、注意事项,总结了临床各个参数监护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监护仪的管理保养。从无创监护到有创监护,从成人到胎儿,将为提升临床医护人员掌握向智能快速发展的监护仪的应用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引
陈领主编的《无痛针刀疗法》分上下两篇,分别对针刀大松解术及针刀无痛操作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以作者20余年针刀临床工作的实践为基础,系统介绍了针刀医学与相关学科有机融合形成的慢性软组织损伤诊疗方案 运动系统软组织闭合性系统松解减张术,主要针对于顽固性疾病后期的诊治,属重型治疗。无痛操作技术对常见病治疗具有很好的优势,属轻型治疗。本书适用于临床上针刀、针灸、疼痛、康复、骨科及相关专科医生阅读.也为神经精神科、消化内科、泌尿生殖科等临床各科医生在诊疗相关疑难疾病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慢性疾病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朋友提供了问题解决之道。
Meta分析(meta-analysis)是统计合成来自于一系列同类研究的结果,其中用的统计方法可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通过Meta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估计效应的大小及确定影响效应大小的相关因素,还可以产生新的发现。Meta分析可以应用于医学、药学、教育学、心理学、犯罪学、生态学、商业、天文学等诸多领域,当前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很为活跃。
针刀疗法是在中医针灸的基础上.吸收外科手术疗法的精华,形成的中国原创新疗法。针刀形态似针似刀,可以理解为 如针之刀 ,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多种疾病,有卓越的疗效。柳百智编*的《原创针刀疗法》荟萃针刀名家的临床经验体会,较深入地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阐述。重点突出专家们的临床体会,着眼近年来的发展成果,是对《小针刀疗法》的重新解读,也是*新的经验总结。本书共分两部分,一部分介绍了针刀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一部分选择了30余种实用病种进行讲解。文字浅显易懂,条理清楚,配有近百幅图片帮助理解,可谓图文并茂,既适合于初学者学习针刀疗法,*适合于针刀从业者进一步提高。可供针刀爱好者,初、中、**针刀医生及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研究?br/
激光针刀疗法,是一本以介绍激光针刀治疗骨伤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专科书籍。刘宝年、柳百智编* 的《激光针刀疗法》简单介绍了激光医学的发展史、激光针刀的诞生、激光针刀治疗机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激光针刀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阐明其基本概念及诊断和操作手法。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为临床医师用激光针刀治疗骨伤病打下坚实基础。书中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融入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及体会,便于阅读及学习。
本书详细叙述了结肠镜单人操作的术前准备、操作方法、辅助操作方法、操作要点、退镜技术及穿孔的预防,并对疑难病例的操作要点也进行了阐述。本书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相关医师掌握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业务能力考评全真模拟及解析》一书按相关考纲要求、考试重点、考试題型组织了lO套全真模拟试卷,并配以解析。为相关考试的种模拟试题用书。
本标准的第3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 8982-1998《医用氧》和GB 8983-1998《航空呼吸用氧》,是对GB 8982-1998和GB 8983-1998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8982-1998和GB 8983-1998比较,主要差别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的第2章,GB 8982-1998的第2章、GB 8983-1998的第2章); ——增加了医用氧中总烃和固体物质含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本标准的表1、5.7、5.8); ——修改了医用氧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技术指标及其试验方法(本标准的表2、5.3,GB 8982-1998的第2章、5.3、5.4); ——增加了航空呼吸用氧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的技术指标要求及其试验方法(本标准的表2、5.3、5.4); ——修改了检验规则(本标准的第4章,GB 8982-1998的第4章、GB 8983-1998的第5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SPECT与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和SPECT与γ照相机的参考规程。部分着重介绍了有关质量的一些相关概念、核医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放射性药物和SPECT与γ照相机的质量控制以及显像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些重要环节等。第二部分详尽地介绍了当前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SPECT和γ照相机显像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其他规程、书籍未能过多涉及的目前已在临床应用成熟的相关内容,如双血标本法测定GFR。该规程内容简洁、实用,结构独特,非常适于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参考使用,尤其中小医院的核医学医师和技师,同时也是核医学专业研究生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
YY 0635《吸入式麻醉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成人麻醉呼吸系统; ——第2部分:麻醉气体净化系统传递和收集系统; ——第3部分:麻醉气体输送装置; ——第4部分:麻醉呼吸机。 本部分为YY 0635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 8835—5:2004((吸人式麻醉系统第5部分:麻醉呼吸机》。 本部分与IS0 8835-5:2004的主要差异如下: 本部分是基于GB 9706.1—2007(IEC 60601-1:1988,IDT)《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通用标准)的专用标准,与GB 9706.1—2007配套一起使用。本部分的要求优先于GB 9706.1—2007中的相关要求。 ——本部分第36章电磁兼容性与YY 0505 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同期实施。 ——本部分中引用的国际标准,待转化成
