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梁羽生卷 內容簡介 梁羽生作品的選集。梁羽生著有35部武俠小說,並有數以百萬言的散文、詩詞對聯創作。本書為梁氏生前好友張初先生選編,並由梁羽生研究者渠誠先生為此書作「導讀」。全書資料翔盡,入選皆梁羽生佳篇,是目下最為份量的編選。 作者介紹 梁羽生 本名陳文統,1924年生於廣西省蒙山縣,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熟讀古文,好弄詞章,7歲已可以背誦唐詩三百首。1943年畢業於當時的名校中學桂林中學。 1945年考入廣州嶺南大學,第一學年唸化學系,後轉入經濟系畢業。1949年大學畢業後,到香港《大公報》任職副刊助理編輯,1953年調《新晚報》擔任副刊編輯,並在副刊撰寫專欄「茶座文談」﹑「李夫人信箱」。1955年調任《大公報》綜合性副刊「大公園」主編。梁羽生自小愛讀武俠小說,入迷程度
《陳墨評說金庸》 详细资料 作者:陳墨 出版社:三聯 三聯 出版日期:2016/07/19 ISBN-10:9620440188 ISBN-13:9789620440182 簡介 江湖傳聞,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最欣賞的評論人當中,有陳墨一號。 一九八五年,暑期無事,友人帶來了一套《射鵰英雄傳》,陳墨想不妨翻一翻,誰知這一翻,就從白天到黑夜,又從黑夜到天明,直到「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無限惆悵之餘,也無量驚喜,有如發現新大陸,開始沒日沒夜讀金庸。 從此陳墨成了徹頭徹尾的金庸迷,自此不厭百回讀,而且更執筆寫了洋洋灑灑過百萬言評說金庸的專著。 令人驚愕且艷羨的是,他有位不是武俠迷的太太,愛他所愛,替他找租書攤借書還書;陳墨通宵評金庸,她就起來做夜宵,甚至把名字朱霞,改為朱俠。 人生苦短,難得有情,不
享譽全球的經典小說《玫瑰的名字》是如何寫成的? 文學創作的目的是什麼? 閱讀小說時,我們又為什麼會為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哭泣? 透過艾可充滿智慧的分享,汲取當代大師創作小說的不傳之祕。 想知道博學多聞的安伯托.艾可如何創造出《玫瑰的名字》、《傅科擺》和《昨日之島》等精采絕倫、意義深遠、令人回味無窮的小說嗎?當然不是同艾可戲謔般地回答記者: 「從左邊寫到右邊」這樣簡單。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創作《玫瑰的名字》,這已是他寫作時間短的一部小說。《傅科擺》花了他八年時間,《昨日之島》則花了六年。 一九八〇年,艾可出版他部小說時已年近五十歲。創作生涯至今僅三十餘年,因此他自稱是年輕的小說家,且未來五十年也將持續寫作。 本書中,艾可帶領我們走過一遍他的寫作歷程,並回憶自己如何
※《古韜龍劍論集三部曲》一代武俠宗師,古龍奇書,百家品評! 古韜龍劍論集之1:品鑒古龍-古龍名著 光焰萬丈 古韜龍劍論集之2:賞析古龍-古劍龍吟 名家會評 古韜龍劍論集之3:神交古龍-曠代古龍 天涯知己 ※著名學者龔鵬程、林保淳、甯宗一、著名文化評論家陳曉林、武俠評論家陳墨、古龍長子鄭小龍──熱血推薦 古龍奇書,百家品評。一代宗師古龍武俠小說論述集 擁有獨特俠情魅力的古龍,全球華文世界的經典著作 讀古龍的武俠小說,猶如喝下一杯濃冽的醇酒,其滋味難以言喻 時而令人熱血翻騰,時而令人如沐春風,時而又令人回味悠長 ※《品鑒古龍》為評論者對古龍小說展開宏觀的檢視及分部的品評,每讀一次古龍的傑作,都是對人性內涵的一次重新發現。本書集結古龍武俠名著導
《 一日紅樓一年夢 》 (手工裝幀 限量典藏 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詳細資料 作者:曹雪芹/原著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10/13 出版地:台灣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48052 叢書系列:圖解 規格:精裝 / 768頁 / 10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小說 內容簡介 手工裝幀 限量珍藏 萬年可用 每天閱讀一則《紅樓夢》 一年後擁有完整,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120回精選段落 120幅全彩古版插畫 圖文解說,《紅樓夢》的尋常生活雅事 飲饌、節慶、風俗、品茗、焚香、吟詩、文玩 1天1篇《紅樓夢》,賞心樂事,滋潤生活 第一本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節選《紅樓夢》全書120回中的120個精采段落
