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者樂也 -- 有耳可聽的便應當聽 內容簡介 告訴你不知識的音樂小知識! 十七世紀歐洲歌劇界最受歡迎的是「閹人歌手」(Castrato)? 《浮士德》花了50多年才寫成? 羅西尼在壯年便引退? 人品像豬玀,卻寫出天使的音樂? 貝多芬的月光曲其實和月光是全無關係的? ※ 以獨特見解、輕鬆筆調帶你遨遊西洋古典音樂的海洋。 形象拘謹的樂壇巨人巴哈,原來會寫活潑的《咖啡歌唱組曲》,談待字女子無咖啡不嫁的幽默作品。 才子舒伯特的一組歌曲:《冬之旅》,沉鬱的旋律竟然深受喜愛,至今錄音作品超過百種,歷年不衰。 把歌德筆下的文學作品《浮士德》改寫成歌劇,古諾如何以動人旋律描畫人物的血肉,述說複雜的命題? 柏加尼尼、李斯特、蕭邦等獨奏音樂家中,誰像天皇巨星,誰像羸弱書生? 熱愛西洋古典音樂的陳永明,跟讀
從音樂真、善、美的觀點,以輕快的文筆,闡發人生的哲理。正如本冊題端所說:要用樂谷內的生命泉源,灌溉大地,使貧瘠的原野,化作萬頃良田。作者用詩詞的原則解說樂曲結構,用美術的原則解說和聲知識,用對聯的原則解說對位技術;以趣味的例證,解說嚴肅的課題;以活潑的比喻,解說艱澀的理論;務期人人能夠認識音樂,瞭解音樂,享受音樂。 書後的五篇專題探討,實在是全書的結論:分析方言歌唱與國語歌唱的特點,俚語歌曲的內容,應用歌曲之編作;更詳述抗戰歌曲的得失,詩人說樂之偏愛;其目標乃在說明:要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必須切實推行健全的音樂教育。
時光流逝,歲月留聲。流行曲記錄了時代的面貌、人們的思想和感情。七十年代的香港粵語流行曲常以方言入詞,填詞人我手寫我口,用廣東話創作了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本書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大事兒、小事兒, 原來馮翊綱泡過豬糞坑、有著熊貓眼、參加了超自然婚禮, 同時也關心文化、觀照人生,既有趣味又有品味。 馮翊綱行文一如說相聲,可愛幽默、逸趣橫生外, 也具備令人省思的豐富意涵,搭配上馮翊綱親繪的精美插圖, 非常値得讀者細細品嘗、小心珍藏。
《錄音誌--西洋古典音樂錄音與歷史》 詳細資料 ISBN:9789620756436 規格:平裝 / 256頁/ 17 x 23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作者:路德維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16/02/26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錄音如何改變我們的賞樂文化? 深入剖釋古典唱片工業,讓樂迷上了一門難得又有趣的人文通識教育課! 一窺錄音寶庫,學懂西洋古典音樂史 音樂是稍縱即逝的藝術,即使存有曲譜,各音樂家的演繹方式也是百般滋味紛陳。錄音技術的出現及發展,令世界各國的古典音樂得以記錄、保存及流通,令人體會錄音的藝術空間、音樂家的職業旅途、帶動的音樂風潮和多變的商業價值等,見證西洋古典音樂的變易。 音樂更是時代的寫照。它與社會環境、政治、文化、人民思維和生活等有着綿密的連繫。不少經典錄音正正
《樂圃長春》是音樂作者站在教育立場詳細分析如何可使人人生活音樂化,同時使音樂生活化。作者以簡練的文字,趣味的敘述,將古今中外的聖賢哲理,一爐共冶。集內諸篇,例如,和而不同,酥炸草鞋,樂教本義,驚蟄的敲擊,纔上一層樓,口琴走了音,五指山下等篇,皆是深入淺出地,在小故事中,說大道理。 全書分為三部份,就是「創作與欣賞」,「樂教與修養」,「樂曲與解說」;其目的皆為表揚中國正統文化精神。書後並記述抗戰期中華南樂教概況,實為珍貴的史料。本書與其姊妹篇(《音樂人生》、《琴台碎語》、《樂林蓽露》、《樂谷鳴泉》),皆為闡釋生活藝術化的原則;這是音樂教育的總目標。
