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操作及应用,分为概述、流式细胞仪的原理、流式图、流式细胞术的基本操作与技巧、流式分析术的应用和流式分选术的应用6个部分。概述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和几款常见的流式细胞仪;原理部分具体介绍流式细胞仪的液流系统、光路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和分选系统;流式图部分主要介绍了流式通道、流式直方图、流式散点图和流式等高线图;操作部分介绍了样品制备、荧光素偶联抗体及标记、光电倍增管电压设定、对照设置、补偿调节、阈值设定、死细胞问题处理、分选模式选择、上样速度控制、分选设门原则、分选基本步骤等内容;流式分析术的应用部分具体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并且扩展到基础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应用;流式分选术的应用部分阐述了不同条件下流式分选的策略选择和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
《生物纳米材料在医药工程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有机高分子合成、药物靶向输送和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突出药剂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精准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对现代药物新剂型研究的指导作用;强调从源头入手,同时也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进行创新药物制剂设计。本书共10章,首先介绍生物纳米材料的种类、理化性质及在生物系统内递送药物与生物分子等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纳米智能递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最后介绍生物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蛋白质(多肽)或诊断探针载体在精准治疗、基因转染和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实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国际的最新文献,教材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尤其是其中的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调控、环境响应机制、靶向修饰、纳米递药系统自组装、生物分布与代谢特性以及纳米药物
《 十四五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生物基材料纳入优先发展的四大生物经济领域,通过细胞工厂等生物系统生物制造获得单体或聚合物、并可在一定环境和时间内自然降解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是发展重点。本书主要介绍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概念、种类、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从生物制造到回收利用的整个循环过程,包括从单体生物制造的底盘构建、发酵放大及分离纯化,到材料的化学合成与改性、应用及材料智能化,再到材料的降解、回收与综合利用。此外,还将工程活体材料纳入了视野,并介绍了几种发展起来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本书是一部具有生物工程学与材料工程学学科交叉特色、突出生物制造的专著,可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从生物大分子转化成生物数据(残基序列、原子坐标等)过程开始,介绍了生物信息数据及其存放的格式、数据库的分析工具与检索策略;结合当前生物信息学技术发展趋势,全书被按照序列-结构-功能的思路进行组织,为读者认识与分析生物学规律提供新的思路;背景、原理、方法和分析操作相结合,是一本实用的生物信息学实验手册与操作指南。 本书取材精当,讲述简明,面向生命科学各专业及部分基础医学的读者,可供广大生物信息学入门及提高的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海洋活性物质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动态。全书共分两篇二十章。篇介绍了海洋活性物质的概念、发展前景、研究开发策略及分离技术、结构修饰、现代生物技术等的重要作用。第二篇介绍了从微生物、海藻、高等植物、腔肠及软体动物等海洋生物中发现的功能分子,并介绍了功能食品、生物材料、多糖寡糖类、酶制剂、蛋白多肽类、先导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等,展示海洋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本书内容新颖,前沿性和实用性强,既可用作医药学、生物学、化学、材料学、海洋资源学、食品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的参考书,又可用作海洋药物学、食品化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介绍生物与材料科学相互关系的书籍,阐述了生物材料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并提供了生物材料结构、性能及生物学响应的全面信息。全书共分四部分,14章。部分(~4章)讲述生物医用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其结构与性能;第二部分(第5、6章)讲述生物材料的降解及其加工工艺;第三部分(第7~9章)讲述生物材料表面特征,以及与蛋白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第四部分(0~14章)讲述生物材料作为植入体在应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反应。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系、生物工程系以及医学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生物材料课的入门,另外,本书第三、四部分可以作为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进行材料及组织工程学行为研究的参考书。
本书论述了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及其应用,对育种出发菌株的选择,各种经典的育种方法(如诱变育种、代谢调控育种、基因重组育种),近代的育种方法(如定点突变和基因工程育种)进行了系统、详尽地阐述。也对菌种保藏和工业菌种与基因专利保护予以介绍。 本书可以作为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生物技术、食品工程和应用微生物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对研究较多的天然生物材料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仿生工程材料给予介绍,主要有天然生物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和性能,同时包括仿生工程材料的设计、制备、组织结构和性能。全书共分10章,详细介绍了天然生物材料和仿生工程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概况,贝壳、竹材、木材、蜘蛛丝的组织、特性及其仿生材料,几种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及其仿生纳米界面材料,土壤动物体表特性及其仿生材料,长骨的组织结构及其仿生哑铃形碳化硅晶须和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的损伤自愈合性能及其仿生材料,其他天然生物材料及其仿生工程材料。 本书沿着仿生依据-仿生方法-仿生成果及应用这一主线来完成,既可供从事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材料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生物机械电子工程》根据目前生物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由浅入深、详细地介绍了生物机械电子系统(简称生机电系统)的原理、方法和一些研究成果的典型应用。《生物机械电子工程》分三篇。篇为生机电系统,第二篇为生物信号检测,第三篇为生物电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生机电系统篇包含六章,介绍了典型生机电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生物信号检测篇包含七章,介绍了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和检测技术;生物电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篇包含七章,介绍了对生物电信号的分析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 《生物机械电子工程》可供从事生物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参考书。
手风琴的使用和演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间日益深入的文化交流,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该乐器突破了传统键盘式手风琴演奏中的诸多局限,在制造工艺、音域设置、表现功能和演奏技法上进行了改进,使其演奏和表现的多样形式在更为广阔的音乐艺术领域中得到了拓宽和实现。本教程的编写,凝聚了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爱斯贝特·莫泽尔教授在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长期教学和演奏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从音程、和弦和音阶等音乐基础知识着手,较为系统和详尽地介绍了键钮的科学排列和左右手的演奏技法,无论对于音乐艺术院校的专业师生还是手风琴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都有着十分实用的指导作用。应专业院校师生和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需求,在爱斯贝特·莫泽尔教授和德国思考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