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是利用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原理,专门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及其次生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既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好油气地球化学这门课,不仅需要课堂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实验教学和实习训练。然而,油气地球化学实验需要很多高、精、尖的分析仪器。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较好地掌握有关分析方法和熟悉仪器知识,帮助理解课堂讲授内容,并具有一定实际分析和解决油气地球化学问题的能力,配合教材主要内容,我们油气地球化学教学小组特编写本实验/实习指导书。 本指导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实验部分,重点介绍油气地球化学中常见测试项目的分析原理、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包括岩石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生油评价、镜质体反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我的套百科全书:海洋生命》告诉我们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表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在这广阔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千奇百怪的鱼、千姿百态的海兽、五彩斑斓的海贝、长寿的海龟、爱筑礁的珊瑚、五颜六色的海星、像植物的海葵,以及海面上自由飞翔的海鸟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洋,探索海洋生命的奥秘吧。
本书系统介绍了70年代初甘肃省区测二队所采的鱼类化石标本和1981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考察队在酒泉盆地获得的大量材料,首次记述了酒泉盆地的两个新的鱼群,并探讨了有关鱼群特征、产鱼地层的时代和古环境、古生态以及该盆地侏罗、白垩纪分界和生油期的朝代等问题,对研究我国晚中生代古生物地层对比和鱼类的系统演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有关地质、古生物及石油开发等部门的科研人员参考,并适合于中、高等院校的地质、古生物、石油等专业的师生及广大地质古生物爱好者阅读。
本标准是根据GB/T 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是为满足数字化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对1:10 000、1:5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及产品分发的需要,参考了国家测绘局1998年7月编写的《一九九八年数字化生产技术暂行标准》(附录),根据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天津市测绘院、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嘉兴市规划与建设局、烟台市国土资源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成名、王丹、肖学年、王继周、李军、刘勇、印洁、赵占杰、汤海、胡珂、王晓国、徐开明、严荣华、张建英、田力。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 000、1:2 000数字线划图的构成、形式、要求、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简称DLG)是以点、线、面形式或地图特定图形符号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矢量数据集。点要素在矢量数据中表示为一组坐标及相应的属性值;线要素表示为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面要素表示为首尾点重合的一串坐标组及相应的属性值,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师资处组织编写,供小学在职教师进修成人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 理科 方向使用。 设置小学在职教师进修成人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是以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素质,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需要的新型的小学师资队伍。 编写小学教育专业的教材,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小学在职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时代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者在编写时尽可能把*的研究成果吸收并渗透到各课程教材中去;在专业知识体例安排上,注意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知识结构的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早生物的诞生源地;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对全球气候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水资源和能源;海洋是国防前哨,海洋环境对海上军事活动有很大影响;海洋还是认识宇宙、发展自然科学理论的理想试验场。
本标准是根据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是为满足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产品分发的需要,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标准为国内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晓萍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坐标系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数字高程模型的构成、分级、要求、质量检验和保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平面坐标系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质量检验和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规则格网点描述地面高程信息的数据集,用于反映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数字高程模型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2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国4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6章:首先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概况、基本进展和科学思路作了系统阐述;然后结合中长期预报,介绍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性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介绍了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后介绍了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现状以及地震预报背后的故事。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测量学的实验指导托,全书共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测量学的实验须知,第二部分 按照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列出了22个实验项目,介绍r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要求等,其中还介绍了*的先进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本书可用作土建类专业师生的测量学实验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工作的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简明手册》是《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是姊妹篇,针对一年级学生实习使用。教材的出版是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原地质系普教研室、地学院地质学教研室、地古教研室和构造教研室老师们20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经编委会委员们的辛勤劳动编者而成。它是中国地质大学“211”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的子项目“北戴河实习基地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果之一,加强了实过程中文、自然环境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等教学内容,突出了“快乐地质”的内涵。
气候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积累了许多关于气候的知识;在迅速发展的当代世界,人们为了更好地生产和生活,需要了解并预报气候的变化,因而气候学的研究手段曰益丰富,预报水平不断提高。 本书既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一般知识,谈到了我们祖先对气候的认识,又讲述了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强调了其中的人类活动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产生丫非常大的影响。人类应该认识到,十分脆弱的气候迫切需要人类的呵护,而且是非常精心的呵护——这就是本书想要表达的理念。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玉霞、马聪丽、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