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建商、建築師、景觀界、園藝界、設計師,消費者都在期待的綠色趨勢書。連結世界節能減碳的綠色新潮,可以在家實踐的立體花園指南。 2012年七月一日起,台灣建築法規要求,新建物將大幅提高綠化面積。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地面層的行人和車輛,動線空間仍需維持,而新增加的綠化面積,勢必走向屋頂、陽台、和牆面等立體綠化方式。本書將帶你認識*的綠色趨勢,一起打造節能減碳環保的生活環境。 綠色元素將大量走進建築,漂亮的建築物定義已不再是高級建材和建築形式而已,反而綠化的比例已躍升為好房子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自然、植物、綠色、生態將成為未來建築不可或缺的元素。 設計房子的人都想知道:該如何在蓋房子時,增加綠化卻又不減可蓋樓板的面積?如何巧妙地將樓層和綠化區塊作結合? 住在房子裡的人
想以手工創作為職志,或以藝術設計為業, 卻擔心興趣與工作不能並存? 15位堅持夢想的女性藝術創作者, 用她們的人生告訴妳,妳也做得到! 彩繪玻璃工藝家、拼貼藝術家、甜點創作師傅、陶藝家、花藝設計師…… 15則在各個創作領域發光發熱女性們的溫暖故事, 娓娓道出她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藉由作者動人的筆觸,我們看到她們堅持以雙手創作的熱情, 看到她們即使跌倒受挫,也沒忘記「以此作為一生職志」的那份初衷。 或許,妳也仍在徬徨,甚至正走到生命轉折處, 快翻開本書吧,相信定能帶給妳勇氣,去追求一幅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正要打掃滿是落葉的庭院。 首先,他仔細地將地面與草地清理得一乾二淨。 然後,他搖晃其中一顆樹,好讓少許的葉子掉下來。 這就完成了。 每個日本人都知道何謂wabi-sabi,但若要解釋,他們可能會猶豫很久,後抱歉地說:「大概只有日本人才能體會。」這個神秘、日本人才懂的概念,正是日本千年美學基礎。無論京都的寺廟、庭院、屋瓦,還是東京的建築、茶碗、服飾,到處都是這個概念的展現。特別是在茶屋裡,每個動作與每樣器物,幾乎都是為了體會wabi-sabi而存在。 面對一個茶碗,我們應該從何開始欣賞?仔細檢查?還是單憑直覺?wabi-sabi的幾個觀念,可以轉變我們對事物的態度。比方說,本書提到「美其實只是一種與醜妥協的條件」。千利休曾經有個茶碗,在眾多茶碗並不突出,只是有一次,千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