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讲述了热力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通过对热力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帮助读者了解热力学从古典到现代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相关概念的演化历程,以及热力学在自然界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涉及温度、能量、熵、化学势等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辐射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涨落、相对论热力学、新陈代谢等方面。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物理学辞典,涵盖力学和理论力学、理论物理学、热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无线电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天体物理学、计 算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化学物理、能源物理、经济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 物理等学科,以常用、基础和重要的名词术语为基本内容,提供简短扼要的定义 或概念解释,并有适度展开。正文后附有物理学大事件、常用物理量单位、常用物理学常数表等附录, 并设有便于检索的外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
本书基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 “科学中的重要思想” 这门课程而写,共13章,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和磁、波、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化学键、材料等内容,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本书的特点是每章都有一个以辐射图的形式呈现的重要科学思想,并且每章开始都围绕着这个重要思想对物理学和化学的各领域进行简明阐述。本书不要求读者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适合那些有兴趣了解物理学和化学世界的人们作为科普读物阅读,也可作为高中生、大学生入门级的物理学和化学通识教材。
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科学见解之一。 狭义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物体的时空关系,提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广义相对论针对引力,描述了质量如何使时空弯曲,解释了天体运动和宇宙膨胀等现象。 《相对论》这本书是爱因斯坦亲自对相对论所做的大众化解释,是物理学的经典科普著作。
本书首次将亚原子物理学的神秘主义阐释带入公众视野,并通过古代神秘主义传统和20世纪物理学发现之间的平行比较,很大程度上挑战了过去物理学研究中的的保守思想,并为探讨量子力学同佛教、印度教和道教思想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书于1975年首次出版,凭借其广阔的视野、生动的论述与鲜明的主张已然成为国际畅销书。时至今日,本书已有43个版本问世,涵盖23种语言,享誉全球,可以说是作者完成的一个意义非凡的项目。
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最深层次结构的前沿学科。本书注重粒子物理基础知识的介绍,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对粒子物理发展史、基本相互作用、基本粒子的分类、高速粒子运动学、相互作用过程的运动学问题作了介绍。对于粒子物理的主要研究对象轻子和强子,核力与同位旋,奇异粒子,对称性和各种守恒定律,夸克模型和强子结构以及电磁相互作用,深度非弹性散射与核子结构的部分子模型,量子色动力学,电弱相互作用的拉氏量和粒子谱,电弱规范对称性自发破缺的Higgs机制等分别进行了讨论。对于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验测量数据也作了介绍,例如,LHC实验中的顶夸克物理和Higgs物理,重味物理与CP破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对B介子工厂、LHC等重要的高能物理实验作了重点介绍。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BEPCII+BESIII)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为例,对高能物理实
本书讨论了声波在水中传播时的现象、规律及机理,为水声工程的科学研究、水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声设备的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以声呐方程为纲,除检测阈外,对方程中其余各项独立设章进行讨论。全书共9章,前8章分别讨论声呐方程、海洋的声学特性、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典型传播条件下的声传播、声波在声呐目标上的反射和散射、海洋中的混响、水下噪声、声传播起伏。本书最后一章简要介绍近些年来的部分水声科技进展。
本书分三部分:低温条件下的电输运测量、比热测量及分析和磁性测量及分析。在电输运测量中,不仅介绍了低温电输运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中的注意事项,还包括电阻率、各向异性电阻率的测量、霍尔系数的测量、门电压的使用等内容。在比热测量及分析中,介绍了声子、电子、磁子等对比热的贡献及拟合公式的适用范围,并列举出了各个相变的比热特征曲线。同时,也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在测量中如何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在磁性测量及分析中,介绍了基本物理图像、测量方法等,也列举了各个性质磁性特征曲线,以及一些物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本书作者列昂?库珀是著名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本书中,作者以精心选择的例子、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电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等经典物理学内容;及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和原子核结构以及基本粒子物理学等近代物理学内容。在介绍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时,作者巧妙地插入了历史上有关物理大师们的一些有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资料和轶事,把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的变革像一幕幕戏剧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不但使阅读变得兴趣盎然,并且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物理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了解到物理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而把读者逐步引进物理学宝库,去领略千余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物理原理和物理定律 的无穷奥妙。 本书形式上生
本书详细讲述量纲理论,包含了第一作者梁灿彬6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第二作者曹周键近20年来的重要贡献。全书特别强调分清量与数,指出所有物理书上的公式几乎都是数的等式而非量的等式(由于从未有人定义过量的乘积,量的等式其实并无意义)。第三章详细讲解了我们对于量的乘积以及量的求幂的自创定义,使得量的等式从此获得明确意义。第7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量的等式与数的等式形式相同的条件。第8章讲授定理,该章及后续各章含有该定理的大量应用例子。第10章还以自创方式严格论证了萌芽于牛顿时代并在至今的工程实用中常用的“相似论”。
