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淮南鸿烈集解(全2册·新编诸子集成)
    •   ( 1443 条评论 )
    • 刘文典 /2018-03-01/ 中华书局
    • 《淮南子》共有21卷,其内容以阐述道家学说为主,是研究黄老思想的宝贵资料。刘文典先生所撰的《淮南鸿烈集解》,全面而系统地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对《淮南子》各篇疑难字词、典章名物、思想奥义等加以阐发注释,大大方便了读者研究利用《淮南子》一书。该书整理本,除了整理点校《集解》原文外,还附录有《淮南子校补》、《淮南子逸文》、《淮南天文补训》,以飨读者。此次推出的精装本,是对《新编诸子集成》平装本的升级改型,版式清朗,读之赏心悦目。

    • ¥99.6 ¥138 折扣:7.2折
    • 我从哪里来--中华姓氏河南寻根
    •   ( 202 条评论 )
    • 郑州市政协河南商报社 编 /2015-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主要收录 83 个姓氏的来龙去脉及其先祖有关的故事。从“李”、“张”、“黄”等大姓开始,逐一展现姓氏来源、历史变迁、逸闻趣事等。很贴合当前在传统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人们寻根问祖的需求,也从姓氏起源发展中展现了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

    • ¥92.4 ¥128 折扣:7.2折
    • 颜氏家训集解(中华国学文库)
    •   ( 413 条评论 )
    • 王利器 著 /2020-06-01/ 中华书局
    • 《中华国学文库:颜氏家训集解》七卷,王利器撰。王氏博洽好古,撰有《新语校注》、《盐铁论校注》、《风俗通义校注》、《文子疏义》等,并由中华书局推出。《中华国学文库:颜氏家训集解》参考众多文献,吸收前人重要的校勘成果,对《家训》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整理。其集解内容,既有对文义的疏通,对掌故的考证,又有对文字的校勘,对音韵的厘正,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家训》□□读本。附录部分的佚文、序跋等,对读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53.9 ¥68 折扣:7.9折
    • 尚书校诂
    •   ( 719 条评论 )
    • 雒江生 校诂 /2018-09-01/ 中华书局
    • 此书将《尚书》今文与伪古文分编作文字考订,训诂通释。主要是根据出土文献以及古代写本校订文字讹误,并参考以前学者的注释成果,以考定《尚书》字词的训诂正解,是综合文字学、校勘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的一部学术新著。作者撰写历时十年,用功甚深,且能够推陈出新,与以前出版的《尚书》研究著作体例不同,对研究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学术价值。

    • ¥59.2 ¥82 折扣:7.2折
    • 王若虚集(全2册·中国历史文集丛刊)
    •   ( 481 条评论 )
    • 王若虚 著、马振君 点校 /2017-10-01/ 中华书局
    • 王若虚是金代著名学者,在经学、史学、诗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清四库馆臣曾评论说: 金元之间,学有根底者,实无人出若虚右。 王若虚生前撰述曾分别结为《慵夫集》、《滹南遗老集》、《尚书义粹》。历经岁月,《慵夫集》今已亡佚,仅存《滹南遗老集》四十六卷和《尚书义粹》残本。本书以畿辅丛书为底本,吸收前人校对成果,对《滹南遗老集》作了全面标点、校勘;复经努力搜求,辑入、整理了《尚书义粹》残本,是目前录文极全的王若虚著述整理本。

    • ¥70.7 ¥98 折扣:7.2折
    • 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平装)
    •   ( 267 条评论 )
    • 刘啸 著 /2021-09-18/ 中华书局
    •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隋代的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也就是学界所习称的 三省 ;研究的主题是三省的职权、地位以及所谓的 三省制 在隋代是否成立。通过对隋代尚书省性质的转变问题、隋代尚书省与九寺的关系问题、隋代门下内史两省的职权与地位、唐代前期的三省问题以及 三省制 学说的由来等问题的探讨,认为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在隋代并未建立,其中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隋初尚书省权力过大,内史、门下二省并不能对其构成有效的制约;二是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大。 书末附录三篇文章,包括对隋代废太子案的考察、对隋代秘书省任职条件的研究、对官品制度的成立的探讨等相关内容,对本书的主旨具有补充价值。

