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研制出版始于1997年,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利用C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进行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统计分析。同时,利用CJCR中的期刊评价指标,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自CJCR问世以来,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选用的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在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的各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收录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期刊共2165种。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上刊发
《天工开物(套装上中下册)》共三卷十八篇,配以一百多幅插图。内容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为主,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产的所有领域。卷上六篇,内容包括谷物及其加工、制盐、制糖、制衣及染色等;卷中七篇,内容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陶、铸造、车船、锻造、开矿、制油等;卷下五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生产、兵器制造、丹青颜料制作、酿酒、珠玉开采等。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对内容的先后次序,作者在《天工开物序》中有所说明,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期刊文章发表与引用方面的统计报告,是在 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 基础上,以 中文知识链接门户 为基础,以我国正式出版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6000多种中文期刊(包括英文版期刊)为统计源期刊,对全部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分项切分、规范化处理和有效连接,经统计分析后编制而成。本报告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期刊的特征和学科地位,客观地反映期刊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卷下(1869-1930)》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869年创刊到1930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56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CO2、H2O、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了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考书。全书共17章,第1~6章系统介绍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地球大气圈的垂直构造与大气成分,大气圈的辐射传输与地表辐射平衡,近地边界层特征与空气运动基本方程,近地边界层湍流运动特征与扩散通量等有关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第7~10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热平衡的通量观测、涡度相关技术原理及通量观测
《大国重器――深海》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海洋部分的科技成果展示,主要讲述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历程。从利用海风发电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从深海勇士的深潜到探索二号的运输,从蓝鲸一号的挖掘到雪龙号的破冰、蛟龙号、水下机器人、海底电缆等的不断深入。高度延伸了海洋探索相关学科的广度,拓展了内容的深度,增加了知识的密度。通过高清图片以及科学的解读,展现有关海洋之中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每一项对海洋的探测都是从零到一的奋斗史,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 加立体形象的看到国之重器背后凝聚的合作与智慧。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创造和创新精神。大国重器还有 多的秘密,被提炼出来藏在字里行间,等待着读者去探索和发现。 《大国重器――空间》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空间部分的科技成果展
科技规划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系统谋划。本书主要聚焦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包括人口健康与医药、生物、农业)、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个主要科技领域,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据与计算平台等两类科技创新公共支撑平台,以科技强国、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领军型创新研发机构(包括国立和私立研发机构)、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等为重点观察对象,以近年来特别是面向未来的中长期主要科技领域的战略与规划为调研和分析重点,按照主要科技领域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战略研究,完成了主要科技领域与科技创新平台领域的科技战略和规划分析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突出了主要科技领域研究内容特色和战略重点、科技发展趋势前瞻和未来创新方向特色、国家科技研发竞争力与影响力特色、科技领域与重大计划部署特色
《202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是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知识服务 系统,在 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 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以2022年在中国正式出版的各学科6507种中英文期刊(其中,社会科学类期刊2210种、自然科学类期刊4297种,英文版期刊357种)为统计源期刊(暂不包括少数民族语种期刊和港、澳、台地区出版的期刊),对全部期刊的引文数据,严格按题名、作者、刊名、年、卷、期、页等进行分项切分后,进行规范化处理和有效链接,经统计分析、编制而成。现将编制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做如下说明。
本书以五幕数学剧的形式直观地讲述微分几何和微分形式,包括“空间的实质”“度量”“曲率”“平行移动”和“微分形式”。在前四幕中,作者把“微分几何”回归为“几何”,使用200多幅手绘示意图,运用牛顿的几何方法对经典结果做出了几何解释。在第五幕中,作者介绍了微分形式,以直观的几何方式处理高级主题。本书作者挑战性地重新思考了微分几何和微分形式这个重要数学领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基本的微积分和几何学知识即可阅读本书。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下(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4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2010 年 9 月,美国陆军退役上校詹姆斯 ·皮尔斯( James G. Pierce )博士与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军营的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合作发表了一篇有关陆军组织文化的研究报告。皮尔斯推测, “专业组织能够培养未来的 ,使其为应对未来环境与内部的不确定。性做好长期准备,这种能力取决于组织文化”。他认为,美国陆军领导层“可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带领这个军种走向未来的成功。” 仅靠死记硬背,不再足以造就当今复杂挑战下需要的那种军人了。时至今日,美国陆军的课程继续使用判断题和多重选择题来评估指挥员,这是无效的。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人的关键技能。陆军领导可能声称,他们正在改变训练和教育方式、确保在下属中灌输这些技能,但唐纳德 · E. 范德格里夫认为,他们并没有做到。他们确实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五卷下(1966-1972)》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66年创刊到1972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46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三卷上(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4年创刊到194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7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上(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59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