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面包板电子制作130例》四色印刷图书和全部配书电子元器件套件,内涵电子基础知识、130个电子制作的原理、装配说明以及配套的电子元器件,读者使用本套装,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制作出电子产品,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实验采用面包板,即插即拔,安全易操作。本套装无年龄限制,适合任何一位电子爱好者,是小学生科技特长、中学生课内外兴趣班以及电子爱好者从新手到高手的良师益友。
为总结我国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经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抽水蓄能和新能源事业部与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编写出版工作。该书现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抽水蓄能领域高端著述的出版空白和学术空白。 国网水新部组织国网新源集团、国网能源院、国网经研院、南瑞集团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北京设计院、华东院、中南设计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哈电集团哈电电机等单位编写的《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一书,系统梳理了我国抽水蓄能发展历程,清晰认识抽水蓄能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所具有的功能定位,全面总结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和生产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原创性成果经验和创新发展理念,解析当前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政策、电价政策和市场走向,以推动抽水蓄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性能分子筛材料》是“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第二批)”的分册之一。 本书是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成果的系统总结,系统阐述了工业上常用分子筛材料的发展历程、制备方法、结构和性质特征以及性能与应用情况等,内容包括绪论、FAU分子筛、MFI分子筛、MOR分子筛、FER分子筛、*BEA分子筛、MWW分子筛、CHA分子筛、吸附分离用分子筛、新结构分子筛等十个部分。 本书可供化工、材料、化学、能源、环境等领域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主要介绍超级电容器电极用碳材料,内容包括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以及超级电容器用各种碳材料,如活性炭、活性碳纤维、碳气凝胶、碳纳米管、介孔碳、石墨、石墨烯、碳化物骨架碳和纳米门炭。每一种碳材料各立一章,首先介绍该种碳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等基础知识,而后重点介绍该类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各章节之间力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内容上是一个整体。《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适合材料、化学、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配电网设备标准化设计定制方案(2019年版) 0.4kV低压开关柜 定价 40.00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页数 0 ISBN编码 9787519834784 内容介绍 为全面推进配电网设备标准化设计定制工作,提高设备选型标准,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升配电网设备安全可靠、紧固耐用、标准统一、通用互换的能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编写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配电网设备标准化设计定制方案(2019年版)》,包括《12kV手车式开关柜》《12kV环网柜(箱)》《10kV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0.4kV低压开关柜》等分册。 《国家电网有限
本书对近年来材料、微电子、信息、物理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的材料、结构、性能、集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全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存储器类型与发展历程;第2章为阻变存储器基础;第3章为阻变存储器的材料体系及制备方法;第4章为阻变存储器的电阻转变机理,重点阐述了金属导电细丝型、氧空位导电细丝型、界面势垒调节型、缺陷俘获释放型、电致热化学转变型等各类阻变存储器的电阻转变特性与机制;第5章为阻变存储器的性能优化,讨论了性能优化的各种途径;第6章为阻变存储器的集成结构,对十字交叉阵列的阻变存储器中串扰电流的抑制方法进行了诠释;第7章为电阻转变效应的其他应用。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有:失稳分类;轴心受压柱、梁柱、刚接和半刚接刚架的平面弯曲屈曲性能和实用设计方法;柱的平面外弯扭屈曲性能和实用设计方法;薄板的凸曲和屈曲性能,冷弯薄壁板件的局部屈曲、畸变屈曲、整体屈曲及其相关屈曲,有效宽度和直接强度两种设计方法;弹性和弹塑性钢结构的能量法和数值法及其试验验证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结构、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结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氢能技术及燃料电池的基础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氢能的基础理论,氢能发展历程和氢的安全应用场景;液氢、高压氢、金属储氢等储氢技术,氢脆的原理与安全防范物性数据;主要的制氢、储运方法,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制氢和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生物质制氢、垃圾制氢、电解水制氢和未来制氢技术等;氢燃料电池技术包括SOFC的工作原理,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和零部件:催化剂,质子膜,碳纸扩散层,双 板,膜电 的开发现状,制造工艺及量产技术,评价方法,燃料电池电堆组装技术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技术等。本书读者对象为从事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等。
本书结合作者近年来在纳米复合磁性材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纳米复复合碱水土永磁粉体、纳米复合稀土永磁粉体、空心微珠核一壳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富铁空心微琛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制备、组织、性能与应用以及热分析动力学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研究与生产的科研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电气电子绝缘技术有关的通用资料;工程电介质化学基础;工程电介质物理基础;绝缘系统设计和优化原理;绝缘材料测试技术及应用;绝缘系统可靠性、绝缘状态的监测和诊断技术;气体和液体电介质;有机固体电介质;无机电介质;复合电介质和纳米电介质;层合制品和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与组件绝缘;电压敏材料和过电压保护器;绝缘子和套管;电线电缆绝缘;电机绝缘;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绝缘;开关绝缘;电力电容器绝缘;光纤与光缆;绝缘材料的阻燃、耐火和导热;耐高温绝缘和超导电工绝缘;耐辐射和高海拔绝缘;绝缘系统的局部放电强度、电压波形和频率、电极极性效应及其对策;“环境友好”绝缘等共 25篇。 本手册主要供具有大专以上水平、从事电气电子绝缘工作的技术人员查阅使用,或作为发展绝缘技术、革新绝缘系统的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电力电缆工程(原书第3版)》是一本完整阐述电力电缆相关技术的专著。全书内容丰富,由浅入深,涵盖了中压和低压电力电缆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内容。《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电力电缆工程(原书第3版)》的作者为美国IEEE资深会员,在电缆行业有五十多年的经验。《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电力电缆工程(原书第3版)》目前已经是第3版,主要内容来自于大学教授的相关课程。内容在原理上阐述得非常细致,同时,结合了实际的生产与使用,对我国电力电缆工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该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乃至北美对电力电缆的要求,对出口北美市场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电力电缆工程(原书第3版)》对于从事电线电缆制造,以及电力电缆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人员,都是一
