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中,将原有不适用于中国,如 立法 、 狩猎 等章节,因为中德两国的法律法规完全不一样,存在国情的实际差异,目前的中文版本只部分适用于中国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森林教育指南》进行修订,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有必要修订的内容涉及到植物学、林学、动物学以及气候、土壤、水资源、经济社会条件、教育总体情况以及许多其他主题,并增加20个以上实际开展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方案,指导贵州(中国南方)森林体验教育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国进口木材的数量和树种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树种,经过开发利用,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贸易商、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次的改版,增加了21个新的树种,同时也剔除了9个欠知名的、材质性能一般、用途不广的树种,这些树种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这样,新改编的图鉴共有233 个树种(其中有12 种木材属于红木,有9种木材被列入CITES附录予以管制),分别为南洋地区121 种,非洲地区79 种,其他地区33 种,隶属于60科182 属。对39个树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勘误修订,同时也对37个树种的67张图片进行了更新。对部分隶属于红木或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予以管制的濒危树种,在本次修订时,特别给以标识和备注,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西南山地地貌和气候复杂,拥有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2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蚂蚁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种类丰富的社会性昆虫,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紧密。《西南林业大学馆藏蚂蚁模式标本(精)》以中英文图鉴形式记录主要在西南山地发现的保存于西南林业大学的136个蚂蚁新种的模式标本,占全球已知蚂蚁物种总数的1%,隶属于10亚科39属。总论部分介绍了蚂蚁的社会性、生物学特性、生态功能、国内外对中国蚂蚁的分类研究历程、西南林业大学的分类研究历程及分类研究修订、蚂蚁的形态特征及分亚科检索表。分论部分由每个新种的英文原始描述、中文对照、原始描述中的黑白点线图和模式标本的高清照片组成。书后附有参考文献、中文名和学名索引、136个新种的名录及其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该书系统总结了西南林业大学在西南山地的蚂蚁
《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是中国部荟萃中外古今林业科学知识并全面反映中国林业发展情况的百科全书,是一所普及林业科学知识、传播林业建设经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传统能源的重要来源,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对人类的奉献者。今天,林业仍然是利用太阳能和地力创造绿色财富、规模的绿色经济体,发展林业被认为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根本性解决方案。科学家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生物炭基肥、生物农药及能源植物、植物蛋白,可为解决能源、食物、健康、土地污染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提供重要路径。
本书是一部关于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技术、菌种生产技术、规模化栽培技术的专门著作。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羊肚菌的生物学、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生理学、高产栽培原理,解密了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技术、母种培养技术、营养料袋制作技术、原种和栽培菌种生产的技术,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商业化栽培羊肚菌的工艺操作流程、大田的各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特别介绍了室内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大面积不出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书对重要的细节问题都用精美的彩色图片加以详细说明,重要的技术环节都有技术数据参数和详细的设备、材料、原料清单,是广大羊肚菌研究者、栽培者、爱好者的一部实验和生产操作手册。
森林工程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更新改造、建设管理的系统工程。以森林资源为作业对象,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为目标。既可以收获成过熟、可利用的木材及非木质林产品,尽可能地发挥森林的经济功能,又可以改善森林质量、促进森林更新、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森林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作业者、作业设备、森林环境、作业技术、交通通信及其网络等。森林工程为林业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森林工程是随着人们不断利用森林资源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古代社会的森林利用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各种活动均依赖于森林。历史上,人类从森林走出来,从事的砍树、打柴、修路、搬运等劳动,均属森林工程的范畴。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分工,森林工程形成独立的工程分支,成为一
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通过广泛调研近年来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系统梳理和系统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及分类、水质净化机理及强化策略、硫-铁循环及其影响等人工湿地理论和技术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设计、建造、运行与维护管理等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全书紧密结合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用书,也可供从事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使用。
本书从2005年开始着手编著,作者历经多年积累多次修改,足迹遍布国内外多个制种基地,收集资料,拍摄照片。请教国内高校专业老师,和国内外一线同行积极交流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和查阅国内外大量的育种书籍,终于编撰完成。本书描述了数十个科数百个属(种)的常规露天采种技术。属性相近的种只描述了属的综合习性,种间差异比较大的细化到种。大部分植物种类都采用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因为多年传统的记忆习惯,只有个别品种保留了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在书中已经明确标注。
.