本書作者趙如琳先生在學校講授戲劇史多年,兼以研究之功力極深,*心得。書中包括四大專題及漢密爾戲劇原理的研討及創見。特別闡明戲劇發展的四個主要型式,對羅曼主義尤有透澈深入的說明。對史丹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 藝術體體系之形成、發展、衍變及影響,也有系統的分析。而舞台藝術史之發展更是全書重點之所在,此一部份涉獵的人不多,本書有詳盡的探討,是修習戲劇文學者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也是作者對戲劇工作者最珍貴的頁獻 。
王子和灰姑娘結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種童話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顧父母的反對,勇於跨越身分的鴻溝,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也是只有早上的肥皂劇裡才會出現的情節。人魚公主後成為泡沫消失了,這種愛情,蘿琳從一開始就不想要。 「即使如此,還是願你來入夢。明天也是,後天也是……。」 祖沅與蘿琳的相遇、相愛,還有靈魂交換,到底是束縛他們的魔法還是是老天的禮物呢?一場以魔法開啟的愛情,真的能帶領他們走向童話般的幸福結局嗎? 《市政廳》編導再次聯手,創韓國超高收視率,由韓星玄彬、河智苑主演。「南韓金球獎」之稱的2010年百想藝術大賞,《秘密花園》榮獲四冠王:*電視劇獎、*編劇獎金銀淑、電視類的獎大賞玄彬以及*新人女演員劉仁娜。 「祖沅病」、「蘿琳病」等新名詞隨著《秘密花園》引起
内容简介: 作者以輕快的散文,記述他在音樂路途上所遭遇到的惆悵與喜悅;用趣味的生活事實,談論嚴肅的樂教問題,其中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為了要使人人生活音樂化,作者致力推行音樂欣賞的教育工作;為此,不得不磨鍊好演奏技術,不得不著手創作樂曲,又不得不尋求音樂創作中國化的方法;這種「求諸己」的治學精神,在書內皆有切實的記錄。從書內,讀者可以看到抗戰期間的音樂概況,同時也可看到樂人在逆境中如何奮鬥。卷首三篇序文,均能指出此書的獨到之處。附篇論著,最能闡發古代樂論要旨,值得愛樂人士參考。
獨自在台北這個雨下個沒完沒了的城市工作,他是個一塊招牌砸下來,可能會砸死的滿街跑的保險業務員之一,業績不怎樣,吃不飽餓不死,生活沒什麼樂趣,更一點重心也沒有,套句他妹妹的話,就是過著植物人般的生活。 但曾經,他把所有的熱情投注在煮咖啡這件事上,廢寢忘食,課業都顧不了,但一場變故,他從此不碰任何咖啡器具。 她明明是個害羞內向的日本女孩,卻為了一圓學中文的夢想,隻身來到台灣,卻因此犧牲了非常非常重視的愛情,即便如此,談到夢想,她仍覺得,有夢就該追。 因為一場意外而相識,更因為生活的總總巧合而彼此熟悉,他陪著她邁開步伐,走出失戀的悲傷;她用自己*的努力,試著讓他重拾對咖啡的熱情,找回對生活的積極。他們經常性地陪伴著彼此,但時間滴滴答答,卻不停地倒數著,等到她華語班的冬季
《人生旅程》中有兩個感人的器官捐贈的故事--【緣】及【我在,因為你的愛】,故事中的三個年輕人--曾元拓、鄭炳雄與阿誠,因緣際會來到嘉義慈濟大林醫院,以他們生命的代價,向世人訴說人倫親情的可貴;善解與包容、知足與感恩的真實意義。 《人生旅程》的兩檔精采好戲將在七月十五日於大愛電視台連續播出,是今年大愛台隆重推出的暑期強檔好戲。本書搶先刊出連續劇的故事精華,配上精采的劇照,證嚴法師愛的法語,編輯成一本可讀性強,適合全家大小閱讀,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必讀的品德養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