《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组装工艺》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电缆组件装联的研究与实际经验编写而成。作者通过对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材料选型及装配连接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中主要故障问题的讨论分析,介绍了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的装联工艺技术。书中内容既有系统性,又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
新型弛豫铁电晶体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类新型压电材料。本书以晶体材料为主线,总结近年来弛豫单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我国科学家在锆钛酸铅晶体、铌锌酸铅一钛酸铅晶体、铌镁酸铅一钛酸铅晶体、高居里温度弛豫单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新型弛豫铁电晶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材料、晶体技术等领域研究机构、学校师生及相关企业学习参考。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永磁电机兼具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气化交通等战略性高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永磁电机系统短路电流大、容错性能差、电机故障运行难。《永磁容错电机及控制》详细介绍了作者这十余年来针对永磁容错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所作的研究成果。提出永磁电机容错设计方法,分析了永磁容错电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电磁与容错性能;揭示磁场调制对电机转矩提升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多种磁场调制式永磁容错电机,兼具高转矩密度和高容错性能;阐明非平衡供电下容错运行的控制理论,推导故障下的数学模型和变换矩阵,构建新型容错策略,实现了电机系统故障下的高品质运行。该书中包含大量从仿真和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波形,可供读者参考。
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直流负荷的快速增长的双重推动下,直流供电由于具有效率高、传输效率高、便于稳定控制等优势,受到国内外的重点关注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本著作针对直流配电的接入、互联与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直流配电网分散式稳定性阻抗判据、基于理想变压器特性的多电压等级直流互联设备与方法以及直流配电网全局分散式控制方法,实现了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无缝连接与组网以及自治控制,提高了直流供电质量、降低了系统组网与运行控制难度,为直流配电网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直流配电由于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而快速发展,国内外建设了多个直流配电示范应用,但是仍然是局部小范围尝试,没有解决直流配电大规模组网与运行的关键难点,还没有突破适合电力电子化直流配电的通用运行控
电池手册 定价 268.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开本 04 作者 (美)托马斯B.雷迪|译者#cln#汪继强,刘兴江 页数 0 ISBN编码 9787122164377 《电池手册(原著第4版)》是由美国一大批知名电池专家撰写的电池专著,先后已经出版了第一版至第三版和目前新的第四版。《电池手册(原著第4版)》为适应电池技术发展和电动车及大规模储能等新的应用需求,在对传统电池体系部分全面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新增和补充了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选择、生物医学用电池、军用贮备电池、数学模型、故障分析等内容,列举了各种电池新产品、相关性能及应用情况。 《电池手册(原著第4版)》共分5个部分,共39章。全书不仅覆盖了前三版内容,而且介绍了新电池技术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附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基于微波快速高效加热机制,针对铜、钨、锡、铝、硅等有色金属及合金制备,冶金固废物料处理,开展微波强化烧结、熔炼新技术,以及冶金物料微波高温焙烧技术等研究工作,探究微波与冶金物料耦合规律,定量描述微波对金属粉体加热特性,针对组元差异性大、界面润湿性差、难混熔合金制备关键共性难题,基于微波高温/热压烧结装备及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在微波熔渗/热压烧结、活化烧结新技术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解决有色金属及合金高温烧结过程界面焊合及性能提升难题,并拓展至微波高温焙烧铝电解废阴 碳、工业微细硅粉处理等冶金领域;开展有色金属微波熔炼新技术及装备研发等工作,解决合金熔炼微波强化应用技术难题。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是《特殊钢丛书》之一,详细介绍了电工钢的发展历史,有关铁磁学和金属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电工钢基本特性,重点论述了冷轧电工钢生产工艺以及化学成分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电工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研发等,具体内容包括:铁磁学基础和影响电工钢磁性的冶金因素,冷轧、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热轧硅钢,冷轧无取向低碳低硅电工钢,冷轧无取向硅钢,冷轧取向硅钢,特殊用途电工钢等。在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切合生产需要,突出实用性、先进性,为读者提供一本实用的技术著作。 本书可供冶金、机械、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电工钢研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
本分册为《炭素制品及其试验方法标准汇编》(第2版)。除保留版仍有效的标准外,还增收了1995年5月至2002年10月底以前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标准114项,其中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89项,新增和修订的标准15项。为了方便读者了解现行标准与被代替标准情况,书后附有现行与被代替标准对照表。 本汇编收集的标准的属性已在本书目录上标明,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书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查对)。 鉴于本书收录的标准发布年代不尽相同,汇编时对标准中所用计量单位、符号、格式等未作改动。 本汇编可供冶金、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