本书作者是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列夫 朗道。本书是用朗道 十卷 的思维方式审视并处理基础物理的内容!使读者可以从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上体会朗道的思维方式并习惯其行文风格,从而对于那些立志攻克他的《理论物理学教程》的读者大有助益!全书具有朗道的一贯风格 行文简洁、思想深刻、物理清晰、逻辑缜密。冯端院士曾评价此书:内容则别具匠心,开创物理学大师写基础物理学教材的先河。本书包含了一些常规普通物理学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前4章、第13章、第15章的部分内容(主要是黏性相关的问题)以及最后一章(第16章)是力学(第2章中有少量与静电场相关的内容),第7至第12章、第14章计七章以及第15章的部分内容是热学,中间穿插的第5、6两章是关于原子、分子以及晶体对称的内容。从学习普通物理学,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这个角度来看,
本书用浅显的方法介绍了希尔伯特空间,用狄拉克符号处理了大量实际问题,旨在排除量子力学的数学障碍,使渎者能全力以赴研究量子力学的实验背景,深入思考量子力学规律的物理意义,关注量子力学结果的实际应用,有助于读者领悟量子力学的物理概念、物理思想、物理图像和物理思维方式。 本书共五篇十三章,除了前四篇的基本内容外,反映近代科学发展的第五篇“景子力学的新进展”和习题详细提示部分在所附光盘中。
本书对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实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版已对*版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更新。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用到这一特殊的技术以及如何将这一特定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4篇,总计40章。*篇主要介绍一些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子衍射的基础知识、仪器的构造与功能,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等。第二篇主要介绍电子衍射的基本原理、不同的电子衍射实验技术,以及对电子衍射的理论描述。第三篇主要介绍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成像类型、不同的成像技术,以及对实验图像的处理、分析和理论模拟。第四篇主要介绍X射线能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实验技术。全书有近700张图表,在英文版中全为彩图,而在中译本中大部分为黑白图,但并不影响所表达的意思。中
本书是金兹堡在为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共18章,前15章为电动力学的主要理论结果和应用;后3章则介绍了当时发展快的天体物理学新方向。本书内容新颖,讲法也别开生面:讲述了许多别的书不讲或讲得很少的内容,在讲述问题时,并不拘泥于系统地推导公式,而是根据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提纲挈领地讲述问题的物理本质,把读者送到研究的前沿。本书正是一本以 不同的处理方法、论证方式、事例和证明 非系统地 阐述理论物理学和理论天体物理学中的若干问题的具有补充性质的教程,相信它的中文版的出版会有益于我国对理论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有兴趣的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
本书系统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建模思想和计算模拟方法等,共11章,内容涵盖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经典分子静/动力学模拟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电子结构计算基础、波函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角度入手,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框架下阐述了分子和固体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展示了电子结构和晶体性能的计算流程。第二部分立足于经典原子行为模拟思想,系统介绍了经验势函数和分子力场、静力学优化方法和动力学数值算法,通过引入统计系综构建起微观与宏观的桥梁。本书主题鲜明、取材典型、概念清晰、推导严谨,可供高等学校材料、物理、化学、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流体介质中声波的激发、传播、接收和调控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理想流体中声波的基本性质;声波的辐射、散射和衍射;管道和腔体中的声场;非理想介质中的声波;层状和运动介质中的声传播以及有限振幅声波的传播及其物理效应。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第1~4章,下卷第5~10章。
由大量单元组成的复杂系统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自组织与集体行为,近几年成为多交叉领域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涌现,即在整体层面会呈现出各种各样个体所不具备的行为。本书以复杂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同步与非平衡输运等涌现行为为切入点,以非线性动力学、统计物理学、序参量动力学理论等为理论工具,重点剖析了相振子、混沌振子及其复杂网络的同步、时空随机共振、时空斑图与非线性波、集体定向输运及低维体系热传导与热器件等现象,并探讨了这些看似不同的现象之间的内在机制、共性和联系。 本书分上下册,上册包括第1~4章,下册包括第5~7章。
本书是朗道-栗弗席兹《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八卷,也是该教程中朗道生前参与撰写的*后一卷,书中系统阐述了连续介质的电磁场理论以及物质宏观电学和磁学性质的理论。全书选材独到、论述条理清晰。内容包括导体和介电体的静电学、恒定电流、静磁场、铁磁性与反铁磁性、超导电性、准静态电磁场、磁流体动力学、介质内的电磁波及其传播规律、空间色散、非线性光学、电磁波散射以及快速粒子通过物质等,许多内容为其他书籍所少有。本书可作为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晶体结构、晶体的结合、晶格振动、固体电子论、固体能带论、 晶体中的缺陷、晶体的导电性、 固体的介电性等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基本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磁性材料等课程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自学用书。
本书与目前的教学大纲密切配合,共分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在题解中,本书既注重物理上的分析,也注意数学演算,有些题还给出了多种解法,并加以讨论。本书还收入了国内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和1979~1988年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赴美物理研究生考试(CUSPEA)的有关试题。 相比于第二版,本版除了对一些题目和解答做了增删修改外,还增加了一些题。所增加的部分主要为电动力学基本内容的题,除少数自编外,大部分改编自电动力学的世界名著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是为物理学家写的一本微分几何,是在1990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将原版14章扩充到了23章。全书分为主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流形微分几何,是理论物理研究生教学的基本内容,介绍了流形、流形上张量场、仿射联络与曲率以及流形上度规、辛、复、自旋等重要几何结构。第二部分介绍纤维丛几何,介绍了示性类与A-S指标定理,深入分析量子规范理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各级拓扑障碍、瞬子、单极、分数荷与超对称等现代物理前沿问题。第三部分介绍非交换几何及其在量子物理中的应用、量子群与q规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