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定用书。
宝石学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在开展宝石学职业教学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对本教材版进行了补充修订。 本书介绍了宝石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各种宝玉石的基本特性、鉴定要点和质量评价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大型测试仪器在宝石学中的运用等方面也作了简要阐述。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宝玉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适合珠宝爱好者阅读自学。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6)归口。
......
宝石学是一门由地质学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宝石学基础、宝石鉴定仪器与鉴定方法、宝石的合成与优化处理、宝石矿床、钻石学、宝石的分级与评估、宝石的加工和首饰设计、宝石商贸等融为一体的独立学科。《宝石鉴定仪器与鉴定方法》一书则是通过对宝石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介绍,使读者掌握宝石鉴定仪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介绍市场常见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天然宝玉石绝大部分都是自然界产出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每一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矿物在上述任何一方面的特征都可以作为鉴定矿物的依据,因而宝石矿物鉴定的方法就有:①肉眼观察鉴定(颜色、形态、光泽、解理等)。②物理性质测试鉴定(相对密度、折射率、硬度)。③以晶体光学
《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是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是为高等职业院校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所编写,同时也面向广大珠宝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可以作为参考或者培训用书。《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系列教材:人工及改善宝玉石检验》专门针对珠宝行业鉴定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教材内容设计主线,以工作领域中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实际的珠宝检测项目来引领,使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53)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6)归口。
《珠宝首饰检验基础(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是作者夏旭秀、章越颖集多年教学经验,根据目前珠宝行业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所需内容编写的。全书以国家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标准为大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方法。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贵金属首饰检验、宝石结晶学和宝石矿物学的基础知识,读者在完成本教材实训后,能够达到“职业资格贵金属首饰检验员(五级)”水平,并掌握“宝玉石检验员(四级)”、“钻石检验员(四级)”大纲中有关结晶学和矿物学的基础知识。 《珠宝首饰检验基础(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适合参加珠宝行业职业资格培训的学员使用,也适合相关院校珠宝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同时还可供珠宝首饰爱好者、购买者、投资者及收藏者参考。
《中国国石和田玉:羊脂白玉》是系列开篇之作,也是作者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更是鉴赏和田玉、投资和田玉、收藏和田玉的之作。全书用大师的眼光来诠释和田羊脂白玉的美,用精美的图片来认识和田透闪石的洁白世界,用词条式的语言来品读和田玉的庐山真面目,用专家的学识来解读和田玉的真谛,用学者的态度来了解和田玉文化的历史,用玩家的经验来辨识和田玉石的真伪。
本标准5.2—5.6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代替GB 4871—1995《普通平板玻璃》、GB 11614—1999(浮法玻璃》和GB/T 18701—2002《着色玻璃》。 本标准与GB 11614-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由按用途分类修改为按外观质量分类(1999年版的3.1,本版的4.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对12mm及12 mm以上厚度的厚薄差的规定(1999年版的4.2,本版的5.4); ——外观质量中,用“点状缺陷”术语取代“气泡”和“夹杂物”,同时提高了要求;增加了直径100 mE圆内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的规定(1999年版的4.3、4.4和4.5,本版的5.5); ——增加了“检验分类”和“抽样”条款(1999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与GB/T 18701-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着色玻璃按色调分类(2002年版的3.3); ——取消着色玻璃可
本书从教学的角度,以陶瓷雕塑造型与材料应用为课题,介绍了陶瓷雕塑造型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材料的特性,特征,列举了基本的表现方法(包括材料的色彩,肌理的呈现)并图示其表现效果,给读者一个大概的感觉。陶瓷材料的种类和表现的方式是纷繁多样的。本书并非史册或全书,我们只能取其重点说明,读者自会举一反三。而对于材料构造与造型的协调性,只能作感性的提示,要想真正掌握,须在实际工作中体会。
《珠宝玉石鉴定使用手册》在鉴别珠宝玉石的天然品种,优化、处理品种,合成品种,特别是在翡翠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归纳出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运用一般基层珠宝玉石鉴定检测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和检测方法,依靠取得的定性依据和部分定量数据,按照本书检测流程就能得到终检验结论。 本书可以作为基层珠宝玉石检测鉴定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也可作为制定统一操作规程的基础:适合检测鉴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对学习珠宝玉石专业的学生有一定帮助;对于遍布社会各阶层的广大珠宝玉石爱好者而言,本书也很实用。
本书围绕堆雕技法在坭兴陶装饰上的应用,着重介绍以添加方式为主的陶艺雕塑技法。以坭兴陶堆雕的类型、坭兴陶堆雕工具的使用、坭兴陶堆雕制作的步骤和坭兴陶堆雕作品赏析等内容的教学为主。全书共有六章,具体分为坭兴陶堆雕概述、坭兴陶堆雕常用工具、坭兴陶堆雕的种类、坭兴陶堆雕与泥性、坭兴陶堆雕制作步骤、坭兴陶堆雕艺术作品赏析等六大部分。着重介绍堆雕制作过程中的泥塑部分,详细介绍竹刀、牛角刀、塑料片等常用工具在堆雕技法制作中发挥的作用;介绍以添加方式为主的手工塑型、印模塑型和综合塑型堆雕的特点;介绍坭兴陶堆雕与泥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掌握泥性进行堆雕制作;介绍手工塑型、印模塑型和创意堆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青竹美术颜料有限公司、中山市联众文具礼品有限公司、上虞市致远画材有限公司、宁波松鹤文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炜、张芳、孙付霞、刘其通、施红光、任雪峰、高松鹤。 本标准首次发布。
中国有句老话——“盛世收藏”。当今工艺美术界的人都有这个体会。和谐社会的创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市场的空前繁荣、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工艺美术事业正逢盛世。盛世对工艺美术行业来讲是好的发展机遇。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经营管理者们,应该说都会自觉地抓住这个机遇去发挥、创造,把卓绝的技艺凝结在作品中,使其流芳百世。但这,只是作者的使命之一,作者身处盛世之中应该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技艺。 2002年,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的核心是“保护人才、保护技艺、保护品种”。其保护的终目的,就是将优秀的传统技艺完美地传承下去。一直以来,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政府的领导下全力贯彻(《北京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素青、李玉鸥、李武军。
“陶瓷烧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陶瓷生产一线的烧成工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陆小荣等编著的《陶瓷烧成技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学内容,同时体现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以典型任务引领项目教学。 全书分七个部分,从陶瓷烧成技术基础、隧道窑、辊道窑、间歇窑、电窑、窑炉的热工测量、窑炉用耐火材料等方面,对陶瓷烧成的基本原理与主要设备操作等做了系统介绍。为了便于教学,每部分内容前面有学习目标、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后面配有思考题。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6)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