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來自清代朝廷,亦即其所承襲宋、元、明、清的宮廷典藏,可謂歷代國家府庫所藏「國寶」概念的總和;並加上民國以來捐贈、購藏的新增文物,煌煌然有六十八萬餘件之多,是八千年文化中器物、書畫、古籍、奏摺、輿圖的瑰寶,也涵蓋清代朝廷督導的美術、工藝與典章檔案之菁華。在臺北開館後,透過常態的通史型或專題性的展覽,並配合出版、演講、研討會等活動,本院提供了民眾視覺的饗宴、研究鑽研的一手史料,並繼續推廣為現代生活創意的泉源。 百年以來,考古發掘揭露了古代文明的多樣面貌,世界各地公私收藏與文獻史料也多陸續公開,此刻品讀故宮的典藏,益發珍惜其中價值。例如好禮尚古的傳承裡,收藏了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修長多節的玉琮、龍山文化雕琢精美的玉圭,見證著遠古的精神內涵與技術成就;雖說是盛清帝王所
本書共六卷,分裝兩冊。從性質上看,第一卷的內容是藝術史,討論的重點是風格、主題、師承、與傳播。第二、三、四卷的內容大致是藝術社會學,討論的重點是藝術市場、藝術消費、藝術與社會、以及藝術與鑑賞。結論部 分,先利用統計學的方法找出清代廣東藏畫的總數,再以客觀的歷史觀點去解釋這批藝術收藏,十九世紀中後期的近代中國而言,在文化層面上有何意義。時間形成歷史,歷史形成傳統,傳統又形成文化。本書的主旨是利用藝術為 媒介而對中國歷史、傳統、與文化的整體討論。在寫作的方法上,本書是結合文學、史學、統計學、與藝術學而纂成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在成果的表現上,除了編排靈活、校對精密、與印刷精美,本書的文筆流暢、資料豐富、論點 新穎、與圖版珍貴,無不值得推薦。《白紙到白銀》是一部應典藏的好書
本書縱橫古今,論述了原始時代以降的七千年繪畫史,對畫事、畫家及畫作均有系 統地加以評介,其中廣泛涵蓋了卷軸畫、岩畫、壁畫等各類畫作。除漢民族外,也兼論 少數民族之繪畫史,難能可貴的是不但呈現了多民族文化的整體全貌,又不失其個別特 殊性。此外,本書更增補了*出土資料一百三十餘處,極具研究與鑑賞價值,適合畫 家與一般美術愛好者收藏。
色鉛筆具有隨性、攜帶方便、好上手的特性,適合將停格心中的感動轉化成筆下多變的線條。即使只是信筆塗鴉,透過色鉛筆樸拙的筆觸、柔和的色彩,更能表現出獨特的線條美感與趣味性。現在,透過簡單的技巧學習,親手繪製個人風格的素人畫作,展現另一種質樸之美。 《次畫色鉛筆就上手(入門篇)》教讀者認識色鉛筆的種類、畫紙的特性、各種筆觸的畫法與技巧、認識各種色鉛筆的彩繪特性等,透過詳盡的畫作示範,引領讀者掌握運用色鉛筆的各項訣竅,完成畫作。 《次畫色鉛筆就上手(入門篇)》還介紹浪漫黃昏、新鮮欲滴的蘋果、美味可口的果汁、可愛的玩具、生活小物……等的畫法,透過詳盡的步驟示範及具體明白的說明,一步一步輕鬆完成畫作。此外,更教你三步驟自製專屬食譜、獨一無二的自家地圖、快樂的旅行地圖……。現在
本書為清代宮廷繪畫專題研究文章的結集。清代的宮廷繪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發展歷史的一部分,其作品過去較少刊布及被研究。作者從事此項研究多年,文集中既有對清代宮廷繪畫機構、制度的探討,又有對某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繪畫作品的發掘,還有對清代宮廷繪畫所特有的「中西合璧」畫風的介紹。這一專題的研究,開拓和擴充了中國古代繪畫史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史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