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简明的雪茄小百科,全面展示了雪茄发展历史及雪茄常识,并附有大量精美图片,帮助读者快速了解雪茄文化,既适合没有接触过雪茄的人了解、学习,也适合喜爱雪茄的人欣赏、收藏。
自2020年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启动以来,国产雪茄烟叶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四川、云南、湖北、海南四大规模化生产区。2021年12月30日发布行业《雪茄烟叶工商交接等级标准》(YC/T 588 2021),2022年3月1日实施。本书以《雪茄烟叶工商交接等级标准》为基础进行选样编制,是文字标准的实物照片体现。本书所收雪茄烟叶系统、全面,可以代表我国当前雪茄烟叶产业及工艺发展水平;图片大而精美,可以直观了解各地各等级烟叶形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本书收集了云南省1998~2005年12个种烟州(市)及全国2003~2005年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的主要化学成分数据,并对云南省三种类型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章至第五章依次论述了云南省烤烟烟碱、总糖、总氮、氧化钾含量和糖碱比的变化规律,第六、七章分别对云南省香料烟和白肋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本书适用于从事烟草工农业生产、科研的专业人员,也可作为烟草生产管理部门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部分,共收录了168种天然香料和834种合成香料的资料,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天然香料的内容包括CAS编号、类别、中英文名称、中英文别名、物理性质(酸值、相对密度、折射率)、溶解性、制备提取方法(包括天然存在)、性质特征描述(外观性状和主要成分)、用途与用量、产地和管理状况等。合成香料化合物的内容包括CAS编号、BRN编号、类别、中英文名称、中英文别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射率)、溶解性、天然存在、制备方法、香味性质特征描述、用途与用量和管理状况等。书稿中有关各种香原料在烟草中用途、转移行为和滤嘴截留能力的资料内容基本上是郑州烟草研究院香精香料研究室多年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对烟草调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适合烟草行业技术人员
烟草这一堪称神奇的植物自从被人类发现和认知以来,特别是经由欧洲殖民者引入西方文明社会以后,其是非功过一直为人们争论不休,赞美者有之,鞭笞者也不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吸食烟草的弊端和危害的认识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烟草开始敬而远之。不过远离烟草,并不等于远离烟草文化;拒绝吸食烟草,也不代表我们可以忽略烟草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过的重要作用。烟草作为一种广为人知,曾经给很多人带来了吸食乐趣的植物,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一笔笔浓墨重彩,这种毁誉参半的植物确乎曾经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载体,在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佳话。烟草文化,尤其是其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的雪茄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株奇葩,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该将其功绩轻易地抹
本书所收录的是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湖北省烟草科研所20多年来收集、鉴定、整理并保存下来的国内白肋烟种质资源和国外育成的部分白肋烟品种或品系。 本书包括国内审(认)定白肋烟品种、国内白肋烟种质资源和国外白肋烟种质资源三个部分。每部分均按汉语拼音个字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本教材从两项标准的制定背景着手,概述了标准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编制的主要过程,简要介绍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的生产工艺,介绍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卷烟产品的影响,着重讲述了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和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两项标准的具体内容。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卷烟条、盒包装纸设计,以及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帮助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两项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烟叶高校烘烤技术与管理》由韦建玉、张大斌、王丰主编,要实现烟叶的高效烘烤,就必须突破以下五大制约:一是突破流程制约。 二是突破装备制约。 三是突破容效制约。 四是突破工艺制约。 五是突破组织制约。本书内容涉及当前国内烤烟采收烘烤成本分析、烟叶高效采收技术、装烟上炕技术、烟叶高效烘烤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技术、高效烘烤技术工艺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烟草育种学是研究烟草新品种选育理论与技术的一门科学,是作物育种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烟草隶属经济作物,且与吸食者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故烟叶质量与安全性是评价烟草可用性的核心,也是烟草独特的一面。随着吸烟有害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降焦减害成为卷烟制品的发展主流,无论在烟叶香气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有害基础物质方面,都对烟草品种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改良烟草品种,使其内在质量向优质、低毒、少害方向发展是烟草育种的特殊使命,同时也是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科的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使任何一个领域都成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育种学领域更是如此,特别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为育种学带来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极大丰
本书主要叙述了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注意事项,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主要使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在烟草科学当中的应用的实际范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篇,在此篇中,主要叙述了分子实验技术;二是应用篇,主要描述了在烟草中的应用。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引言,描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应用,总结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2011)推行和应用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YC/T384-2011)具体内容的解释,分别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基础管理规范》(YC/T384.1-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YC/T384.2-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3部分: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YC/T384.3—2011)的相关要素及条款进行了解读;第三部分附注了部分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文件。
本报告呈现了WHO 烟草制品管制研究小组在其第五次会议上达成的结论和给出的建议。在第五次会议期间,研究组审议了两份受会议特别委托而撰写的背景文章,分别阐述以下两个议题:①用于向呼吸系统传输烟碱、而不一定使用烟草的装置;②为无烟烟草制品中的有害物质设定管制限量。本报告第2 章和第3 章分别阐述这两个议题,在各章结尾处给出研究组的建议;第4 章为总体建议。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分技术委员会(TC 144/SC 4)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