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认知与应用》以园林树木的应用为主线组织内容,共包括以下6个项目:项目一学习园林树木的识别,介绍树木的识别特征、拉丁名知识、检索表知识、植物分类系统的基本知识等;项目二学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主要阐述园林树木与态环境的关系;项目三学习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与园林树木应用关系较密切的树木生长发育规律;项目四学习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介绍园林树木的树形和各器官的观赏特性,以及园林树木的文化意蕴;项目五学习园林树木的应用方法,介绍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配植方式、配植手法、配植效果,以及不同用途园林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方式;项目六认知园林树木资源,介绍常用的园林树木种类。
本书以培育优质无花果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日本无花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对改善其作业栽培的十大要点进行了说明,还就病虫害、鸟兽害、生理障碍的防治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另外,对于经过试验探讨的新树形、新栽培技术也进行了整理,希望能成为推动无花果栽培更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本书介绍的日本无花果栽培技术,内容系统、翔实,图文配合,通俗易懂,对于我国广大无花果种植专业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都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农林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苹果树合理整形修剪图解(第4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汪景彦研究员主编和修订。 《苹果树合理整形修剪图解(第4版)》自出版以来,重印32次,发行72.6万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作者根据当前苹果树控冠改形的需要,并针对修剪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原书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常用树形及其整形技术,果园郁闭与树体改造,树冠调控方法,常用修剪方法、作用与应用,修剪技术纠错,省工简化修剪法等。 《苹果树合理整形修剪图解(第4版)》内容先进完善,贴近生产实际,是广大果农、园艺技术人员以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很有价值的实用参考书。
这是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迷你树木百科全书,共83个主题。它既有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也分析了树在文学、艺术和电影等中的象征意义。 从中你会了解到 树的评定标准,树木年轮的观察方法,树皮猫脸瘢的形成原因,鹅掌楸五花八门的俗名,森林浴的积极作用,以及圣诞树的畅销品种。你还会读到佛陀与菩提树,“树坐者”茱莉亚·伯特福莱·希尔和红杉林,西奥多·罗斯福和约塞米蒂 公园,《阿凡达》中的纳美人和家园树。 无论你对森林的热爱会把你带到哪里,这本小书都会是一位 的旅伴。
20世纪中后期,为解决世界人口增长的粮食供应问题,投入大量化学肥料以提高粮食产量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选择。据国际粮农组织统计.1976-1977年,发展中国家仅生产全世界化肥总量的21%,而实际消耗世界化肥总量的31%(FAO,1978)。以合成氨生产工艺为主的氮肥工业是高能耗的产业,高能耗带来的高成本给化肥工业带来巨大压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发生了第1次石油危机,欧、美许多氮肥厂因不堪重负而纷纷关闭。同时,随着国际环保运动的兴起,人类开始意识到 石油化工 农业虽然能为世界带来粮食的增长,但也造成大气污染、土壤酸化、地力衰退、农产品品质下降等负面影响。20世纪,为解决农业生产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国际上再次兴起生物固氮的研究高潮,推崇有机农业的潮流逐步兴起。基于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在稻
本书收录了我国常见以及应用虽少但表现良好的园林树木300种(种及个别表现优良的杂交种),加上变种、变形、品种共计566种,隶属于64科、145属。从园林应用的角度,按照习性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常绿木质藤本、落叶木质藤本六类。每个树种主要包括种名、科属、学名、产地、识别特征、生态习性、园林应用,并与相近种进行辨析,其中生态习性采用直观性强的图例表达。本书图文并茂,每个树种精选了树形、叶、花、果、芽等各部分的图片,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休眠期即冬态的识别特征,增加了枝干、冬芽、叶痕、枝髓等特征图片,便于读者可以在不同时期认知、鉴别。 本书是作者多年实践及教学工作经验的成果总结,是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工程监理及园林行业其他相关人员、植物爱好者等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
本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分别详尽介绍我国已公布的85个国家地质公园遗迹特征、地质形成原因、相关人文知识,并配有公园风景照片,游览路线,小贴士,特产,周边景点介绍等信息。是一本既能使读者增长地学知识,又能帮助旅游者选择出游线路的科普旅游读物。
园林是一种以美化、欣赏、游憩、休闲、愉悦和恢复人们身心健康及创造或改善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盼生态因素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境域,并具有一定的物质生产和防灾、减灾效能。 大自然境域是宏伟博大的,园林境域仅是按人们的意愿对大自然一定部分做不同程度的营建,这种营建的结局常有优劣、巧拙、成败之分,故园林工作者须常具博习、研索、慎为之心。 园林构成的主要因素有三,即大地(陆体、水体)、生物(以植物为主)和广义设施物(园林建筑、各类设施物)。 园林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文化与艺术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园林学的内涵亦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创新与发展。根据园林建设发展的历史,汪菊渊院士曾将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
《林学概论(第2版)》在撰写过程中,其编写大纲、具体内容、知识结构、知识深度、科技水平注意补充了一些新内容,城市森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功能防护林栽培与应用技术、自然林栽培技术与思想、矿区植被恢复的新技术、一些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树种栽培与应用技术都被引入。 《林学概论(第2版)》是作者在30年教学、科研、实践工作基础上完成的,反映了现代社会新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无论在林木种子生产经营、优质苗木培育生产经营、森林经营管理、树种栽培技术、功能林以及城市森林植物栽培技术、矿区植被恢复等方面,都赋予了新思想、新理论。 《林学概论(第2版)》的编写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方便非林学背景读者的理解,使《林学概论(第2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共分35章,由六篇组
师永全主编的《河南森林抚育探索与实践》主要介绍了河南省森林抚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面临问题,科学研判了森林抚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认真梳理了制约河南省森林抚育科学开展的认识问题和解决路径,系统讲解了森林抚育理论技术、混交林培育营造等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并通过对几年来河南省森林抚育成效的监测分析,验证了开展森林抚育实践取得的成果;总结了11个有代表性的森林抚育林分类型,为更好的指导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提高河南省森林抚育质量和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本书可供从事林业管理及林业生产的广大林业工作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