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是根据现行全能标准体系编写的金属材料品种、牌号、性能、应用的大型实用工具书,以常用数据资料为主线,采用图表结合的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以及各种金属材料(铁及铁合金、结构钢、专用结构钢、工模具钢、不锈钢及耐热钢、粉末冶金材料、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和其他非铁金属材料)的品种、牌号、特性、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和用途等。全书共分三篇11章,内容全面,数据齐全,实用性强。书末附有钢铁和非铁金属牌号索引两个附录,查找尤其便捷。本手册可供机械、冶金、建筑、轻工、化工、电力、军工等行业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使用。
《实用金属材料手册(第3版)》初版于1993年,于2002年出版第二版。现根据我国金属材料的发展状况及新制订的有关金属材料方面的标准,对第二版进行修订并增加了部分内容出版第三版。 本手册介绍了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资料和基础知识,我国常见的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特性,用途以及品种、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和重量等资料,可供与金属材料有关的销售、采购、设计和生产等工作的人员了解和查寻资料。另外,还介绍了列入手册中常见的我国各种金属材料牌号与国际标准以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标准牌号的对照。这项资料可供有关从事进出口贸易、技术交流和引进工作的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贵金属分离与精炼工艺。书中首先概括介绍了贵金属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和贵金属的重要化合物及配合物,以及贵金属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而深入浅出地对金、银、钯、铂、铑、铱、锇、钌的分离精炼工艺分别进行了重点论述,还介绍了光谱分析用高纯贵金属基体的制备方法。全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了满足国外同行的阅读需要,本书特意增加了英文目录。为了方便查阅,附录列出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名单、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金条企业名单、上海期货交易所金锭注册商标、包括标准及升贴水标准、上海黄金交易所可提供标准银锭企业名单、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及俄罗斯贵金属产品标准( C )。 本书与版相比变化较大的是,增加了选择性沉淀及选择性吸附铂族金属(铂、钯、铑)新技术、固相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冲压模具设计实践中积累的设计技巧和经验的总结,详细讲解了几类常见冲压模具结构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关键之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等。 本书内容由简到繁,由单工序到多工序,文字通俗易懂,叙述简练实用。本书所选模具来自生产实践,既注重典型模具结构,又反映富有创新意义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书可供生产一线的冲压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在现场使用,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手册基于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兼顾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两个方面,根据设计人员在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的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冲压模具中核心模具的设计标准、原则、步骤与方法,并列举了大量先进实用、全面可靠的结构范例。 主要内容包括冲模设计基础与设计步骤,冲压模具用材料,冲压件设计与冲压工艺性;冲压模具结构中应用量大面广的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要点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冲模,每章均介绍了新颖的典型结构,有些图例为首次发表。 本手册可为从事冲压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查阅参考。
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珠宝首饰企业必须努力提高首饰制作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珠宝首饰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珠宝首饰产品的需求。为此编写了本书。 全书共分13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贵金属首饰的概念、分类与结构;贵金属首饰材料;贵金属首饰成色的检测原理与方法;传统贵金属首饰制作工艺;首饰制作工具及设备;首饰的失蜡铸造与蜡镶工艺;首饰的执模与镶嵌工艺;首饰的机械加工工艺;电铸工艺;首饰的表面处理工艺;首饰的先进制造技术;首饰制作中的贵金属回收和贵金属首饰的变色、保养与清洗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珠宝首饰专业教学使用或参考,也可作为珠宝首饰行业从业人员参考。
《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对一些金属材料失效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简要介绍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基础知识、失效分析检测技术及方法、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案例。着重介绍了氨水槽、供热管道、消防水带、混凝土泵车、汽车转向拉杆、燃气输送管道、锅炉管、二沉池齿轮、卫生间淋浴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散热器丝堵、满-液式水源热泵机组、空调等产品的失效形式、断裂形貌、组织结构特点、破损机制和分析手段等;通过对上述产品失效机制的分析和探讨,对相应产品失效程度控制的基本措施和手段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材料失效分析工作、表面工程技术等科研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和阅读。
《马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与氢脆》共分为5章,分别介绍了马氏体不锈钢的成分、微观结构与热处理工艺、性能与应用、应力腐蚀、氢脆、应力腐蚀与氢脆的防护等。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合金材料,有望突破传统材料的性能极限,已经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发展新的热点和方向之一。本书综合了大量作者多年在国内、国外发表的宝贵科研成果,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高熵合金的发展过程;第2章介绍高熵非晶合金的一系列性能;第3章~第4章对高熵合金进行系统介绍,进而更好地预测其性能;第5章~第7章介绍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制备方法等;第8章对高熵合金性能进行深入介绍;第9章主要介绍高熵合金的相形成规律;第10章重点介绍高熵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第11章介绍其应用的新领域与新技术。 全书内容以作者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长期科研实践经验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视野独特,体系齐全,充分反映了该领域的前沿和关注的问题,是适应于高熵合金研究及其知识普及和应用
