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广大劳动者系统地学习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为企业合理用工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进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职业标准、完善技能鉴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推出了1+X培训鉴定模式。1+X中的1代表国家职业标准,X是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标准进行的提升,包括了对职业的部分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的扩充和更新。上海市1+X的培训鉴定模式,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大纲。本书适合相关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参考,可供从事驾驶培训工作的人员以及初学驾驶人使用,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汽车驾驶员四级》是《1+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指导手册》之一,由“理论知识复习题”“操作技能复习题”和“理论知识模拟试卷及操作技能模拟试卷”三大块内容组成,书中介绍了题库的命题依据、试卷结构和题型题量,同时从上海市1+X鉴定题库中抽取部分理论知识题、操作技能试题和模拟样卷供考生参考和练习,便于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复习准备。
武汉,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极富影响力的城市。中国这么多的城市,以 大 相称的,也就只有 大上海 和 大武汉 。早在明清之际, 无徽不商 的徽州人称汉口是 天下货物聚买大码头 ,著名学者胡适曾认同这一说法。不过他说 汉口是由吾乡人(即徽州商人 引者注)创造的 却让人无论如何不能苟同。进入近代,在中国被迫开埠、开放的总体格局中,武汉是西方国家 把商业向五口通商以外的地方进逼 的*口岸。迨至晚清,武汉由一个进行内部商业循环的区域中心市场被迅速国际化。美国学者罗威廉的研究认为,至迟在19世纪80年代,汉口城市的这种 世界性 地位便开始显现。1905年,它更是被日本人水野幸吉称为 东方芝加哥 。经过张之洞所谓 湖北新政 的培育和打造,晚清的武汉,不仅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商埠,而且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 东方芝
了使大家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汽车维护,学习 掌握汽车维护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作者(高建新)深 入企业调研,全面、具体分析汽车维护的实际典型工 作任务,提炼出完成各项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按照认知规律创设学习情境,《汽车维护》系统地 学习汽车维护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在总结多 年实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实用性为原则,力求 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汽车维 护的步骤、方法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本书由浅人深, 突出操作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 针对性与实用性,是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 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7)提出并归口。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动车保有量特别是私人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社会对机动车维修需求迅猛增加,对机动车维修价格、维修质量、维修方便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满足不断增长的机动车维修需求,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交通部于2005年6月24日发布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年第7号令),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重要实施性规章之一,是我国机动车维修行业行政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为配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使社会各界和广大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准确理解《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正确运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政策,支持
本标准是对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JT/T199-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中营运车辆相应内容的修订。 本标准与JT/T198-1995和JT/T199-1995相对照的主要区别是: ——修订后的标准将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JT/T199-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两项标准的内容合并。合并后的标准名称为《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代替JT/T198-1995和JT/T199-1995。 ——删去了JT/T198-1995中第3章 术语。 ——“评定规则”中,取消了汽车使用年限的规定。取消了关键项、一般项及项次合格率的规定。 ——检测方法引用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评定技术要求参照了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等相关标准*版本的有关规定编制的。 ——删去了原标准中“标准的实施监督”一章。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关于做好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5号)和《关于印发汽车维修等4个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大纲(试行)的通知》(人社职司函[2009]33号)文件精神,我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以下简称“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研究。由深圳技师学院、西安技师学院、江苏盐城技师学院和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牵头,开发了汽车维修、数控机床加工(数控车工)、电气维修和电脑动画设计制作4个专业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及系列教材。 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为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汽车修理与检测习题册(第3版)》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汽车修理与检测(第三版)》的配套用书。习题册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紧扣教学要求,知识点分布均衡,习题难易适中,适合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使用。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国内外地铁与轻轨系统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运营管理准则;运营组织;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设备、设施的维修与保养;人员培训;安全与应急管理。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船舶焊接工识图》介绍了船舶焊接工识读船图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船体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船图识读基础、识读船体结构结点图、船体分段的划分与分段结构图识读,船舶焊接工艺的解读等内容。本书涉及的标准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船图及焊接工艺均为工程实例。《船舶焊接工识图》可用作船舶焊接工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技工学校、中高职专科学校教学、培训教材,亦适宜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
本标准代替JT 137—1994《公路沥青库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本次修订与JT 137—1994相比,进行了如下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的名称改为《公路沥青库》,只保留了JT 137-1994中“燃烧炉的排放”(见4.7.5)的要求; ——增加了设备等级、类型和组成; ——增加了沥青库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及电气系统、防雷和防静电、消防、污水处理等要求; ——增加了沥青罐、输油及热力管道、加热炉和电气系统的验收规则; ——增加了沥青产品包装、留样及计量。 本标准由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以1997年发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收费规则(外贸部分)》为依据,根据港口外贸收费的特点,进行信息分类和代码编制。 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部水运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渝平、陈建华、林军保。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交通部公路所负责起草。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广大劳动者系统地学习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为企业合理用工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进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职业标准、完善技能鉴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推出了1+X培训鉴定模式。1+X中的1代表国家职业标准,X是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标准进行的提升,包括了对职业的部分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的扩充和更新。上海市1+X的培训鉴定模式,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
本书从汽车空调的发展史入手,详细、全面地介绍了汽车空调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系统等知识。全书分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两部分,在知识要求中强调对汽车空调各方面基本知识的讲解,并且针对部分知识还结合了具体的车型进行介绍,在技能要求中详细介绍了汽车空调中各种故障的分析及维修方法。 本书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以及适应性都很强,可作为再就业人员、转岗人员、劳动预备制学员和在职职工上岗前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汽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由张振中编写,杨斌雨审稿。
本标准对应于IALA-1052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在航标服务提供上的应用》,与IALA-1052指南一致性程序为非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民航安全检查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