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 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 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
他因為「天生無可救藥的使命感」,寫下這本書…… 他因為「一種油煎火燎的急迫感」,站出來率先發難…… 嚴長壽沈痛的建言 點出我們不願面對的台灣教育真相 一步之遙,一念之轉,就可以讓台灣完全不同, 而我們居然讓它變得那麼遙遠,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放大聲量,喚起關心, 這是我能為青年人做的後一件事。--嚴長壽 決定未來的力量,在教育。但台灣單一化、升學主義的教育體制卻是用過時的方法,培養準備進入未來的人材。體制的不公、政策的短視、施教者的無心、家長的盲目、到青年的沈默。都是教育共錯結構的共同製造者。 眼看台灣的教育氣球正在錯誤的膨脹,專家不願意去戳破、政府官員不敢抬頭面對,嚴長壽定位自己是一個社會觀察者,一個關心青年未來的社會老師,用沉重的心情,寫下對台灣教育
2,000則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的錯別字 在幽默小品、笑話、趣味小故事中,學習字詞語的正確寫法與用法 有故事、古文出處、圖解、例句與字詞比較 有【說清楚】、【比一比】、【正確用】、【小叮嚀】等單元,功能分明,看笑話,讀解說;輕鬆學習,字字銘心。 本書蒐羅2,000則條目,以生活化的方式為讀者解說一般常誤用的字詞語。作者文筆輕鬆活潑幽默,有故事性、出處、圖解、例句與字詞之間的比較,甚至援引英文來解說。每篇結構包括有【說清楚】、【比一比】、【正確用】、【小叮嚀】、【想一想】、【增廣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