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期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近30年来该领域全球和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该领域的许多前沿问题和挑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成功实例。 本书由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诸自强教授等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无刷交、直流驱动控制;单三相、双三相、开绕组电机;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法,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及模型预测控制;非凸极电机的磁链法和反电动势法,以及凸极电机的有效磁链法和扩展反电动势法;在不同坐标参考系下,根据电流或电压响应的脉振与旋转高频正弦和方波信号注入方法,以及注入信号的幅值和频率选择;基于检测反电动势波形过零
我国曾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其认真贯彻和执行是图书出版全过程中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是提高图书编校和印制质量的关键。为满足广大作者及编辑对常用标准及规范的需求,我社对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删除了一些作废及不常用的标准及规范,增加了一些新的标准及规范(详见目录中标识为红色的),增加了“学术出版规范”“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编校质量”等板块内容,更加实用。
本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局部修订稿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涉及修订条文共27条,其中新增加7条,修改20条,修改及增加条文均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相关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函[2016]234号《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修订工作。本规范是对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全面修订。修订原则:以省级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作为控制标准;总体框架不变,适当增加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注重条文的技术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对施工关键工序和关键过程的控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标准;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协调配套。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一书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开发的主题出版物。本书以孙家栋、王选、谢家麟、金怡濂、曾庆存、刘永坦等十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科研创新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现公众耳熟能详的科技事件和科技成就,全景呈现新时代 科学的春天 我国取得的成就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本书全面总结了我国铁路货车的发展过程、关键技术和*成果,从车辆类型、结构、技术 特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铁路货车技术知识、技术特征和产品谱系.全书共分为十四章,详细 介绍了铁路货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铁路货车的特点及组成、基本定义和术 语、用途和编码,铁路货车设计原则与方法、仿真分析及试验,铁路货车转向架、制动系统及连接 缓冲系统,铁路货车制造技术及修程修制,敞车、棚车、平车、罐车、漏斗车、小汽车运输车、长大货 物车、冷藏保温车、特种车的发展历程、主要结构特点、技术参数及配置. 本书集专业性、技术性、工具性于一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堪称中国的 铁路货车百科全 书 ,既是铁路车辆行业研发、设计、制造、运用、维护、检修等方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铁路专 业高校师生的专业参考资料,又是广大铁
本书是一本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建筑入门读物,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一种理解和体验建筑的全新的途径。全书根据关键的建筑主题划分为12章,精心挑选包括埃及金字塔和悉尼歌剧院在内的72座代表性建筑,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每章有一篇简短的引言介绍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然后用6个建筑实例详解该主题,搭配精美的建筑照片和带有观赏路线的平面图,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是悬疑小说大师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之作,包括《沉默的羔羊》《红龙》《汉尼拔》和《少年汉尼拔》。《少年汉尼拔》拉开了四部曲的故事序幕:出身于立陶宛贵族家庭的汉尼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还只是一个孩子,战争让他失去了父母、老师和朋友,他和妹妹米莎相依为命,然而令人恐怖的遭遇才刚刚开始……《红龙》的故事发生在汉尼拔被特工威尔抓住之后。美满的家庭连续遭到恶魔的摧残,下一个月圆之夜的凶案眼看着就要降临,特工威尔却找不出追捕凶手的线索。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只好向曾经差点让他丧命的食人魔汉尼拔求助。《沉默的羔羊》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接连有女性被杀害并剥皮,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被派往食人魔汉尼拔所在的精神病院,她希望能从汉尼拔口中找到抓捕凶手的重要线索,而汉尼拔也
