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矿山地质学(第二版)》是近二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山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矿山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技术及新成果。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生产勘探、生产矿山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矿石储量估算与管理、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管理、采掘(剥)地质指导及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经济管理、矿山地质综合研究、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主要作为大专院校矿山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矿山地质人员的工作手册,可供矿山地质勘探、设计人员参考,对采、选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山管理人员也有较大的参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地质学中主要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地壳及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质地形图及其使用、矿床学概述、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装饰石材矿产、石材矿床地质工作和装饰石材矿床评价等。还通过附录介绍了我国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和我国石材资源(已探明)分布概况。 本书是石材专业必修基础教材,也可供石材行业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总结了我国两代人在铀矿地质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并介绍了近一年来0年来世界铀矿工作者的主要成果。本书集原铀矿物学、铀地球化学、铀矿床学三门课程于一体,并增加铀成矿机理和铀成矿省(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铀矿地质理论、成矿作用;系统简要介绍了铀元素性质、铀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常见铀矿物;系统简要介绍了外主要铀矿类型矿床实例;系统简要介绍了铀成矿省(区)在全球的形成及演化,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主要成矿省(区)特征与矿床简况。
本教材是在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基本框架仍保留了原教材的体系,同时,将20年来构造地质学取得的新进展和新认识增补到相关章节中。教材重点对主要地质构造(槽皱二、断层、节理、线理、劈理等)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组合型式、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岩浆岩岩体和变质岩区的特有构造安排了.专章讲述;新增了新构造运动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便于教学,将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以及地质图中常用的图例、代号、色谱等要件也一并附于书后。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的生产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70年代初甘肃省区测二队所采的鱼类化石标本和1981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考察队在酒泉盆地获得的大量材料,首次记述了酒泉盆地的两个新的鱼群,并探讨了有关鱼群特征、产鱼地层的时代和古环境、古生态以及该盆地侏罗、白垩纪分界和生油期的朝代等问题,对研究我国晚中生代古生物地层对比和鱼类的系统演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有关地质、古生物及石油开发等部门的科研人员参考,并适合于中、高等院校的地质、古生物、石油等专业的师生及广大地质古生物爱好者阅读。
《当代石油和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以下简称《普及读本》)版于1999年组织编写,2000年完成全部出版工作。版《普及读本》共出版了11个分册,其中上游4个纷册,包括勘探、钻井和完井、开采、油气集输与储运系统;下游7个分册,包括石油炼制——燃料油品、石油炼制——润滑油和石蜡、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氨和尿素。 从一开始组织编写《普及读本》,我们就把这套书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管理人员和非本专业技术人员,立足于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石油石化工业技术的概貌有一个整体了解。这套丛书列入了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科普著作重点出版规划;出版后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石油石化行业和各级管理部门产生了良好影响;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部分分册还多次重印。《普及读本》的出版发行,对于普及石油石化科技知识、
本书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系统地论述了各阶段油藏描述的特点、重点内容、要求及经济有效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各阶段油藏描述的技术规范和精度要求及主要做法,总结了各种油藏描述技术的主要特点、研究方法和在油藏描述中的作用、解决的问题及世界油藏描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 本书可供从事油藏描述、油田地质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领导参考,也可作为石油、地质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分为实习指导及习题、野外(陆水)地质实习指导及陆水地区地质简况和附录。实习指导及习题包含校内教学的两章内容:章包括矿物、三大类岩石的认识;岩层产状要素的野外量测、褶皱、断裂构造的野外观察;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的阅读分析等。第二章为习题,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并参照水利、港航、水文水资源、水务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野外(陆水)地质实习指导及陆水地区地质简况主要包括实习地区简介;实习目的与要求;实习路线的布置;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内业整理;陆水地区地质概况。考虑到野外实习的需要,书后附录中列出了地质制图常用的图例和代号;常见岩、土的野外鉴别及定名;岩土渗透性分级;GPS及使用方法简介;自定义坐标系统等。 本书可供水利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简明手册》是《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是姊妹篇,针对一年级学生实习使用。教材的出版是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原地质系普教研室、地学院地质学教研室、地古教研室和构造教研室老师们20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经编委会委员们的辛勤劳动编者而成。它是中国地质大学“211”教学改革与建设工程的子项目“北戴河实习基地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成果之一,加强了实过程中文、自然环境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等教学内容,突出了“快乐地质”的内涵。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2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国4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6章:首先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概况、基本进展和科学思路作了系统阐述;然后结合中长期预报,介绍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性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介绍了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后介绍了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现状以及地震预报背后的故事。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每个小册子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灾害定义,以较为简洁的语言介绍该种气象灾害,使读者对该种灾害有一种相对科学的理解。第二部分为气象灾害事例,选取近几年较为严重的、警示性较强的气象灾害事例,让读者直观地了解到气象灾害强大的破坏力。第三部分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让读者根据预警信号的级别了解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第四部分为避险措施,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强的避险措施,并配上插图,帮助读者从容应对气象灾害。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水文地质计算的数值方法,内容包括: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拟概论、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水文地质参数的识别及数值方法的应用等。重点阐述了承压二维流的有限差分法、Galerkin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对每一种方法,结合简例都给出了用FORTRAN77语言编写的程序,以供学生上机实习用。每章后附有习题,书未附有课程设计题目,以便于教学,并帮助学生掌握数值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为高等院校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硕士研究生、水文地质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收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的《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的通知的基础上,加入了与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及文件资料,有助于广大测绘从业人员及相关行业人员学习和了解地理信息产业分类是如何制定并对地理信息所有相关产业是如何划分的,以及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相关的国名经济产业分类概况。本书有助于贯彻落实《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的通知精神,有助于广大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地理信息产业分类情况。
本书较完整地介绍了大比例尺煤田地质填图的内容、精度要求和具体工作方法。全书共分十三个部分,地形图分幅编号及其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基本类型,煤田找煤、普查和勘探对煤田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煤田地质填图的工作步骤,地质技术人员的业务准备工作,实测地层剖面,山地工程——探槽,生产矿井、小煤矿和老窑阔查;填煤男地质图;简易水文地质调查,提交煤田地质填图的终成果,检查和验收;附录——图例。书中的节次是按大比例尺煤田地质填图的工作顺序排列的,文字简练,语言通俗,图、表清晰。 本书可作为煤炭高等院校有关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与中专有关地质专业学生的正式教材,也可作为有关科研、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