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电动三轮车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一书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于一体,内容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和标准,结合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特点和维修行业要求编写而成。学习一本书而掌握两种产品的维修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含量大、技能实用、图解维修,对每一种产品的维修都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讲解,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学习本书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的维修技能。本书可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维修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 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道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电动车和行人。如何确保各种车辆以及行人能够有序、安全、畅通地在道路上通行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道路上施划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以便传递道路交通信息,传达交通管理指令,实现对车流、人流的渠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之间的运动干涉。 许多交通事故、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缘于违反了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因此,开车要懂交通标志标线,要精准理解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要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灵活、正确地运用交通标志标线。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汽车驾驶亲身经历,以通俗的语言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于人们拿不准的交通标志标线,如,左弯待转区、直行待行区、可变导向车道、潮汐车道等,进行了重点讲解。本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各类汽车
根据建设部 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新增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条款;5.明确了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桥梁施工技术(第2版)》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成都蓉军广告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15年7月第2版,2015年7月第5次。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基本知识、桥梁施工基本作业、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墩台施工等。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JTJ018—97)(以下简称原规范)自颁布实施以来,对减少路基路面及公路构造物水损害,提高公路耐久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排水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工程经验的积累,规范部分内容需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09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190号)要求,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编写组在总结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排水工程的建设经验,广泛征求了业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完成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以下简称本规范)的编制工作。 《公路排水设计规
本书括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与测试基础、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集成与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定位系统与控制系统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感知设备集成与测试、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基于车路协同的高等级驾驶自动化系统设备集成与测试六个项目,详细介绍了基于Apollo样品车型的驾驶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基本认知、组装、调试以及故障检修。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业,高职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业的教材,以及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与测试、生产制造和维修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主要介绍桥隧建筑物的一般知识、常用材料、基本组成、检查、常见病害、作业机械、安全知识以及桥隧其他知识等;职业技能部分主要介绍对桥隧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资格性和适应性职业技能要求。 本书针对铁路职工岗位培训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进行编写,是各单位组织各级各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用书,对各类职业学校相关师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共19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施工测量,5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6开挖,7出渣与运输,8支护与衬砌,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10监控量测,11防水和排水,12风、水、电供应,1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14辅助坑道,15辅助工程措施,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17隧道路面施工,18附属设施工程,19交工验收。
本书共分为7章,依托多个矩形顶管工程项目,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详细分析了矩形顶管施工特点、矩形顶管摩阻力研究及顶力计算、管-浆-土摩阻特性、顶管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矩形顶管 金蝉脱壳 快速施工技术以及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在复杂环境下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师生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等的参考用书,对于矩形顶管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书选择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桥梁工程施工作为研究方向,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公路维修保养管理、高速公路专项养护与大修管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施工、拱桥上部结构施工、大跨径桥梁施工、桥梁及附属结构施工等。各章节内容既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既可供读者全面、系统地学习,又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查阅与选学。
董丽艳等编著的《公路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管理》以*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为依据,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按照理论阐述与工程案例相结合的思路,力求达到实用、适用的目的。本书分十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监理的“五监控、两管理、一协调”的工作内容;公路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工作的法律知识、工作程序及内容;施工监理招标与投标的内容;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的实践应用案例分析。《公路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管理》除用作高职高专院校公路监理及相关专业教材之外,还可作为监理培训教学参考书。本书对广大工程监理、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监理与招投标知识,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书简要介绍了支挡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支挡结构的结构形式和适用条件、支挡结构的基本构造和施工基本要求,同时介绍了朗金、库仑土压力理论及各种条件下的上压力和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作用于支挡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组合,重点介绍了重力式、悬臂式和扶壁式、加筋士: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土钉式、桩板式等挡土墙以及抗滑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通过设计示例介绍了各种支挡结构的设计过程,后介绍了支挡工程与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路基支挡工程的景观设计。 本书可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路基支挡工程设计、施工、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规范的编制工作依据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等设计和施工规范,在充分吸收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重庆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重庆高温、多雨、山区气候地理等特点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经验,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地区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经验,提出了适合重庆地区特点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适当提高了材料、混合料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了路面排水、长大纵坡路面设计等内容。
本书基于公路路基设计、施工和养护中常遇到的复杂地形、地质、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特殊路基工程设计问题,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土质高边坡、岩质路基边坡、滑坡地段路基、软土路基、膨胀土路基、黄土地区路基和冻土地区路基的设计理论、处治方法及施工技术。由于特殊路基的处治设计与特殊路基的形成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书中特别重视特殊路基形成的原因、处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内容重点突出,以便于读者较系统地掌握每类特殊路基的处治设计理论、方法。本书可作为道路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或专业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公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参考书。
本书为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交通运输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之一。本书共分基础知识、公路养护工(初级)工作要求、公路养护工(中级)工作要求、公路养护工(高级)工作要求四部分,对公路养护工需要掌握的路基、路面、小桥涵养护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主要用作公路养护工技能鉴定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交通类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供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和自学使用。
本书通过导论、道路交通事故警情的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绘、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及视频图像采集共七章内容,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态及分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道路交通事故交通现场勘查等内容。
本书针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3年版)《桥梁》和《隧道》两个科目的大纲要求,收集了大量考前模拟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相应知识点。本书还附有模拟试卷,对考生复习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适合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前复习之用。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培训名师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精品化运作以及将培训成效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过程分析。
江志彬,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与仿真。本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网络客流轨迹数据挖掘、客流监测与预警、客流管控等理论上取得的突破,在搭建地铁网络大客流管控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一系列有关地铁大客流的形成原理、客流的网络演变机理、客流感知新技术与新方法、客流预警预测理论、站车协同限流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本书可以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经验,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原规范中的一些技术指标已不满足需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原交通部)《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378号)要求,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负责原规范的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