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聚焦热门话题、热门行业的实力之作,完整呈现芯片发明和发展的60多年历程。 全书完整呈现了芯片发明与发展的历程,从支撑芯片产业发展的量子力学讲起,逐渐发展到半导体物理学,进而催生了半导体器件,这些器件又由简到繁,像一颗发芽的种子,演化出了双级型晶体管、MOS场效晶体管、光电二级管等,并由此集成构造出了模拟芯片(通信和传感器芯片等)、数字芯片(CPU、存储器、FPGA等)和光电芯片等。蕞后,本书还展示了芯片设计方法和制造方法由手工到自动的发展过程,并指出了芯片未来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可以说,了解芯片,有这一本书就够了。 芯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与叛逆史——详细讲述一群叛逆者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故事。 作者以芯片诞生和发展为主线,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杂志、书籍或新闻报道的庞杂信
本书结合电工工作实际,全面介绍了电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总结了电工常见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和常用技术数据。包括:电工常用工具及操作技能、常用仪表的应用与维修、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技术、电动机与变压器检修、电动机控制线路及绕组装接与调试、常用照明设备及维修、常用配电控制线路与检修、高压电气设备检修、PLC及变频器电气故障检修、机床电气线路检修、常见家电设备故障检修以及光伏系统维修等。书中配有二维码视频演示各项电工维修技能。本书适合广大电工、初学者、电气维修和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函[2016]234号《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修订工作。本规范是对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全面修订。修订原则:以省级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作为控制标准;总体框架不变,适当增加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注重条文的技术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对施工关键工序和关键过程的控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标准;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协调配套。
建筑防火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现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T 3610 2019), 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 自2019 年12 月1 日起施行, 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2006) 同时废止。《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T 3610 2019) 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 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函[2016]234号《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修订工作。本规范是对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全面修订。修订原则:以省级公路桥梁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作为控制标准;总体框架不变,适当增加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注重条文的技术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对施工关键工序和关键过程的控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标准;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协调配套。
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统一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评定。本标准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大力度优惠限值标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较为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介绍IEC/TC 61家用电器安全技术委员会以及其制定的系列标准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对家用电器的国际标准化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第二篇是针对IEC 60335-1第6.0版的讲解,按照IEC 60335-1各章的顺序进行阐述,将IEC 60335-1中“前言”和“引言”合并为本篇的第0章,把附录合并为第33章,其他各章与IEC 60335-1的各章相对应。
本书为“乌有园”系列的第三辑。“乌有园”系列出版物关注国内在传统设计语言之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关注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近期新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采取约稿方式,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文。本辑关注“观想与兴造”,除了延续前两辑已有的研究、作品、教学、视野等栏目外,内容上新增了一个研究斯里兰卡建筑大师杰弗里`巴瓦的专题,包含金秋野、董豫赣等人的四篇文章。
自1932年4月起,梁思成、林徽因利用8年多的时间,先后赴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四川、浙江、云南等地考察古建筑,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资料和图片。本书作者魏新、白郁,多次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之路,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书中他们以轻松流畅的笔触,按照不同的考察线路分23个章节依次展开叙述,图文并茂地全面解读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历史与文化内涵,并与梁思成、林徽因当年的考察笔记展开古今对比,予以全面解读,有助于大众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些国之瑰宝。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4〕298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地基特性、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地基计算、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检验与监测。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规划设计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01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性标准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的"技术法规"体系,并分别与2021年和2022年先后批准发布了40项全文强制的工程建设规范。《消防设施通用规范》是其中的一项。 为便于规范使用人员领会规范条文的本意,把握其实施要点,准确执行规范,我们组织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编写了本指南。在编写中,解释了各类消防设施的构成、作用及相关术语,并紧扣规范条文着重说明条文规定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实现条文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建筑防火规范
本书着重阐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阐述作为继电保护硬件系统的几种主要继电器的作用原理、分析方法和整定原则。第三~七章阐述电网的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输电线路的接地保护,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纵联保护和自动重合闸。第八~十一章阐述电力系统的主设备保护、母线保护和电动机保护。第十二章介绍直流输电和配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在附录中介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试验技术,如动态模拟试验和RTDS数字仿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关于继电保护可靠系数和灵敏系数的规定,给出了与继电保护有关的IEEE的设备代号和有关的中英文名词对照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本科教材和硕士生学位课参考书,亦可作为从
本定额在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已有的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定额成果和典型公路桥梁养护工程测定消耗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吸纳行业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经充分论证和实例验算,以及征求国内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编制而成。 现发布《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预算定额》(JTG/ T 5612 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1 年1 月1 日起施行。《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预算定额》(JTG/ T 5612 2020)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管理和解释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中交*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四路205 号中交一公院科技产业园,邮政编码:710075),以便修订时研用。
本标准适用于其额定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不超过600V的信息技术设备、音频设备,视频设备,广播接收设备,娱乐灯光控制设备及其组合。 本标准也适用于专业用途的上述设备。 本标准规定的发射要求不适用于ITU定义的无线电发射机产生的有意发射,也不适用于与这些有意发射相关的杂散发射。 对那些在其他IEC/CISPR对应的国家标准(除了GB/T 9254和GB/T 13837)中,对本文件适用频段规定了发射要求的设备,不包括在本文件的范围内。 本标准不适用于现场试验。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
本标准共10章和6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材料与设备、锚索体设计、锚固设计、锚索防护、锚固施工、安全监测与锚固试验、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次修订的的主要内容为: 在材料与设备中,增加了锚具和连接器及注浆和防护的内容,明确了预应力锚索(杆)所使用原材料的材质和检测频次要求; 在锚索体设计与选择中,针对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锚索型式的应用,规范了其使用和制作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了锚索的制作、张拉、锁定、防护的要求; 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安全监测与锚固试验以及质量评定与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能力、公正性以及一致运作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组织,不论其人员数量多少。 实验室的客户、法定管理机构、使用同行评审的组织和方案、认可机构及其他机构采用本标准证实或承认实验室能力。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的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著作,分为认识篇、态势篇、技术篇、政策篇四个部分,力争从理论和实践、全局和领域、技术发展和国家需求等几个维度系统介绍工程科技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的成果。首先,归纳了颠覆性技术通用的概念,总结了其内在特征,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国家视角。其次,研判了当前世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对颠覆性技术的战略需求。然后,根据技术发展和国家需求,遴选出了一批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并对这些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评价。*后,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建议。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设计过程中用于实现机械安全的基本术语、原则和方法,以及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的原则,以帮助设计者实现机械安全的目标。这些原则基于与机械有关的设计、使用、事件、事故和风险的知识和经验。本标准还规定了在机器生命周期的相关阶段内进行识别危险、估计和评价风险的程序,消除危险或充分减小风险的程序,以及记录和验证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程序的指南。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自媒体的快速进步,复杂网络建模思想与行为分析理论与实践方法在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各种对复杂网络的数学建模方法和分析技术。本书主要围绕复杂网络建模与行为分析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复杂网络统计特性、经典四种复杂网络模型、复杂网络影响力节点挖掘、复杂网络用户转发行为分析与预测、谣言传播行为分析、个性化推荐行为分析。本书可读性强,内容丰富,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等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工程师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教材。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与实践》是一本全面探讨虚拟电厂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本书旨在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者、开发者、运营者和管理者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本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虚拟电厂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对比:第2~4章系统阐述了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系统架构和技术基础等;第5~9章详细介绍了虚拟电厂的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模式和标准体系;第10章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虚拟电厂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和成效。 本书适合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工程运维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对虚拟电厂技术感兴趣的高校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