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是根据2011年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11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修订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由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的。《建设标准》在调查、分析、总结现有航站和森防机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现行《通用机场建设规范》、《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等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了相关编制工作。《建设标准》制订大纲经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组织专家审查后,编写组按要求编制完成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并
由姚小华和任华东主编的《油桐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以多年来的油桐科研成果为素材,从实用性方面对油桐的特性、栽培区划、良种应用、造林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有针对性地作了简要介绍,目的在于为我国油桐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很多省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油松造林营林实践,不少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对油松的生态学、育种造林、病虫害防治、木材特性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现代林业科学的指导下,将各个方面关于油松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是一项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 马履一主编的《油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以实用技术为主,收录了油松的栽培管理以及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可供营林科技推广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是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希望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营森林的基本对策的需要而写的。森林生态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而森林是景观生态系统。对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的阐述中,特别强调了森林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不同空间层次(如林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上。在森林经营上,本书强调了在我国建立生态系统经营体系的重要性,并对这种经营体系的基础(森林的多重价值观)、发展以及宏观规划和育林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以及林业科研、教学和生产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湿地松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包括湿地松特性介绍、良种供应情况、育苗技术、造林经营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章节。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赵锦年研究员撰写病虫害防治一章,姜景民、刘昭息研究员撰写其余章节,栾启福博士及广东林业科学研究院赵奋成研究员和湖南林业科学研究院吴际友研究员提供良种和育苗栽培技术部分资料,由姜景民全书统稿。
《园林苗木生产与园林绿地养护》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了新的编写体制,初步克服了传统教材所追求的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实践教学为主,强调对技能的讲解。 教材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园林绿地养护的概述和专项技能,各类园林植物的养护,各类绿地的养护管理标准。
《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02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下达制定的《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任务。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为主编单位。按照《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负责组织标准的编制工作。 编制组在深入调研、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地考察了18个已建项目,并对18个*建设项目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按8个专题进行了调研、资料分析、总结经验。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在原有防火设施和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防御森林火灾,建立科学有效的防火体系。 《建设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经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
《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实用技术》重点介绍了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药用林高效栽培的*研究成果,分别包括生物学特性、优质苗木培育、药用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4部分。由于3种红豆杉的分布区域、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差异较大,为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区域红豆杉的高效栽培,该书按树种分三篇进行介绍。南方红豆杉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周志春研究员等撰写,云南红豆杉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苏建荣研究员等撰写,东北红豆杉部分由北华大学程广有教授等撰写。
本书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育苗专家玉群编著。内容包括:绿枝扦插繁殖的生物学特性,提高插穗生根能力的方法,绿枝扦插的苗床管理,苗圃建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在102种树木、花卉繁殖中的应用和间歇喷雾育苗新技术等。内容翔实,技术先进,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苗木生产者从事林业、花卉、果树、中草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相关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以江浙蚕桑主产区的桑树栽培技术为主体,结合西部新蚕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措施为重点,用问答的形式介绍桑树品种特性和桑苗繁育、桑园建立、桑叶收获、桑园施肥、桑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措施。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可供广大蚕农和基层蚕桑工作者参考。
本书的编写目是宣传和普及与桉树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回答生产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桉树的生物学特性、引种驯化、育种与改良、育苗造林和经营利用以及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内容上,尽量做到具有科学准确性、生产实用性和阅读趣味性。本书基本读者对象是从事桉树种苗与木材生产的个体林农,林业局、林场、苗圃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参考。
本书介绍了新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主要内容包括:茶地选择与规划设计;花园开垦;茶树种植;茶树选种;花园耕作与除草等。
该书稿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系列丛书之一的蔗区土壤与甘蔗科学施肥。主要从蔗区土壤、甘蔗的营养生理、甘蔗科学施肥、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甘蔗常用肥料与施用方法、各甘蔗有机肥利用与蔗地土壤改良、糖厂滤泥及酒精废醪液还田技术。
毛竹是我国竹类资源中面积*、经营历史悠久、加丁利用范围广的种类。培育毛竹林具有成材快、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好的特点,只要经营管理得当,就可实现青山常在,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结合得完美的山地生产性开发项目。 福建是我国毛竹分布中心产区,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繁衍。全省现有毛竹林面积88.5万公顷,居全国位。总立竹蓄积量17亿株左右。年产竹材1.7亿多根、鲜笋l56万 吨,2005年全省竹业总产值达114.2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详细介绍了滇重楼的资源情况、分布情况、发展情况、植物学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生长发育习性、对土壤和养分的要求、对气候的要求、栽培管理技术、农药化肥使用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及初加工技术等。
该书稿内容丰富、系统、全面,详细介绍了天麻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天麻的地理分布、天麻种植研究与生产概况、天麻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天麻的生长发育过程、昭通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菌种生产场所的选择及布局和建设、天麻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等。
《130种园林苗木繁育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系”之一,全书共分乔木类和灌木类两大类,介绍了常绿乔木树种、落叶乔木树种、常绿灌木树种、落叶灌木树种、藤本类植物中包括雪松、广玉兰、*、三球悬铃木、大叶黄杨、蔷薇、爬山虎等在内的130种园林苗木的繁育技术。
本书自1985年出版以来,已经多次再版。现为第六版。《袖珍木材材积表》第六版是在第五版的基础上,更新了“杉原条材积表”(GB/T4815-2009)和“锯材材积表”(GB/T449-2009)。本书中的“原木材积表”及其所附的“圆材材积表”中,单厘米径级和一些大径级的木材材积,是为满足林区和进口材计算材积而增加的非国家标准数据,是否采用这些数据,由供需双方商定,请读者予以注意。
该手册的编制以实用、方便、快速查算立木材积为目的。收编的立木二元材积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速生阔叶树种类,如杨树主要优良品系和泡桐等树种的立木二元材积表,参照地方标准DB/3700866001—89和DB37/T-92编制形成;另一部分大多是针叶树种类,如黑松、油松等,参照林业行业标准LY208—77编制形成。同时,为方便木材利用和商品交易,依据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出原木材积和杉原条材积速算表。需要说明的是,立木材积表的精度取决于编表材料的选取和测量,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检尺要求和适用范围。编制的立木二元材积表主要适用于华北地区,其他地区需要在榆校的基础上才可应用。 该手册可供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林场经营者、木材经销者和农户等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