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 余年。近10多年来,柑橘生产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成为阻挠我国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给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书收集了包括生理病害和自然伤害等共63 种病害,其中细菌病害、病毒和类病毒病害、真菌病害及线虫病共32 种;虫害共171 种;天敌63 种。新增的病害4 种,虫害11 种。本书作者经过对柑橘病虫害的多年观察,拍摄病虫害照片,从中选取1500 余幅,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此书,方便给生产者查阅。 本书可为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供从事柑橘种植农户查阅对照及教学、科研、科普、技术推广工作者参考。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自2000年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保护管理工作,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因此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维持。但是,由于保护区坐落在市区边缘,近年来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和快速的人类经济社会建设,使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愈加突显,不仅增加了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压力,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空间。为了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以满足国家及京津冀新战略、新形势和新常态下的保护要求,协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新时代的发展也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的
蜜源植物是指能够为蜜蜂提供花粉及花蜜的一类植物的统称,分主要蜜源植物和辅助蜜源植物两大类。蜜源植物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决定着蜜蜂蜂群的繁殖、生产与消长。《百山祖国家公园蜜源植物图鉴》一书是作者团队成员经过近三年(2017~2019年)的详细调查写成的一部科普性较强、可读性较强的蜜源植物专题著作。本书是继李泽建博士领衔的丽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创新研究团队出版的第三部著作。该书立足百山祖国家公园范畴,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为依托,精选蜜源植物图片300张,为研究蜜源植物种类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也为国内外养蜂企业特别是华东地区养蜂企业寻求蜜源植物来源提供了详细参考。《百山祖国家公园蜜源植物图鉴》一书得以顺利出版得到了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专项的大力资助。本书提供百山祖国家公园蜜源植物171种,分为野
2008年,《茶全书》构思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2009-2015年,本人对茶的有关著作,中央及地方对茶行业相关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2015年5月,项目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立项,经过整3年时间,项目团队对全国18个产茶省的茶区调研和组织工作,得到了各地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局、供销社、茶产业办和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并基本完成了《茶全书》的组织结构和框架设计。 2017年6月,在中国林业出版社领导的指导下,由王德安、段植林、李顺等商议,定名为《中国茶全书》。 2020年3月,《中国茶全书》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中国茶全书》定位为大型公益性著作,各卷册内容由基层组织编写,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地方多渠道的调研和组织。本套全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大型的茶类主题的集体著作。 《中国茶全书》
本书的基本内容,设有特辑、文件选编、北京园林绿化大事记、概况、生态环境、全民义务植树、城镇绿化美化、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公园建设与管理、绿色产业、法制规划调研、科技大数据宣传、专项调查研究、党群组织、市属公园管理系统、园林绿化综合执法、直属单位、各区园林绿化、荣誉记载、统计资料、附录等22个基本栏目。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因库,同时在维持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常绿阔叶林:分类、生态、保育(套装共2册)》力求汇总我国有关这一植被类型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部分,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分类与分布,共11章,包括中国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的位置、发育的环境条件、区系特征、分类原则与系统,并按典型常绿阔叶林、季节常绿阔叶林和适雨常绿阔叶林分别介绍它们的分类和分布,探讨中国常绿阔叶林的历史变迁以及现状与趋势。第二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植物生态指示值与种组,共2章,包括常绿阔叶林中3800余种植物的生态指示值,以及根据温度、水分和土壤酸碱度划分的生态种组。第三部分是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功能与演替,共4章,涉及群落
本书根据广东省多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发现的1600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结合近10年广东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实际情况,按照如下原则筛选重要种类:①在普查中已发现,或有相关文献和资料记载,并已经或曾经造成轻度以上危害的种类;②1980年以来,从国(境)外或其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广东省的新记录种类中,已经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种类;③在广东省潜在较大危害风险的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种类;④在各种类群林业有害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种类;⑤在广东省已广泛应用,或潜力较大的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种类。入编的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共计330种(类),其中林业有害生物300种包括林木病害32种(类)、林木害虫253种、林业有害植物12种、林木兽害3种;天敌资源30种(类)。对其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等进行描
为了全面、系统总结几十年来我国球根花卉引种、育种、栽培、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介绍国外已经观赏应用或极具开发前景的新兴球根花卉,以满足我国花卉产业和园林景观营造的需要,促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组织全国37家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62位专家编著了《中国球根花卉》一书。 《中国球根花卉(精)》收入的球根花卉涉及70属约508种。从引言(含释名和花文化)、栽培简史、形态特征、生长发育与生态习性、种质资源与育种概况、园艺分类与主栽品种、繁殖与种球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到价值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或高度商业化的9种(属)球根花卉-百合、郁金香、水仙花、唐菖蒲、大丽花、朱顶红、仙客来、马蹄莲、石蒜进行了系统论述,全面总结了我国花卉科研工作者与花卉企业
《一滴水生态摄影丛书: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分松辽平原半湿润半干旱区、内蒙古高原半干旱干旱区、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干旱极干旱区、北疆盆地干旱极干旱区、南疆盆地极干旱区、青藏高原北部高寒干旱极干旱区六个部分展示了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景观、植物、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