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 是人类公路建设目前的壮举。2024 年正值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 周年,本书继承和发扬“两路” 精神, 介绍青藏公路建设技术和多年冻土路基的工程技术,也为从事多年冻土路基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介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时代背景、相关理论概念、工作路径与方法,从前期准备到现场调研评估到规划编制、工程设计、项目实施与运营全流程,山水林田湖等全要素展开,契合我国当前乡村振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本书可供从事土地整治、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的规划人员以及政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全面总结了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系统地阐述了铁 路货车转向架的基本知识、标准体系、技术原理、各主型转向架的技术特征和产品谱系。全书共 分为十章,详细介绍了铁路货车转向架的作用、构成及分类,国内外铁路货车转向架的发展,标 准体系、设计原则、结构强度及动力学性能,转向架低动力、低磨耗、抗菱及与车体连接技术,交 叉支撑式、摆动式、副构架式、构架式等多种转向架的技术特征、技术参数及配置,以及转向架制 造、检修和维护等内容。 本书集专业性、系统性、理论性于一体,堪称中国的 铁路货车转向架百科全书 ,既是铁路 车辆行业研发、设计、制造、运用、维护、检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铁路专业高校师生的专业 参考资料,又是广大铁路爱好者了解我国铁路货车转向架的专业书籍。
《新概念模拟电路(上) 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 本系列图书共分3册:《新概念模拟电路(上)——晶体管、运放和负反馈》《新概念模拟电路(中)——频率特性和滤波器》《新概念模拟电路(下)——信号处理和源电路》。《新概念模拟电路》系列图书在读者具备电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模拟电路应用为目标,详细讲解了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源和电源电路等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分析、应用设计举例和大量的仿真实例。本系列图书大致可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晶体管放大的基本原理,并对典型晶体管电路进行细致分析;第2部分为晶体管提高内容;第3部分以运放和负反馈为主线,介绍大量以运放为核心的常用电路;第4部分为运放电路的频率特性和滤波器,包括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第5部分为信号处理电路;第6部分为源电路,包
我国曾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其认真贯彻和执行是图书出版全过程中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是提高图书编校和印制质量的关键。为满足广大作者及编辑对常用标准及规范的需求,我社对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删除了一些作废及不常用的标准及规范,增加了一些新的标准及规范(详见目录中标识为红色的),增加了“学术出版规范”“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编校质量”等板块内容,更加实用。
福州传统建筑,从东冶王都的巨柱阔瓦;到华林寺的瑰丽铺作,以至明清时期精巧结构,趋于成熟稳定,形成独特的闽东建筑体系。福州传统建筑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每个时代都融入了当时的工艺技术和审美情趣。尤其难得的是福州目前还保留又一批极为珍贵的明代甚至宋元的建筑,成为福州古厝的重要遗存,在多雨、多风、炎热、潮湿的恶劣环境中能得以延续,殊为难得。本书的照片和图片精选从2000多张中精选800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福州明代的古建筑。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作者在半导体封装领域拥有40多年的研发和制造经验。《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共分为11章,重点介绍了先进封装,系统级封装,扇入型晶圆级/板级芯片尺寸封装,扇出型晶圆级/板级封装,2D、2.1D和2.3D IC集成,2.5D IC集成,3D IC集成和3D IC封装,混合键合,芯粒异质集成,低损耗介电材料和先进封装未来趋势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让读者快速学会解决先进封装问题的方法。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9 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函〔2019〕427 号) 的要求, 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JTG 6310 2022) 的制定工作。本标准在全面总结多年来我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建设和运营服务经验的基础上, 系统梳理了已颁布实施的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工程技术文件, 对联网收费系统总体架构、部省两级系统以及配套的通信、密钥、网络安全等支撑保障系统等作出规定, 以指导全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本书是最早论述中国建筑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928年,共收录照片750张,文字说明10余万字。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图版+解说”的方式,系统介绍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意义的建筑,包括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和民居等,描绘出一幅中国建筑文化的全景图。本书照片以伊东忠太五次中国考察和关野贞三次中国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为主体,大多拍摄于1918年之前。一百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很多建筑已经消失不见,本书为后人留下了极具研究价值的少量史料。
本书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供配电系统、变电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自备电源、低压配电、配电线路布线系统、常用设备电气装置、电气照明、民用建筑物防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