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0~元以上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读史方舆纪要(中华国学文库·全10册)
    •   ( 3448 条评论 )
    • 顾祖禹 撰,贺次君施和金 点校 /2019-10-04/ 中华书局
    • 《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部地理总志,尤侧重于军事地理。作者顾祖禹生于明末,有感于明统治者不明边防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而至亡国之恨,遂积二三十年之功成此书。 《读史方舆纪要》以明两京十三司为纲目,分历代州城形势九卷,各直省一百一十四卷,山川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叙述各省、府、州、县建置沿革、疆域变迁。该书侧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对景物名胜所在皆略,且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多据正史有所订正。 本书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整理,以宋氏纬萧堂写本为底本,校以敷文阁本、职思堂本、邹代过本,并以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及各种地理总志、方志参校,是一部校勘精良,便于读者利用的整理本。

    • ¥398.8 ¥580 折扣:6.9折
    •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63册共4箱)
    •   ( 7282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8-07-01/ 中华书局
    • 二十四史 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也是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地记载了我国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堪称是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 为了弘扬祖国出色的传统文化,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 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以繁体字点校本 二十四史 为底本,聘请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 和国家语委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中华版繁体字本 二十四史 进行字体简化整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一四五)或者更后一些。他的父亲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汉武帝建元(公元前一四O 一三五)初年,

    • ¥1798 ¥2680 折扣:6.7折
    • 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全12册)
    •   ( 1069 条评论 )
    • 顾祖禹 撰,贺次君施和金 点校 /2020-07-04/ 中华书局
    • 《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部地理总志,犹侧重于军事地理。作者顾祖禹生于清初,有感于明统治者不明边防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而至亡国之恨,遂花二三十年之功终成此书。 该书以明两京十三司为纲目,分历代州城形势九卷,各直省一一四卷,山川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叙述各省、府、州、县建置沿革,疆域变迁。侧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对景物名胜所在皆略。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据正史多有订正。 本书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整理,是《读史方舆纪要》的*个整理本。点校本以宋氏纬萧堂写本为底本,校以敷文阁本、职思堂本、邹代过校本。以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各种地理总志、方志参校。经校勘整理,对原书的脱讹衍倒共出校勘记一千三百余条。

    • ¥503.1 ¥760 折扣:6.6折
    •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二十册)
    •   ( 2474 条评论 )
    • (宋)李焘 著 /2004-09-01/ 中华书局
    •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史学家李焘仿照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编撰的北宋编年史,始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迄于宋钦宗靖康之变,记载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史事,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的断代编年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本书取材丰富,除宋代实录、国史外,大量采用文集笔记、家乘志状等,并加以考辨,记述详瞻,史料丰富,是研究宋、辽、金、西夏历史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点校本以浙江书局本为底本,参校辽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宋本和文津阁本,是通行多年、便于阅读和引用的版本。

    • ¥832 ¥1280 折扣:6.5折
    •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礼品装·全18册)
    •   ( 880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撰,沈志华张宏儒 主编 /2016-06-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篇幅宏博,价值极高的一部编年史,宋代司马光等修撰。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录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迹,成书二百九十四卷,于盈积简牍之中,抉擿幽隐,校计毫厘。其中贤君昏主、忠臣奸佞、勇将懦夫、志士小人, 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 ,堪称巨制。由于全部用当时的文言写成,今天的多数读者阅读起来会有困难,因此,由中国社科院、中华书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对其进行翻译,以便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部历史巨著。翻译底本为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七次印刷的《资涌通鉴》标点本,与已出的20册标点本相对应,译文较为准确、流利、生动,以对译为原则,间有个别语序调整和意译。并采

    • ¥1120 ¥1680 折扣:6.7折
    • 资治通鉴书籍正版无删减原著文白对照全注全译全集全套18册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中国通史历史 中华书局正版书籍
    •   ( 414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编沈志华,张宏儒主编 /2019-11-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迹,并录司马光及历代贤哲评论二百一十八篇,成书二百九十四卷。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宋神宗钦定的,其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宗旨,其中“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自古被视为学习历史,吸取经验,学习治国理政、修身齐家之道的经典之作。《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领导艺术、管理经验、用人智慧、权谋战略等,至今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人们学习历史、汲取智慧、指导人生的不2之选。 文白对照本《资治通鉴》,原文以中华书局标点本《资治通鉴》为底本,authority准确;译文由

    • ¥464 ¥928 折扣:5折
    • 读通鉴论(1-5) 中华书局
    •   ( 428 条评论 )
    • 尤学工,翟士航,王澎译注 /2020-07-01/ 中华书局
    •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有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据,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全书议论纵横,新见迭出,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全面反映了王夫之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

    • ¥144 ¥288 折扣:5折
    • 史记全十册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史家之绝唱 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畅销书籍 中国古代史通史历史类书籍 中华书局
    •   ( 118 条评论 )
    • 陈曦,周旻等注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022-09-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一百三十篇,记述了自黄帝以来至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学术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本次出版的三全本《史记》(全10册),原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修订本为底本,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史记》做注释、翻译、评析,各篇篇首有解释篇题、概括要点的“释名”,篇末有汇集古今点评的“集评”和延伸探讨的“评论”。注释详实,引证丰富;翻译准确,流畅易懂;评析全面,深入浅出,是现代人阅读《史记》的理想读本。

