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本书篇讲述弹性力学理论,第二篇讲述塑性力学理论。 矢量和张量分析是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矢量和张量的指标记法及运算方法首先在章中阐述。第二至四章讲述弹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五至七章讲述塑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八章是关于金属的塑性理论,第九章简要地介绍求解弹性和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为了适应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适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材料等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师的提高和研究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摩擦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表面和摩擦、磨损、润滑三大领域。全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摩擦学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章为机械系统中的表面和摩擦,介绍真实表面、接触与摩擦。第3章为机械部件的磨损,介绍基本的磨损类型、机理及其防护技术。第4章为润滑剂的选择与润滑设计,介绍润滑状态的确定方法、相应的润滑剂选择方法和典型润滑结构的设计。第5章为典型表面摩擦学设计,针对典型工况,简述常见的摩擦学设计方法,包括表面处理、织构技术等。第6章为机械摩擦学分析与测试,介绍从实验室标准试样试验到工程实际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第7章为典型零部件的摩擦学分析,以工程中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导轨与滚动丝杠等典型部件为对象,介绍摩擦学在其中的应用。各章末附有思考练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摩擦学 课
一个好的理论或模型应该是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的一把钥匙,而临界状态土力学就是这样一把认识土的性质和行为的钥匙。临界状态土力学将土体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成为土力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现代土力学中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一部分内容,国外已经出版了很多临界状态土力学教材,并将其作为土力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国内目前却没有出版过这方面的中文教材。 本书将详细介绍临界状态土力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土的一般力学性质和体积变形特性、土的体积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关系、剑桥模型及三维主应力空间和平面应变状态下剑桥模型的拓展。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用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和预测土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如何得到土体基本的关系即土的本构关系。读者通过学习加深对土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由刘瑞堂,刘锦云著,全书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与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本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数值方法,在土木、采矿、机械、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有力工具。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特点和商业软件的上机操作。全书共分7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基础部分、专题部分和软件工程应用部分。基础部分和专题部分涉及平面弹性力学有限元问题,空间弹性力学有限元问题和有限元法的若干专门问题;软件工程应用部分简单介绍了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基本功能,并通过两个算例演示了计算的操作过程。本书内容由浅人深,主次分明,通俗易懂,便于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参考。
王怡林主编的《高校力学教学参考书》是根据《 普通物理学讲义·力学部分》编写而成的,本书在编 写过程中既注重理论的推导,又重视知识的应用。其 内容涉及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动量 、刚体力学、固体的弹性、机械振动、波动、流体力 学、狭义相对论。
《结构力学(第二版)》由张延庆主编,各章开篇增加本章内容概要,*便于自学;上、下册独立成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章各类习题尽量均衡;给出部分典型习题答案。内容上*加注意主次分明,充实基本内容,例题以基本结构形式讲解;精减选修内容,如精简了选修内容三弯矩方程,删减了结构的非线性稳定分析。 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强调了计算自由度的概念、位移法的解题思路、对称性的利用。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增加了工程实例图,充实工程结构的简化过程,特别是支座的简化,对反映实际结构性能的弹性支座,在各部分均有交代,在动力计算中分析了单自由度体系强迫振动荷载不作用在质点上的情况。
《流体力学/普通高等院校教材》根据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参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考试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分别为:绪论,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道恒定流,明渠恒定均匀流,渗流,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和实验。书中对主要的流体力学术语标注了英文,每章配有课后习题。 《流体力学/普通高等院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类专业和给排水等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或水力学课程的辅助教材,或可供其他专业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工程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本书从常见的日常现象出发,揭示其中的力学原理.阐明力学规律,并着重介绍这些原理及规律在工程实践,特别是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从而展示动力学在认识客观世界及改造客观世界中的巨大威力。本书汇集了十个专题,涉及导航定位、火箭卫星、载人航天、陀螺仪器、体育竞技、大气气象等多个科技领域。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一些力学原理、规律都是由日常现象归纳总结出来,并配有大量插图,因而易于理解;内容丰富而广泛,通过阅读可以增加有关现代科技的许多知识;书中所引的故事轶闻,读起来生动有趣。 本书可供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阅读。对学习力学课程的大学生也是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读物,书中动力学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实例可以丰富教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及有关专业本科生的量子力学课程(64学时)教材。讲课内容如下(括号内为估计的授课学时):波函数与Schr?dinger方程(7)、一维势场中的粒子(6)、力学量用算符表达(6)、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要求,在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反映近年来基础力学教学线的新成果、新经验而修订的。 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教学线很多教师的意见,本版的体系基本与版相同,在内容上作了一些调整,删去了能量法一章,将绪论改为工程力学课程概论,同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在概念、原理的叙述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并按照国家标准,将名词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规范化。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分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篇。静力学篇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和静力学平衡问题等3章;材料力学篇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
钟学富编著的《经典力学讲义(理工科核心课程双语规划教材)》精选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按课堂教学顺序组织成44讲,内容包括坐标系、质点力学、分析力学、有心力场中的运动、非惯性系中的运动、非线性振动、波的传播、刚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各讲内容均衡、简练,公式推导详细,附思考问题,突出重点,减轻阅读困难。 《经典力学讲义(理工科核心课程双语规划教材)》重点解决课堂教学的“程序化”(将科学体系变为讲授的时序)问题,可直接用作教师教案,组织课堂讲授;在适当增加内容之后,本书可作为普通大学本科或师范院校物理系经典力学课程的教材;本书还可作为参考阅读资料,帮助提高科技英语水平。
本书根据普通高等院校“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编写而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主要介绍了力学实验的意义和内容、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及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材料弹性常数E、μ的测定,梁弯曲正应力实验,弯扭组合变形实验,压杆稳定实验,超静定梁实验,电阻应变测试原理,实验仪器设备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常用力学符号、性能名称新旧标准对照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课程的实验教材教学使用。
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力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试验手段。力学和工程学的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和发展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力和受力图、平面力系 的平衡、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直梁弯曲、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工程中常见结构简介等。内容搭配合理,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函授和自考辅导用书,还可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使用。
《流体力学(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土木工程专业液体力学课程(40~50学时)教材。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有: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流
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力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试验手段。力学和工程学的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和发展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力和受力图、平面力系 的平衡、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直梁弯曲、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工程中常见结构简介等。内容搭配合理,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函授和自考辅导用书,还可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作时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