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次「典範與流傳」特展,共計陳列四十五件畫作。依作品性質,可劃分為「谿山行旅圖的傳續」、「范寬的傳稱作品」、「范寬畫風的影響」三類,系統地展示繼范寬之後,歷代畫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學習范寬「雨點皴」、「礬頭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寬風格的傳續脈絡。其中,〈谿山行旅圖〉與〈臨流獨坐圖〉更是院藏限展精品。范寬〈谿山行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經典之作,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在藝術史界大致已有共同定論,而〈谿山行旅圖〉之所以成為藝術史烜赫名品,與本院歷年繪畫研究、展覽與出版歷程實有密切的關係。今年適逢本院建院九十週年,在歷年研究基礎上,以〈谿山行旅圖〉為主,選擇相關畫作,規劃范寬及其傳派特展,期以加深觀者對范寬及其對後世繪畫影響的認識,作為九十週年院慶特展重要獻禮。
華夏文字起源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零星陶文出現,公元前二千年的夏商之交,文字的使用愈趨頻繁,發展到商代晚期,甲骨金文已蔚然成風氣,「方塊字」體系儼然成立。 當埃及與巴比倫等古文明文字相繼為拼音文字取代而滅絕時,「漢字」卻歷經三千多年,一脈承遞,不僅保有鮮活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並與時俱進,至今仍為十多億人所使用,是全世界古老文字體系中巍然獨存的碩果。 漢字發展的同時,通過圓錐形毛筆的使轉變化,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字體書風,將漢字從實用的載體提升到藝術層面,吸引著多少人醉心其中。 配合「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與「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的推出,游國慶先生在甲骨與金文中選取至今仍常用且饒富趣味的三百四十餘字,分類羅列其歷代形體書跡,並簡述其構字源由與意義之演繹變化,讓讀
[港台原版]爸爸的畫(全三冊套裝)/豐子愷,豐陳寶,豐一吟/三聯 詳細資料 規格:平裝/860頁/16k菊/ 14.8 x 21 cm/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ISBN:2221898600303 內容簡介 這裡呈獻給大家的,是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充滿了人間情味的漫畫,及他的兩個女兒豐陳寶、豐一吟撰作的漫畫趣繹。《爸爸的畫》(共四集)原於2000年由香港三聯店出版。為配合香港藝術館於今年5月舉行的豐子愷藝術展,三聯書店將《爸爸的畫》重新設計編排為一套三冊的套裝,讓它以新面貌與讀者見面。 陳寶、一吟長期以來致力於其父著作的整理研究、漫畫的描摹復原及編纂工作,深得豐子愷藝術品質的精髓。本書所選漫畫,盡可能地考定其撰作的年代及背景,凡屬同題異畫或異題而同畫者,均一一收入,以見全貌,以備參比。 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