    • ¥334 ¥668 折扣:5折
    • 读史方舆纪要(10册) 中华书局
    •   ( 98 条评论 )
    • 无 /2019-09-01/ 中华书局
    • 《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部地理总志,尤侧重于军事地理。作者顾祖禹生于明末,有感于明统治者不明边防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而至亡国之恨,遂积二三十年之功成此书。《读史方舆纪要》以明两京十三司为纲目,分历代州城形势九卷,各直省一百一十四卷,山川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叙述各省、府、州、县建置沿革、疆域变迁。该书侧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对景物名胜所在皆略,且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多据正史有所订正。本书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整理,以宋氏纬萧堂写本为底本,校以敷文阁本、职思堂本、邹代过本,并以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及各种地理总志、方志参校,是一部校勘精良,便于读者利用的整理本。

    • ¥394.4 ¥580 折扣:6.8折
    • 全唐文(全12册)
    •   ( 176 条评论 )
    • 董诰 /1983-04-01/ 中华书局
    • 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一千卷。嘉庆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等百余人参加编纂。共收文章一万八千四百八十八篇,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编次以唐及五代诸帝居首,其次是后妃、诸王、公主,再次为各朝作者、释道、闺秀,宦官、四裔附编书末。清宫原藏有《唐文》稿本一百六十册(据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一,其编者为陈邦彦),清仁宗认为它 体例未协,选择不精 ,于是下令重编。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用《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补其缺略,又从《永乐大典》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并旁采他书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该书在编纂、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包括文章漏收、误收、重出,作者弄错,题目和正文的讹脱,小传记

    • ¥2086 ¥2980 折扣:7折
    • 纲鉴易知录 中华书局
    •   ( 44 条评论 )
    • (清)吴乘權 等 辑;施意周 点校 /1970-01-01/ 中华书局
    • 本书107卷,是一部上起传说中的盘古,下迄明末的编年体简史。该书将我国清代以前几千年的历史大事系统而又删繁就简地记载下来。本书的内容分别辑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书的整理者以脱误较少的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并以其他一些刻本相互参校,同时对照其所据原书予以校正,书中凡干支纪年,均添注了公元纪年。

    • ¥234 ¥360 折扣:6.5折
    • 中国室名大辞典
    •   ( 307 条评论 )
    • 孙书安孙正磊 编著 /2014-10-01/ 中华书局
    • 《中国室名大辞典》是一部收录我国文人室名,并对其含义、源流、相关题记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集结而成的大型工具书。全书200余万字,共收录室名11127条,时代下限截止到清末民初。释文分主释文和附目两部分。主释文主要介绍室主人的朝代姓名、著作文集,室名命意及其语源,文献题记等内容。与主释文相关的其他室主室名、题记、诗赋、书画等以“附目”的形式简要列于其后。全书按笔画排列,附词目音序索引及室主人名索引,方便读者查询。

    • ¥243.6 ¥348 折扣:7折
    •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上下)(精)
    •   ( 14 条评论 )
    • 郑天挺 /2018-01-01/ 中华书局
    • 郑天挺(1899一1981)又名郑庆甡,字毅生,福建长乐首占乡人,生于北京。1924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抗日战争爆发,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郑氏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领域卓有建树,主持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工作数十年,培养了大批文史人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正式建校,1946年7月31日停办,郑氏参与始终,并自1940年起担任总务长,主持工作。此期间郑氏坚持记日记,自1938年记至1946年7月14日,中间仅有少量缺失。《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上下)(精)》这部分日记是研究近现代史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的重要材料,集中体现了一代学人在艰苦卓 的条件下顽强治学的精神风貌。

    • ¥101.35 ¥156 折扣:6.5折
    • 清朝开国史(上下卷)精
    •   ( 1166 条评论 )
    • 阎崇年 著 /2014-05-01/ 中华书局
    • 阎崇年编著的《清朝开国史(上下)(精)》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清太祖时期,下卷为清太宗时期,各分15个专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了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军占领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在通史撰述中形式较为新颖,文字通俗,可读性较强。本书立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等诸因素,对明清嬗代的过程做了深刻的分析和解剖,书中既有史实的叙述,又有理性的论说,既有纵向的中国古代史的追述,又有横向的与外国古代史的比较,视角开阔,观点独特。

    • ¥112 ¥168 折扣:6.7折
    • 纲鉴易知录(共6册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
    •   ( 9 条评论 )
    • 编者:(清)吴乘权|译者:刘韶军... /2012-02-01/ 中华书局
    •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纲鉴易知录》时间跨度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明,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于清代中后期的人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且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本书为文白对照本。

    • ¥189.95 ¥378 折扣:5折
    • 郑天挺清史讲义(上中下)
    •   ( 6 条评论 )
    • 郑天挺|责编:葛洪春|整理:常建华... /2021-08-01/ 中华书局
    • 郑天挺先生是我国20世纪 的历史学家、清史专家,本讲义是根据郑天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在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讲授清史时所积累的教学卡片及讲义整理而成,集中反映了郑天挺对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以及边疆史地、民族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郑天挺对历史教学的深入思考,内容十分丰富,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本书主要整理者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常建华教授,除对书稿进行识读、录入外,还细致分类,重新编排,对原稿所引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核对,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系统性。全书共三册,按内容分为二十三个专题,其余札记、大纲、摘录等作为附录。

    • ¥173.82 ¥26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