本书是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二十一周年以来,首次对医疗器械消毒灭菌领域的标准进行梳理和深度解读。书中主要介绍了消毒标准体系,环氧乙烷、辐射、湿热、微生物学方法等多种灭菌方式及相关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指示物、灭菌包装标准,还介绍了无菌加工和清洗消毒等领域的标准。具体对以上标准进行重点深入解读,剖析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为相关标准使用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促进标准的可实施性,为推动消毒灭菌领域的规范和进步作出贡献。
YY/T 0698《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纸袋(YY/T 0698.4所规定)、组合袋和卷材(YY/T 0698.5所规定)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6部分:用于低温灭菌过程或辐射灭菌的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纸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环氧乙烷或辐射灭菌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可密封涂胶纸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0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
YY/T 0698《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纸袋(YY/T 0698.4所规定)、组合袋和卷材(YY/T 0698.5所规定)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6部分:用于低温灭菌过程或辐射灭菌的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纸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环氧乙烷或辐射灭菌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可密封涂胶纸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10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 要求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7490:2000《牙科石膏结合剂铸造包埋材料》。 本标准根据ISO 7490:2000重新起草。 原国际标准的ISO 1562:1993已被ISO 22674:2006替代,因此在本标准的参考文献中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大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书是一本较为全面地介绍数字医学图像处理、存档及传输等方法和技术的著作,内容包括绪论、数字医学图像及其获取、DICOM标准及其在 PACS中的应用、高精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高分辨率医学图像的压缩技术、数字医学图像的网络传输、医学图像存档管理和控制方法、PACS体系结构的研究、基于Internet的远程医疗系统等。 本书内容结合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一些实用技术,力求全面和深入地介绍PACS的知识和相关医学图像方面的*技术。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指导书和阅读参考书,也可作为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参考书。
本书依据医疗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涉及的核心技能, 将基础课程中的实训任务归纳在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传感器等在内的十一个项目、五十多个实训中, 以便于开展模块实训教学。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技术系列中包括了医疗器械基本定义和分类、研究和开发、监管、评估、管理子序列,并系统清晰地描述了这些分册的关联性。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但落实到医疗机构层面我们仍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技术指导。而该技术丛书可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制定、评估和管理医疗器械的适宜的战略和规划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技术指导。全系列共包括9个分册,每个分册约20-40页不等,具体如下:医疗器械政策制定医疗器械监管医疗器械卫生技术评估医疗器械采购流程与资源指南医疗器械需求评估医疗器械捐赠医疗设备资产信息管理概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概论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技术系列中包括了医疗器械基本定义和分类、研究和开发、监管、评估、管理子序列,并系统清晰地描述了这些分册的关联性。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但落实到医疗机构层面我们仍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技术指导。而该技术丛书可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制定、评估和管理医疗器械的适宜的战略和规划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技术指导。全系列共包括9个分册,每个分册约20-40页不等,具体如下:医疗器械政策制定医疗器械监管医疗器械卫生技术评估医疗器械采购流程与资源指南医疗器械需求评估医疗器械捐赠医疗设备资产信息管理概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概论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简要介绍了医医疗机构*终灭菌包装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终灭菌包装标准的国际与国内趋势、名词术语、无菌包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选材原则、质量要求、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性能验证和国家相关法律与规范。特色:(创新、权威、实用、可操作性等)介绍:=创新性;因2015年我国才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标准等同转化为国标,所以本手册为国内首发 权威性:本手册的编写由国标转化的参与者、医院感染管理资深专家、临床相关专业的专家和国内外相关*终灭菌包装材料的主要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懂标准、懂应用、懂材料) 实用性:手册的需求由相关从业者提出,为读者所需要 操作性:编写者中有一半为从事相关的临床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