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配套用书。学习指导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按第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和顺序编写。全书共26章,每章由“目的要求”“教材精要”“强化训练题”以及“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针对每章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强化和详尽地解答。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实验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本书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教材体系, 共设 88 个实验, 其中基础性实验 8 个、 植物实验 29 个、 动物实验 17 个、 免疫实验 19 个、 综合性实验 15 个,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书主要包括显微镜、 显微制片技术、 植物实验、 动物实验、 免疫实验、 综合实验等部分内容, 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等部分。 书后附有普通生物实验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组织的结构等,并学习生物绘图; 使用解剖器械解剖鱼、 家鸽、 小白鼠等, 观察其外形及内部解剖, 并进行生物绘
何思明赵永国编著的强震带边坡位移控制设计与柔性防护技术在分析地震边坡破坏模式与震害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广义极限分析与广义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强震荷载下重力式挡墙加同边坡抗滑桩加固边坡预应力加固边坡土钉墙加固边坡加筋土边坡以及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屈服加速度与位移计算模式,揭示了地震加速度时程边坡几何形态与地质条件边坡支挡结构类型对屈服加速度与位移的定量影响,为强震带边坡位移控制设计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本书基于耗能原理,研发了强震带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系统构建了强震带边坡位移控制设计原理与柔性防护理论技术体系,实现了强震带边坡从安全系数控制设计向位移控制设计转变从刚性支挡向柔性支护转变,对我国地震带边坡抗震设计水平提升一个全新的阶段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书可供地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生活故事或游戏,把看似枯燥或高深的数学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引导读者打破解题常规,学会变换角度思考,产生特殊洞察力,出现“阿哈反应”。
重点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相关的活动,包括学校以正规课程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活动;以课外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团体结合开展的活动;面向公众或某些爱好者开展的活动以及教师培训等。案例撰写包括教育(活动)过程内容、教育(活动)形式、参加群体、资源条件、前期准备、活动效果及专家点评等几个基本部分。
译林人文精选《物种起源》版本说明 在1859年至1872年间,《物种起源》一书总共出了六版。此外,在《物种起源》一书问世百年纪念的1959年,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维多利亚文学研究者派克汉姆先生编纂的《达尔文 集注本》(Morse Peckham:“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A Variorum Text”);《集注本》对各个版本的增删情况,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对照。在众多的英文版本中,以版的重印本多,而在20世纪的前80年间,常见的却是1872年第6版的重印本。 按照达尔文本人的说法,版是1859年11月24日出版,第二版是1860年1月7日出版;派克汉姆先生查阅了该书出版社的出版记录,则认为版是1859年11月26日出版,第二版是1859年12月26日出版。也就是说,第二版与版相隔只有一个半月或一个整月的时间。第二版在字体、纸张和装订上,跟版不无二致,重要的是没有经过
本书以自组织理论为新工具,在整合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以结构特征尺度外推为核心的“统合生物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生物学框架体系:扩充原有生物系统谱的等级层次,提出等级层次系统的二级结构,从而把从分子到全球的所有层次的系统放在一个周期表中。基于生物系统周期表发现了两个新层次系统:①城市与周边控制区域已经偶合为“城核生态系统”,包含有生态核、生态器和生态质;②原来属于集合性质的生物圈概念提升到全球系统,发展Gaia假说为全球系统内稳态调节机制,使其具有生物学的机制支持。书中还对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一些问题和概念进行了质疑和梳理,目标是提出一个可推理的逻辑体系。 本书还仅仅是一个纲要,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我们将目前能够理出的问题和小块的假说理论先展示出来,以便更多的同行能够共同思考
本书第二版由版的10章精简为7章,与版相比较,本版在编著体系和内容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在编著体系上,依次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颗粒水平和反应器水平四个层次描述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从操作模型、传递特性、混合特性和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四个方面论述生物反应器的有关内容,以突出生物反应器工程的特点。在编著内容上,本版适当补充了生物反应工程近年来所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使本版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每章列出了重点内容提示,并附有例题和习题,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参考。
《生命与生命科学》就是一本是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的教材,它注重生命科学的基础性、趣味性和应用性。本书从生命的角度,以简单的生命单位——细胞,去解答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生长发育与繁衍,让大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的奥妙,甚至扩展到以此来了解人的行为及价值观。因此,这门课程不只是教给大学生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本书是帮助学生学习发育生物学,掌握章节要点、复习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的辅助教材。内容包括:模式生物、受精、胚胎干细胞、胚体形成的细胞学基础、早期胚胎的形态和分子变化、胚胎发育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胚胎发育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生殖细胞与性别决定等。每章由四部分组成:内容要点,此部分概括了该章的核心内容,可帮助学生抓住本章节重要、基本的知识;难点与注意点;习题;参考答案。 发育生物学是21世纪的前沿学科,也是整个生物学中发展快的学科,研究范围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其研究结果将回答生命科学中许多关键性的基本问题。使用本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理解与记忆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发展前沿。本书不仅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本课程大有帮助,也可作为参加全国执业医师
本书从生命科学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实际出发,结合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院校)的客观条件,为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及动手能力,从而强调生物显微技术的教学和实验训练而编写的。本书从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史、显微技术的基本设备使用、显微切片技术、显微荧光染色技术、显微操作技术、显微摄录像技术六方面较为全面地讲述了现代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本书增添了显微操作术、数码成像等新内容。经过作者教学实验证明,本书是一本比较符合普通高校目前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需要的生物显微技术读本,可作生物学实验室手册或工具用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考察不同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其内部各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维持生命体的运作方式,同时它还研究各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中我们将生物学分为下列六大部分,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彩色圆码标记。 生态学和生物:介绍各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生物体基本的细胞结构。 植物学:研究整个植物界,介绍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系统。 动物学:考察除人以外的其他主要动物的身体构造、系统和行为。 人体:讨论关于人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知识也适用于一般脊椎动物。 遗传和繁殖:介绍不同类型的繁殖方式,并简要介绍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遗传学。 生物学常用参考资料:本部分内容与所有生物有关,包括一些生物学的综合性资料图表以及生物的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