本书基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系统地介绍铁磁学的物理图像和基本知识.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专门讨论物质磁性的起源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下册介绍技术磁化理论与磁路设计原理,交流磁化理论和磁共振理论.本书为上册,共分六章(即第1章至第6章),前两章主要介绍磁性的一般现象和理论,后四章介绍自发磁化的量子理论.每章之后附有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模具设计技术工作,共收集了作者亲自设计并在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的14幅典型冲压模具全套详细图例。按照制件的工艺分析、工序图或排样设计(部分章节有介绍)、模具总装图设计、模座设计、模板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等顺序排列。为冲压模具设计快速确定模具结构起到了参考、借鉴、仿照的助推器作用。全书共五篇,分别介绍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及多工位级进模。根据不同制件的特点,分析确定采用不同的模具结构,并将这些模具总装配结构实例,按件一一分解画成工作图,读者可直观地具体了解到每个模具零件的形状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要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无论对初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从事模具技术人员来说,都能起到快速易读易懂的效果。所介绍的实例,从不同角度,各有特点,都具有较好
本书以板料冲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 6.0 为平台,通过对软件基本功能的介绍,配以在汽车及家电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实例,由浅入深,对金属冲压成形从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前处理、计算求解到后处理等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不仅分析了实际零件的冲压成形过程、成形工艺步骤及如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等工艺方案确定的方法,还对出现的成形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书中所介绍的板料冲压成形模拟实例均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引导读者全面掌握并可以应用DYNAFORM6.0 软件解决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各大院校的专科、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板料冲压成形方向CAE 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DYNAFORM 6.0 软件的教程。
本书全面介绍磨料、磨具与磨削技术。磨削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领域,是现代制造业实现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有效、应用广的制造技术,磨削加工占机械加工总量的30%~40%,在众多产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本书系统论述了磨料的结晶原理、性能及生产工艺,各类磨具特性及生产工艺,磨削原理及各种磨削工艺技术;本书还对传统磨削领域的实用技术进行介绍,并对磨削领域新研究成果及新开发的技术进行重点论述。与版相比,本书第二版增加了 精密磨削与镜面磨削 、 高速磨削技术 、 难加工材料的磨削工艺 等更多内容。本书具有系统性强、实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 本书可供广大机械加工、材料加工企业及研究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学习磨料、磨具、磨削技术使用,还可作为相关大专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材料加工专业和磨料、磨具专业在校
本书主要围绕车削刀具、钻削刀具、铣削刀具、镗削刀具、螺纹刀具、切断切槽刀具、磨具以及工具系统等在应用中的禁忌展开,致力于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解决数控刀具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 本书内容以案例征集的形式组编,由来自重点制造行业领域且具有丰富生产应用经验的30 余位专家共同编写,共呈现276 个禁忌案例,每一个案例都以机械加工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为切入点,讲解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技术人员少走弯路,提升专业技能,助力推动生产制造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本书在数控加工尤其是刀具实际应用方面,可为众多从事机械加工的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刀具采购人员等提供经验与借鉴;可在刀具研发设计方面,为刀具厂商提供来自用户的需求反馈;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师生提升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防腐蚀工程师丛书》之一,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组织专家编写。本书主要介绍金属腐蚀的电化学理论,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第1章至第6章)紧紧抓住腐蚀金属电极的特点,在有关可逆过程电化学理论的基础上,阐明腐蚀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重点结合讨论了氢和氧两类去极化腐蚀、金属的钝化和常见的局部腐蚀。第二部分(第7章至第15章)介绍了金属在各种典型环境下的腐蚀、影响腐蚀的各种因素、合理的防腐设计及腐蚀控制的途径,还增加了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工业系统中的腐蚀及其控制问题的具体剖析,以加深对腐蚀理论的理解,体验理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铸造手册》第4版共分铸铁、铸钢、铸造非铁合金、造型材料、铸造工艺和特种铸造6卷出版。本书为造型材料卷。第4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体现了我国造型材料的产品与技术结构、环保新要求,以及新标准不断涌现的巨大变化。本书包括绪论、原砂、湿型黏土砂、水玻璃砂、树脂黏结剂型(芯)砂、其他有机和无机黏结剂砂、铸造涂料、过滤网、冒口套及覆盖剂、其他辅助材料和造型材料测试方法共11章,主要介绍了砂型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造型材料及其性能、相关造型材料的检测方法和现行标准、选择和应用造型材料时应掌握的知识等内容。本书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组织编写,内容系统全面,具有性、科学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机床主轴高精度动平衡技术》分别从主轴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振动信号处理两方面论述机床主轴动平衡问题,系统阐述机床主轴不平衡状态下动力学行为的分析理论,以及机床主轴不平衡状态在线监测、辨识和校正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机床主轴动平衡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轴动平衡基础理论,以及主轴不平衡行为的力学分析及参数识别、不平衡振动抑制策略、动平衡中各向异性问题研究及平衡目标优化等,并介绍作者*开展的机床主轴动平衡在线调整技术、不平衡振动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技术、主轴动平衡综合状态测控系统等研究内容。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轴承钢及其热处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轴承钢的基础知识、GCr15轴承钢的特性及应用、相关高碳铬轴承钢钢种的特性和应用、轴承钢制件的热处理、轴承钢的淬火冷却介质应用及淬火槽的设计思路。本书在介绍了轴承钢性能及冶金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轴承钢的热处理技术,如轴承钢的预备热处理、轴承套圈的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轴承套圈的热处理畸变与对策、高碳铬轴承钢的深冷处理、轴承钢的感应热处理与真空热处理等。本书内容系统性强,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轴承钢应用与热处理生产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开展了金属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技术的研究,旨在推进该技术在金属切削过程研究中的应用。书中首先阐述了切削过程基础理论,综述了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关键技术,并基于Abaqus对典型仿真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金属车削和铣削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探讨了刀具磨损仿真和切削过程控制仿真;后对不同仿真软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特性对比。本书成果丰富了金属切削机理的研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