    • ¥57.4 ¥68 折扣:8.4折
    • 甲骨军事刻辞整理与研究(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专刊)
    •   ( 286 条评论 )
    • 李发 著 /2018-07-01/ 中华书局
    • 本书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 ¥52 ¥72 折扣:7.2折
    • 花东子卜辞与殷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160 条评论 )
    • 章秀霞 著 /2018-03-13/ 中华书局
    • 殷礼是中国古礼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古以来材料匮乏,难以足征。近世以来的殷礼探索肇始于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且多以王卜辞为考察中心,是从商王视角进行的探讨。本研究以新出花东子卜辞为中心,站在非王贵族这一独特视角,对其中反映的殷礼信息进行了分类研究和探索。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在吸收学界对花东子卜辞释文校读成果基础上,逐一核实并分析了这批卜辞材料,并对其进行系统分类与排谱整理。下编在上编基础上,结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花东子卜辞体现出的殷礼信息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和探讨。

    • ¥69.3 ¥96 折扣:7.2折
    • 陈洪绶集
    •   ( 686 条评论 )
    • 陈洪绶 /2017-07-01/ 中华书局
    • 陈洪绶,明末清初杰出的艺术家,书画之外,复工诗文,其作品集名为《宝纶堂集》,长期以来版本混乱,没有一个很好的整理本。陈传席校点整理的《陈洪绶集》以南开大学藏康熙刻本《宝纶堂集》为底本(简称南开本),编次一仍南开本之旧。参校以哈佛大学藏康熙刻本《宝纶堂集》(简称哈佛本),以及几个光绪刻本宝纶堂集,并补录了南开本未收的诗文。书后附《宝纶堂集》所收的陈洪绶相关材料(如传记、方志条目)。

    • ¥56.3 ¥78 折扣:7.2折
    • 读通鉴论(全三册,王夫之著作)
    •   ( 6768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2013-05-01/ 中华书局
    • 《王夫之著作:读通鉴论(套装全3册)》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是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 ¥77.6 ¥98 折扣:7.9折
    • 张问陶资料汇编(全2册·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   ( 139 条评论 )
    • 许隽超 胡传淮 编 /2016-04-01/ 中华书局
    • 《张问陶资料汇编》,许隽超、胡传淮合编,全二册,中华书局2016年4月出版发行。张问陶(1764 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也称 老船 ,因善画猿,亦自号 蜀山老猿 。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 性灵派三大家 ,被誉为 青莲再世 、 少陵复出 、清代 蜀中诗人

    • ¥65.9 ¥78 折扣:8.4折
    • 乾隆间饬禁戏曲研究
    •   ( 66 条评论 )
    • 彭秋溪 著 /2021-10-01/ 中华书局
    • 《乾隆间饬禁戏曲研究》,彭秋溪著,是对清代乾隆后期饬禁剧曲及相关问题的专门研究。作者主要运用文献学研究的方式,首次系统地梳理了在《四库全书》纂修期间发生的查禁 违碍 剧曲事件,并依靠各种原始文献,细致地考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问题。其中,重点考察了扬州、苏州 修曲中心 的运转情况,包括设立词曲局、撤局时间及缘由,与局人员生平行迹,所获曲本的数量、处理曲本情形,查禁剧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基于对该史事的详细查考,探讨了一系列与此事相关的问题,诸如《曲海目》、《曲考》的性质,黄文旸与《曲海》,《曲海目》的版本,《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与苏扬修曲的关系等。得益于新材料的发见,其中某些长期以来未获解决的问题,基本得到澄清。因此,该书对研究《四库全书》纂修史、清代戏曲发展史以及中

    • ¥53.9 ¥68 折扣:7.9折
    • 赵钧日记(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全2册)
    •   ( 362 条评论 )
    • 温州市图书馆 编,陈伟玲 整理 /2018-04-01/ 中华书局
    • 赵钧(1786 1866),字石渠,一字石臣,号定斋,别署小岐山房主人,又号水竹居主人,庠生。历任瑞安、上韩等地塾师。虽未显达,然亲历道咸时期重要历史变革,且其日记记述详细,对研究近代史不无裨益。 相对于史料留存较为丰富的晚清光宣及民国时期,道、咸、同时期的社会史料相对缺乏。赵钧生逢其时,其翔实的记载为研究这一时期地方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被称为 清后期浙南社会缩影 。周梦江曾将其中一部分整理成《赵钧 过来语 辑录》发表于《近代史资料》,受到研究者重视。今将其现存稿本系统整理,为学人提供珍贵的史料。

