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进一步变暖,干旱、洪涝等 气候水文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影响范围呈现增加态势,以揭示 水灾害与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机理为目的的 变化研究已成为当今重大科学前沿之一。本书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GIS及多模式集合评估等技术方法,深入研究鄱阳湖流域干旱演变规律,揭示鄱阳湖流域干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利用流域实测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ENSO、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涛动等气候相关指标与鄱阳湖流域干旱的关系,揭示其对干旱变化的影响机制;采用CMIP5多模式集合方法,评估干旱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未来干旱的长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流域的防旱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本图集是关于黄海站和东海站的观测数据集第十一分册(总第十一卷),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年度周期浮标的数据累积成果。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区域代表性,图集共选取了7套浮标的观测数据,主要观测项目包括海洋气象、水文、水质。 各浮标情况介绍以及具体使用的观测设备和获取的观测参数等内容可参见技术说明部分。 本图集选取典型站位浮标的观测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并针对每个参数全年的变化特征进行简要概括描述和分析,同时就该观测参数所记录的特殊天气现象进行专题描述,如寒潮和台风等。 图集正文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黄海站和东海站的数据获取情况、数据质量情况以及数据变化情况,旨在吸引广大海洋科研工作者深入挖掘数据或者是申请我们已经获取的长序列观测数据,以支持其相关研究。因此,该图
长期以来,海洋声学研究多围绕高频段声波传播和声学定位展开。本书围绕海水中低频声波的传播和去噪等研究,以水槽物理模拟为基础,从海底底质分类方面探讨了声学物理属性的分类作用,提出了海底检波器低频声波的声学损失补偿和鬼波压制方法,并分析了 8个潜在含油气海区的海水物性信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实际海洋地震调查分析的地震测网布置参数和海水透射损失数据。
治理是当前世界政治的重要特征, 化的不断发展直接推动了 治理的水平与质量。作为 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治理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书重点分析了海洋多维合作、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海洋生态保护与治理,以及现代科技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者提出,海洋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公平、包容的 海洋秩序,维护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本书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出发,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着重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发展趋势、海洋工程装备体系、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图研究等方面的成果。 本书内容涵盖海洋工程、海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将集中反映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和前沿技术。分析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主要差距与薄弱环节,对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层次、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实施途径与措施建议。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对相关企业亦具有参考价值。力求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措施建议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海洋战略的必由之路。2015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