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监测控制为主题,全书共分6章,分别为概述、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接入监测控制 标准分析、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接入技术、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高级量测体系、分布式光伏系统安全监测控制技术 和分布式光伏系统客户侧安全控制技术。 本书能帮助读者更明晰厘清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要求,更深刻理解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监测控制的原理、构成 及应用,可供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主体的电能计量专业人员、分布式能源并网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量规划教材:激光原理(第7版)》主要阐述激光的产生、特性控制与改善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激光器的光谐振腔理论、速率方程理论;对典型激光器、激光放大器与控制激光器特性的若干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激光原理(第7版)》主要阐述激光的产生、特性控制与改善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激光器的光谐振腔理论、速率方程理论;对典型激光器、激光放大器与控制激光器特性的若干技术原理也作了简要介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激光原理(第7版)》主要阐述激光的产生、特性控制与改善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激光器的光谐振腔理论、速率方程理论;对典型激光器、激光放大器与控制激光器特性的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激光原理(第7版)》主要阐述激光的产生、特性控制与改善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激光器的光谐振腔理论、速率方程理论;对典型激光器、激光放大器与控制激光器特性的若干技术原理也作了简要介绍。
全书分三篇:基础理论篇,系统器件篇和光电子前沿篇。基础理论篇主要讲述波动光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和激光原理基础。系统器件篇包括九章内容,分别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激光二级管、光放大器原理、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和光伏器件、介质波导、光纤和光纤传输的带宽和容量。光电子前沿篇包括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基础、光子晶体基础、超材料、变换光学基础。附录给与了数值技术基础和一些用于数值计算的具有代表性的matlab代码。 本书为高校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人员参考。
郭培源、付扬编著的《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种光电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和典型应用。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半导体光电检测器件及应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光电直接检测系统、光外差检测系统、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光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与微机接口、光电检测技术的典型应用。本书于2013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于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述,另一方面着重介绍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果。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编写,内容包括二极管及其应用、晶体管及其应用、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应用、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逻辑门及其应用、触发器及其应用和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本书突出电子技术的应用,理论简明扼要,重视实践,亦教材亦工作手册。本书各章配有实践操作、复习思考题、习题及自测题,便于学生学习、巩固与提高。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电子信息类、机电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及培训班的教材。为方便教学,本书有多媒体课件、习题与自测题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老师,均可通过电话(010-88379564)或QQ(2314073523)咨询。
《光电技术和设计实验》通过20个实验介绍了主流光电技术,主要包括光电技术综合实验(实验1~实验13)和基于Zemax的光学系统设计实验(实验14~实验20)。光电技术综合实验既包括了几何光学、激光、干涉等经典光电实验,也涵盖了光学微分、多尺度小波变换远心测量、光纤传感等近代光电实验;基于Zemax的光学系统设计实验详细阐述了单透镜、双胶合、望远镜、照相物镜等经典光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并在难度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变焦镜头、公差分析和宏语言等Zemax的 应用。 本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解全面详细,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夯实基础,也能扩展思路。 本书既可供光电类、物理类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光电类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近些年,随着手机、汽车、安防监控等光学镜头终端市场的规模化、持续性扩张,对光学薄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光学真空镀膜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日益凸显。本书以弱化理论、侧重实践与技能为原则,按照工序将光学真空镀膜技术分为光学镀膜基础与膜系设计、光学薄膜制备技术、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三部分,对应光学薄膜制备的三个核心流程,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单元和内容,使书中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 本书可作为高职、中职院校光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光电子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教材不仅兼顾了传统的光电探测技术, 突出了光电子技术的 新发展成果,如在集成光波导、近场光学技术、表面等离体激元等领域的成果介绍,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是光的基础知识,这是学习与研究光电子物理必要的准备,旨在使不同基础的读者均能从波动和几何光学两方面认识光的本质;第2章阐述了激光原理及技术,重点在于研究激光的产生及相关性质,为后续激光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激光的传输,讨论了激光在大气、介质和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第4章是光电探测技术,探讨了光电探测原理、性能参数等;第5章光