蔣勳的私生活 一篇篇生活週記 橫亙二十四節氣 雋永的「生活」與「情味」 「我想記憶生活裡每一片時光,每一片色彩,每一段聲音,每種細微不可察覺的氣味。我想把它們一一摺疊起來,一一收存在記憶的角落。」-----蔣勳 蔣勳,從「桐花」,而「新橋」,而「回聲」,而「肉身」,而「吾廬」,而「史記」,這五十篇的週記,竟可以寫得如此豐富多層次!……從肉眼觀象,到心眼體物,一枝文筆有如畫筆,將讀者逐漸導入哲理的美學境界。-----林文月 ★ 收錄讓張小燕跨越喪夫之痛的〈願〉,雋永的人間深情! ★附贈蔣勳〈美與肉身的功課〉演講精華CD,共六大段落,約九十分鐘。為2011年9月17日,真如苑社會教育講座的演講內容,蔣勳先生心臟術後的場演講,細述了生病前後,對母親以及各種肉身緣份的深刻祝福!蔣勳先生表
余光中說:千萬讀者可在吳魯芹的作品裡認識這位認真又瀟灑的高士。他的散文長處不在詩情畫意的感性,而在人情世故、事態物理的意趣之間。他是位知性的散文大家。 吳魯芹一生譯著頗豐,但以散文創作的成就最高。 文風莊重而詼諧,收放自如,每一篇都生動有趣,低調之中有一股悲愴不平之氣,雖諷喻略濃,卻警句妙語工巧,不失溫柔之旨,讀書人的風骨隨處可見。讀他的文章,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從容坦蕩的意趣。
蔣勳 孤獨而青春的流浪筆記 踏進心靈原鄉的美感對話 這本書闔起來,就可以揹起背包,準備出發了。 你,當然就是書中的「少年」。 為一個奇特沒有聽過的地名出發吧,揹起背包,隨意坐車,搖晃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 台灣的少年,應該可以這樣在島嶼上四處流浪,習慣在孤獨裡跟自己對話吧。 你有多久沒有一個人走出去,體驗這塊土地上厚實的情感? 蔣勳說:「我不為什麼,寫了《少年台灣》,那些長久生活在土地裡人的記憶,那些聲音、氣味、形狀、色彩、光影,這麼真實,這麼具體,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島嶼天長地久,沒有人可以使我沮喪或失落。」 不論世界如何忙碌轉動,你都能以緩慢平靜的節奏閱讀這本書,看見台灣各角落每個人獨特的故事,淚水、感動將取代沮喪、失落;不管歷經多少人生
特別收錄:盛唐地圖與李白生平年表,提供讀者李白一生遊歷的具體地理方位與唐代歷史事件背景。 金石堂年度十大好書、中時開卷2013年度好書、新浪網2014一月好書首選《大唐李白:少年遊》 「這一次,我是要用《大唐李白》寫文學史。」──張大春 盛唐在文學史上早已被定位為一個詩的盛世。詩仙李白則是唐詩時代最閃亮的明星。然而讀唐詩更寫唐詩的張大春卻認為「名滿天下的李白,並不是真正的李白。」 為此,他開始踏上追尋李白創作啟源的長路,並大膽用非制式的小說筆法叩問「李白為什麼詩無敵」。他認為答案並不在《唐詩三百首》創作裡,而在天寶年間盛唐社會的名利遊戲中。鳳凰臺,就是要為讀者揭開文采不凡的一代詩人,為甚麼會寫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
★榮獲2011年行政院新聞局第35屆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榮獲金石堂2010年度出版風雲人物。得獎原因:長久以來,弱勢者視美為奢侈,不敢言美;利益者視美為誇富,役使糟踐,美感已為GDP所犧牲。直到經濟轉型,苦於品牌升級、設計加值之時,才回首茫然,心虛自卑,模仿失據,而先生卻早數十年已藏寶救亡。出之於小說、散文、藝術史、論述、繪畫,苦心孤詣,重構民族美學與歷史記憶,啟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審美享樂,獻身為美的傳道者,謙卑明亮,氣象恢宏,給了我們歡喜感動與榮耀自豪。(摘自金石堂《出版情報》)*蔣勳帶領您與諸帖素面相對進入一千七百年前 看流雲舒卷,看積雪凝寒,看花開爛漫。 也看見──荒謬絕望的時代率性真實的人生「手帖其實不是書法,手帖是洞澈生活的空靈明淨小品。」這些「手帖」──文人間的書信便條,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