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登台灣各大書店排行榜冠軍,繼《罪行》後,德國會說故事的律師席拉赫,再次以15個真實、赤裸的故事,直指罪的深淵中,人無所掩蔽的心靈懲罰──罪咎。犯了錯的人,未必都以接受刑罰作結,但罪咎可能就此生根,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崩毀原來的世界。九名管樂隊的凡夫俗子毀了某個女孩的人生,竟沒有任何人背負刑責?一個司機阻止了可能的變態謀殺,卻遭判徒刑?一對伴侶殺了強暴犯,一生飽受不堪過往糾纏……選自800件真實刑案的人性故事,吳念真、小野、詹宏志、蘇絢慧等愛書人,深度回響、好讀推薦!
歐洲政治與經濟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動態性(dynamic)的分析,導因於每每條約的簽署,都帶動歐洲又走向另一個旅程碑。本書希冀透過理論、制度與政策的研究,闡釋歐洲政經發展的歷程,並以歐盟聯盟(EuropeanUnion,EU)的制度與政策為核心,除了分析理論的適用性外,更藉由其與制度和政策的鑲嵌,分析關鍵時刻中歐盟決策所展現的歐洲認同。
跨入二十一世紀,在經歷政治與經濟的混亂震盪後,台灣社會原有的價值體系崩解,並在內向瑣碎的爭論中喪失了面對未來的準備與宏觀的視野,憂心忡忡的知識分子面對此一現象,毅然慷慨陳詞期能振聾發聵。「沒有關懷,不會有視野。」從台客說到企業文化,楊照自生活細節中觀照社會現象,旁徵博引中外歷史,從意義之海的滔滔洪流中,揀取如砂金般閃耀微光的觀點,在現今價值紛亂、速食淺薄的社會中提供一點指引,期許讀者以開闊的視野與胸襟,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
「莊比聖展現讀書人的骨氣和法律人的良知,令人感動,也讓我們對於當代法國知識份子的風骨,另外懷有一份敬重。 」 ──法務部長 陳定南 在法國人的心目中,拉法葉是義助美國獨立戰爭的法國貴族,象徵熱情、理想與勇氣;但是,在台灣人的經驗裡,拉法葉是貪污、回扣與謀殺的代名詞……。 在法國以揭發弊案而聞名的前法官莊比聖,抽絲剝繭,欲重構「拉法葉艦」弊案的來龍去脈,然而在他心裡,此案仍然疑雲重重:. 1989年,參謀總長郝柏村為何從法國發電報指示海軍,暫緩採購韓艦?. 法國總統密特朗和外交部長杜馬在對台軍售案的態度為何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為何法國先的報價是一艘12.25億法郎,而成交價是24.95億法郎?. 為何海軍在包括葉昌桐、雷學明、郭力恆的高階軍官把關下,卻買到價格貴一倍,但沒有配備武器、速度較慢、沒有技術轉移的
陳文茜針對社會各種現象的書寫《只怕陳文茜的》討論了非常廣泛的議題,如兩岸、族群、三一九槍擊,也針對三二七之後的新民主運動有感而發。《只怕陳文茜的》共分八輯:分別為〈給族群〉、〈給暗殺〉、〈給廣場〉、〈給兩岸〉、〈給老人〉、〈給小人物〉、〈給大官〉、〈給自己〉等,附錄:〈兩種回憶的遊戲──陳文茜對談李敖〉。內容為陳文茜評時論政之文字,有對歷史的追索,對兩岸情勢的分析,對政治人物的褒貶,還有對小人物生存情狀的關切,與自身的感懷。在政治與文化兩個範疇間,陳文茜以其獨到的經歷與視野,蔚成一家之言,精彩的言論與書寫,讓人看了心有戚戚焉。在序文〈山頂人生〉中,陳文茜寫道:「正因為只有這支筆,是我出生到現在,從來不變的精神力量。從來不變的家,從來不會失去或死去的親情,它像我的親人。在
美國總統是全球有權力的政治人物,看似叱吒風雲,其實總統職務挑戰連連,而且關關難過。 總統學大師紐斯塔說:「總統可不是外行人可以當的。 」但想成為偉大的領袖,世上並無總統養成學校,更不能等上了台才開始學當總統,唯有借鑑前人的行跡,從中擷取決策領導的智慧。 本書綜觀羅斯福以來十一位美國總統的個性與領導統御風格,並就總統職務上六大核心挑戰,即外交、幕僚、內政、媒體、經濟及國會等面向,遴選影響總統施政成敗的重大事件,分章論述。 外交篇:比較杜魯門與雷根在處理對蘇聯關係上的異同。 因羅斯福猝逝而繼任總統的杜魯門,站在巨人的陰影下,為何一改羅斯福與蘇維和的政策,毅然揭開對蘇冷戰?只愛看西部小說與漫畫、不時狀況外的雷根,怎有能耐終結冷戰,留名青史?幕僚篇:刻劃艾森豪及甘迺迪幕僚制度的差異。 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