本书全面介绍光纤通信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纤基础知识;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光无源器件;同步数字传输(SDH)技术及其性能和设计;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全光网及光传送网(OTN);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拉曼光纤放大器(RFA);100G/400Gb/s相干光通信技术和光子集成电路(PIC);无源光接入网(PON)、10G PON和下一代光接入网等。本书借鉴了CDIO和“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教育理念,增加了项目实践内容。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联网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全面介绍光纤通信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纤基础知识;光源和光发送机;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光无源器件;同步数字传输(SDH)技术及其性能和设计;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全光网及光传送网(OTN);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和拉曼光纤放大器(RFA);100G/400Gb/s相干光通信技术和光子集成电路(PIC);无源光接入网(PON)、10G PON和下一代光接入网等。本书借鉴了CDIO和“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教育理念,增加了项目实践内容。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联网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编写,内容包括二极管及其应用、晶体管及其应用、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应用、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逻辑门及其应用、触发器及其应用和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本书突出电子技术的应用,理论简明扼要,重视实践,亦教材亦工作手册。本书各章配有实践操作、复习思考题、习题及自测题,便于学生学习、巩固与提高。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电子信息类、机电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及培训班的教材。为方便教学,本书有多媒体课件、习题与自测题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老师,均可通过电话(010-88379564)或QQ(2314073523)咨询。
全书分三篇:基础理论篇,系统器件篇和光电子前沿篇。基础理论篇主要讲述波动光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和激光原理基础。系统器件篇包括九章内容,分别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激光二级管、光放大器原理、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和光伏器件、介质波导、光纤和光纤传输的带宽和容量。光电子前沿篇包括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基础、光子晶体基础、超材料、变换光学基础。附录给与了数值技术基础和一些用于数值计算的具有代表性的matlab代码。 本书为高校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人员参考。
郭培源、付扬编著的《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种光电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和典型应用。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半导体光电检测器件及应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光电直接检测系统、光外差检测系统、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光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与微机接口、光电检测技术的典型应用。本书于2013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于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述,另一方面着重介绍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果。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用书,
光电子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教材不仅兼顾了传统的光电探测技术, 突出了光电子技术的 新发展成果,如在集成光波导、近场光学技术、表面等离体激元等领域的成果介绍,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是光的基础知识,这是学习与研究光电子物理必要的准备,旨在使不同基础的读者均能从波动和几何光学两方面认识光的本质;第2章阐述了激光原理及技术,重点在于研究激光的产生及相关性质,为后续激光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激光的传输,讨论了激光在大气、介质和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第4章是光电探测技术,探讨了光电探测原理、性能参数等;第5章光
近些年,随着手机、汽车、安防监控等光学镜头终端市场的规模化、持续性扩张,对光学薄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光学真空镀膜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日益凸显。本书以弱化理论、侧重实践与技能为原则,按照工序将光学真空镀膜技术分为光学镀膜基础与膜系设计、光学薄膜制备技术、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三部分,对应光学薄膜制备的三个核心流程,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单元和内容,使书中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 本书可作为高职、中职院校光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光电技术和设计实验》通过20个实验介绍了主流光电技术,主要包括光电技术综合实验(实验1~实验13)和基于Zemax的光学系统设计实验(实验14~实验20)。光电技术综合实验既包括了几何光学、激光、干涉等经典光电实验,也涵盖了光学微分、多尺度小波变换远心测量、光纤传感等近代光电实验;基于Zemax的光学系统设计实验详细阐述了单透镜、双胶合、望远镜、照相物镜等经典光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并在难度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变焦镜头、公差分析和宏语言等Zemax的 应用。本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解全面详细,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夯实基础,也能扩展思路。本书既可供光电类、物理类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光电类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郭培源、付扬编著的《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种光电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和典型应用。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半导体光电检测器件及应用、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光电直接检测系统、光外差检测系统、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光电信号的数据采集与微机接口、光电检测技术的典型应用。本书于2013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于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述,另一方面着重介绍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果。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用书,
光电子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教材不仅兼顾了传统的光电探测技术, 突出了光电子技术的 新发展成果,如在集成光波导、近场光学技术、表面等离体激元等领域的成果介绍,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是光的基础知识,这是学习与研究光电子物理必要的准备,旨在使不同基础的读者均能从波动和几何光学两方面认识光的本质;第2章阐述了激光原理及技术,重点在于研究激光的产生及相关性质,为后续激光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研究激光的传输,讨论了激光在大气、介质和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第4章是光电探测技术,探讨了光电探测原理、性能参数等;第5章光
全书分三篇:基础理论篇,系统器件篇和光电子前沿篇。基础理论篇主要讲述波动光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和激光原理基础。系统器件篇包括九章内容,分别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激光二级管、光放大器原理、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和光伏器件、介质波导、光纤和光纤传输的带宽和容量。光电子前沿篇包括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基础、光子晶体基础、超材料、变换光学基础。附录给与了数值技术基础和一些用于数值计算的具有代表性的matlab代码。 本书为高校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