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电保护安全运行。Part 1 基础知识篇一、电网接线二、变电站接线三、故障分析四、二次回路Part 2 工程资料篇一、线路设计参数二、 线路实测参数三、主变参数四、工程图纸五、系统阻抗调整六、回路设计七、 保护装置参数八、互感器参数九、其它被保护设备参数Part 3 电网方式篇一、 正常运行方式二、 检修运行方式三、防全停方式四、高压母线全停转供方式五、重合闸方式Part 4 整定计算篇一、线路保护二、母线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其它设备保护Part 5 流程管理篇一、编制、校核及审核二、定值复核三、运行规程四、整定
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导管、线槽敷设,配线,封闭插接式母线敷设,封闭插接式照明母线敷设,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手册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通用制度》《智能电能表质量管控意见》、DL/T 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825《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供电服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生〔2003〕477号)、《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等为依据,本着“易学、易懂、精练、实用”的原则,涵盖专业管理要求、服务规范、常用业务流程、作业风险控制、管理红线、典型问答等内容,并辅以流程图说明,尽可能使内容直观生动,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便于员工快速掌握工作要点、服务标准、规范口径。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应遵守的各类规程规范进行系统的介绍。本书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相关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并按基础知识、配电线路知识、配电设备知识、事故检修管理和法规知识、带电作业基本原理与作业方法、绝缘材料及带电作业工器具、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带电作业用绝缘斗臂车、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要求、带电作业班组管理等章节编写。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电网》在对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智能电网与分布式发电有机结合,分析两者协同应用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原理和模型;智能电网的组成和功能。鉴于目前国家正大力促进发展节能减排的电动汽车,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电网(精)》可供电力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的流程、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标称电压10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
本书详细阐述了输变电系统电磁环境影响的基本机理、基本规律、理论研究和计算测量方法,以及抑制或减小其影响的各种措施。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概述,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场和磁场,直流输电工程的合成场、离子流与直流磁场,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改善和防护措施。 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可供从事输变电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行、研究以及环境保护评价、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专家、管理干部等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55-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的技术要求、检测及试验方法、检验、包装及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规范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考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吸取了国内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了相关标准,对电力电缆直埋敷设在敷设要求、敷设工艺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提供依据。
《农网工程典型施工工艺》系列分为三个分册,包括《架空线路分册》《电缆分册》《配电变台分册》,采取典型设计与现场实际施工相结合的形式并大量加入照片,图文并茂明确了标准工艺要点,简单实用,易于读者参考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综合介绍、柱上变压器、低压综合配电箱和接地装置四章。
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本书是我国本关于特高压电网的书籍,它对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共11章,既介绍了电网从高压到特高压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发展前景;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特高压电网的系统特性和经济性,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系统特性;还从技术的角度,对特高压电网内部过电压及其限制措施,特高压电网雷电过电压与防雷保护,特高压电网的绝缘与绝缘配合,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金具与杆塔,特高压变电站与特高压电气设备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本书的编写方式能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首先,本书适合高电压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特高压电网
《农网工程典型施工工艺》系列分为三个分册,包括《架空线路分册》《电缆分册》《配电变台分册》,采取典型设计与现场实际施工相结合的形式并大量加入照片,图文并茂明确了标准工艺要点,简单实用,易于读者参考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电杆基础施工、电杆组立、拉线制作、横担安装、绝缘子安装、导线展放、导线固定与连接和柱上开关安装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