    • ¥57.7 ¥80 折扣:7.2折
    • 春秋左传诂 上下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 1492 条评论 )
    • (清)洪亮吉 撰,李解民 点校 /1987-10-01/ 中华书局
    • 《春秋左传诂(上下)》(作者(清)洪亮吉)是 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协作研究的结晶,集 中代表了二十世纪唐代诗人群体研究的成就。清 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卫生体裁各异,研究方面 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 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 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 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 。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 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 本来代替或补充。 《春秋左传诂(上下)》适合历史研究者阅读。

    • ¥68.6 ¥98 折扣:7折
    • 钟敬文文选
    •   ( 108 条评论 )
    • 钟敬文 著,董晓萍 选编 /2013-03-01/ 中华书局
    • “百年师大,中文当先”。描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这是一句经常被征引的判断,在一个较为抽象的意义上,它的确昭示了某种令人鼓舞的气象。不过,“百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实在曲折多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也可谓是源流繁复,“当先”的真实意义常常被淹没于时代洪流的连天浪淘之中,作为“思想模式”与“学术典范”的师大中文传统期待着我们更多的保存、珍惜、承接与发扬。 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肇始于京师大学堂,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而有1908年5月的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进而诞生了1912年5月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然,也是在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诞生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翘首的北京大学。“办理学堂,首重师范”,作为与北京大学“一奶同胞”的北京师范大学,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引领了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其首

    • ¥70.7 ¥98 折扣:7.2折
    • 紫檀
    •   ( 311 条评论 )
    • 周默 /2017-12-01/ 中华书局
    • 《紫檀》是目前我国系统考察紫檀历史和艺术之著作。该书丰富了紫檀研究的领域,发掘了很多不为学界涉略的关于中国紫檀的珍贵文献,对紫檀的分类、特征做出了科学严谨的分析,又通过对紫檀的贸易与运输等问题的研究对紫檀的利用、紫檀的现状与未来提出了合理且可行的方案。周默先生爱紫檀,沉潜优游于紫檀之中数十年。他不仅是一位高明的紫檀玩家,还是颇有识见的紫檀研究专家。为了探索紫檀的奥秘,周默先生多年来流连于国内博物馆、古玩收藏地,并辗转于南方山林幽深之所,数度深入印度、缅甸等国,沿着当年紫檀传入我国的路径,寻找所需要的资料。其间涉艰历险,矢志不辍。集数十年实地考察和文献推求之心得方成此书。

    • ¥70.7 ¥98 折扣:7.2折
    • 黄绍箕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全2册)
    •   ( 168 条评论 )
    • 谢作拳 点校 /2018-10-01/ 中华书局
    • 黄绍箕(1854 1908),字仲弢,又字穆琴,晚号鲜庵,浙江瑞安人。黄体芳子,幼承家学,后从南皮张之洞学。光绪五年(1879)参加己卯科顺天乡试,中式第十九名,保和殿覆试一等第I。六年(1880)参加会试,中二甲第六名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曾任武英殿总纂官、咸安宫总裁、编书局监督、译学馆监督、湖北提学使等职。 本书为黄绍箕著述集,是《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种,共约76万字,分为八卷,系统整理黄绍箕的奏疏、论著、批注序跋公牍、寿序表祭文、时文、信札、诗词联语、《中国教育史》等内容。书后有附录,收录友朋来函、友朋题诗及黄绍箕年谱。

    • ¥85.2 ¥118 折扣:7.2折
    •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131 条评论 )
    • 张炎兴 著 /2018-11-01/ 中华书局
    • 因大禹传说而得名的会稽山,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本书通过对会稽山有关典籍的整理、摩崖碑刻的考释以及周边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大禹传说在会稽山上的两处标志性遗迹 北麓的窆石和南麓的飞来石,是如何逐渐演化成儒教的禹庙和道教的阳明洞天,并认为会稽山文化的儒道互补、以道补儒具有 儒显道隐 的特点。*后讨论了会稽山儒道互补神圣意义的创造,是如何对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以及绍兴名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

    • ¥65.9 ¥7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