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国内近期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设置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同时,本书还设置了14个附录,供大家学习使用。
《电力系统控制与稳定(第二版)》是一本在电力系统控制与稳定性领域享誉国际的经典专著。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部分首先讨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和要求;然后给出发电机元件的各种经典模型;介绍电力系统对小扰动的响应。第二部分以电磁转矩为核心,首先针对发电机模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介绍派克变换、标幺值、等效电路、各个时间常数及更一般的发电机模型。然后,分别从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角度阐述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多机系统的仿真方法;接下来,讨论同步发电机模型的线性化问题,详细介绍励磁系统并讨论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深入探讨带恒定阻抗负荷的多机系统内部的数学关系。第三部分以电力系统稳定性为目的来讨论机械转矩,首先概述发电机转速调节特性和方式,然后分别详细介绍汽轮机、水轮机、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
特蕾莎修女的本名叫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她1910年8月26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裔人的天主教家庭。在家庭的影响下,特蕾莎修女从小就有一颗火热的爱心,她穷其一生都在为贫穷人中的最贫穷、最孤苦的人服务,她不仅给了他们食物、衣服、住所,更重要的是她给了他们纯洁的爱和人的尊严……她的爱心感动了世界上不同阶层的人,影响了数以万计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但特蕾莎修女在去世的时候却只有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还有一张受难像。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将特蕾莎修女评选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本书以生动而细腻的文笔,书写了特蕾莎修女而传奇的一生。就像特蕾莎修女在一生中经常提到的“爱,直到成伤”、“爱是没有界限的”、“我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送出线路分册介绍了10kV架空配电线路电缆典型设计和0.4kV、10kV电缆典型设计。包括导线选取原则与应用、金具、绝缘子选取和使用、绝缘导线防雷和接地、杆型选取和使用、开关安装及电缆引下布置、电气部分、土建部分等。
本书是国际电力界的经典之作,是部阐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专著。本书描述了电力系统中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和配电,负荷系统的元件特性,同时给出了不同元件的建模方法;此外,以小型等值电力系统和大型实际电力系统为例,本书分别论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压稳定静态和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分析了包含HVDC联线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本书的独特之处是针对电压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导则、应用潮流和动态仿真程序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方法,以及描述了世界许多电力系统实际发生的电压失稳事件。 这本专著深入透彻地论述了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可以帮助读者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工作。 作为从事电力工作人员的工具,木书包括了解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所必需
微电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迅速得到了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微电网分层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聚焦于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的理论分析。全书共7章:章阐述微电网的概念及其运行控制多层构架系统;第2章概要介绍微电源模型与控制,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机、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和储能装置等微电源的模型,以及恒功率控制和下垂控制等两种逆变器的主流控制策略;第3章介绍微电网的频率特性及无差调频控制;第4章分析微电源VF控制及其电压质量分析与优化;第5章介绍基于可扩展模型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包括分析方法、模型和算例仿真等;第6章介绍含双VF源的高供电质量微电网切换控制策略;第7章介绍基于用户侧互动的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 本书适合微电网理论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
本书结合电网非电专业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况,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网企业生产、建设、营销等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与发展、发电厂及电力生产、输配电线路及其运行维护、变电站设备与运行管理、调度运行管理与通信自动化、电力营销、电力安全知识。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内非电专业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共同组织全国电气工程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编纂而成的.它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电气工程各领域成就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性工具书。《中国电气工程大典》包括现代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材料及器件、火力发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核能发电工程、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电力系统工程、电机工程、输变电工程、配电工程、船舶电气工程、交通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电气传动自动化等15卷。本书为第4卷,火力发电工程卷.主要内容包括概论,火力发电厂设计,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同步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电站系统与辅机设备,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空冷式汽轮机组,热电联产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可靠工作的基础。因此,掌握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运行和整定计算人员至关重要。目前,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已经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为适应电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的工作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应用实例》,在原先整定计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者还根据现阶段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时补充了有关配电自动化涉及到的保护定值计算等内容,并辅之以大量的计算实例,以期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日常工作提供参考。本书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为依据,结合电网现场运行实际,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做
本书共两篇、八章,主要内容有:篇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第二篇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两部分内容。 篇共五章,包括章为基本知识;第二章为介绍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近似的短路电流表达式;第三章介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法和计算程序框图;第四章介绍用对称分量法介绍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第二篇共三章,包括第六章介绍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七、八章则分别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 本书是高等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力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可靠工作的基础。因此,掌握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运行和整定计算人员至关重要。目前,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已经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为适应电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的工作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应用实例》,在原先整定计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者还根据现阶段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时补充了有关配电自动化涉及到的保护定值计算等内容,并辅之以大量的计算实例,以期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人员日常工作提供参考。本书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为依据,结合电网现场运行实际,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做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配电与用电卷》由《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供用电卷》及《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输配电卷》部分内容修编而成,全书共分14个分支,包括概论、配电网及其设备、配电运行与检修、配电网保护控制与自动化、电力营销与供电服务、需求侧管理、低压配电与安全用电、农村用电、电气照明、电力拖动、电化学、电加热及电焊、电力牵引、家用电器。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电力公司职工、社会电工的培训及从事10/0.4kV配电技术工作的经验而写成的。本书共分为14章,内容包括电工常用电气计算、配电变压器、低压电器、高压电器、低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成套配电装置、箱式变电站、母线装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电力线路、电力测量仪表与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微机保护装置、防雷与接地装置。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选择及安装、运行维护、操作技能、异常故障的检查处理,而且列出其大量的技术参数。同时,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实用例题。本书可作为10/0.4kV配电实用技术电工培训,也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科书。同时适用于广大农民工的培训,对提高其电工技能将有极大帮助。
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可再生的新能源为解决这些问题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如何将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阵地”。本书在简要介绍电能变换以及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接入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对并网逆变器中的电能质量控制、中线提供、功率控制以及同步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次以中文详细阐述了包括模拟同步电机的同步逆变器(也称虚拟同步机)、鲁棒下垂控制器以及C型逆变器等原创的系列关键技术。本书丰富的创新性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有助于科研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理解智能电网接入的各种先进控制技术。本书既可作为电力电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柔性交流输电、不间断电源、高速铁路、多电飞机、全电舰船、控制理
数据压缩已经成为信息革命的一门支撑技术,这场革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在此过程中,数据压缩也变得几乎无处不在。从MP3播放器到智能手机,再到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数据压缩几乎成了所有信息技术的要素。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互联网技术高歌猛进。数据规模大、产生速度快、来源多样等特性,导致数据存储和处理都地复杂。《数据压缩导论(第4版)》作为迄今为止数据压缩领域最全面而深入的著作,多年来一直被业内人士奉为,一版再版。 版本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详细介绍了当代压缩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辅以应用示例来解释相关概念(本书配套网站datapression.unl.edu提供相关应用的实现技术和算法); 深度剖析无损和有损压缩、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词典编码技术、基于上下文的压缩算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