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与控制是当前智能无人系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尤其是针对多运动体无人系统,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与优异的协同控制性能是高效执行复杂任务的前提。协同导航定位技术是保障多运动体无人系统长航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的有效手段,智能协同控制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多运动体无人系统执行任务的效率。本书结合作者团队多年的科研成果,系统介绍智能无人系统协同导航与控制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电传感器测距测向、高穿透力低频磁场测距测向、多运动体协同定位、同时定位与地图协同构建,以及智能协同编队与路径规划等内容。
本书首先介绍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历程,然后对一些常见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详细的介绍(第1章);其次介绍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主要理论,包括信号采样理论、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数字滤波器技术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等(第2章);接着,针对 GNU Radio软件无线电中的软硬件平台进行详细的介绍(第 3章),并给出GNU Radio软件无线电系统环境在 Ubuntu上的安装与测试方法(第4章);随后,介绍 GNU Radio中的附带工具和功能软件,重点介绍 GRC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使用 GRC和 Python来开发通信系统(第 5、6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详细分析基于 C++语言来开发信号处理模块的问题(第7章),同时对 QPSK&GMSK调制方式、OFDM无线传输以及 MIMO技术的 GNU Radio仿真实现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第8章);最后,本书对常见的基于 GNU Radio的软件无线电科研项目(Op
本书全面分析了GNSS完好性的根源和本质;深入研究了解决GNSS完好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全局高度提出了三级GNSS完好性监测的完整理论体系,构建了GNSS完好性监测综合评估系统架构,分别应用质量控制理论、信号分析理论和一致性检测理论实现全球系统级星座完好性监测、区域增强级信息完好性监测和终端应用级用户完好性监测;提出了基于质量控制的GNSS星座完好性综合评估方法;设计和实现了GNSS信号质量伺服天线跟踪监测系统;改进了快速随机抽样一致完好性监测方法;在GNSS完好性监测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分析了终端用户接收机在有其他冗余信息可进行差分时的GNSS完好性监测方法及辅助性能增强技术;同时也开展了GNSS姿态测量领域的完好性监测研究。
频率源存在偏差,需要通过校准获得偏差信息,通过控制修正偏差。使用原子钟和精密频率源的用户,都需要对信号源进行校准和控制。《时间频率信号的校准与控制》在对校准和控制涉及的各项技术和方法进行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说明各种场合的不同校准和控制方法,包括导航卫星的高稳定性控制方法、国家守时实验室的高精密控制方法、一般用户的智能钟控制方法等,基本涵盖了各种用户需求。
本书为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论文汇编, 集中反映了软件定义卫星相关领域的新技术与新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定义卫星发展思路、卫星硬件虚拟化技术、软件平台化技术、智能测运控技术以及空间网络技术等五个部分。
频率源存在偏差,需要通过校准获得偏差信息,通过控制修正偏差。使用原子钟和精密频率源的用户,都需要对信号源进行校准和控制。《时间频率信号的校准与控制》在对校准和控制涉及的各项技术和方法进行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说明各种场合的不同校准和控制方法,包括导航卫星的高稳定性控制方法、国家守时实验室的高精密控制方法、一般用户的智能钟控制方法等,基本涵盖了各种用户需求。
本书全面介绍了涉及地磁导航的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关的自差校正理论,全书共分为五章。章阐述了与地球磁场和船磁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船磁理论,为后续的自差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第2章介绍了当前用于敏感磁场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磁罗盘技术和磁场传感器技术;第3章介绍了船磁引起的自差分析方法和自差校正理论;第4章分别对地磁导航系统的自差校正方法进行了描述,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第5章就当前与地磁导航相关的课题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6章就在地磁导航信息处理中用到的数学方法进行简要概述,对提高现代地磁导航中信息处理的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本书可作为船舶导航专业师生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