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学术·有道)
    •   ( 3760 条评论 )
    • 田余庆 著 /2023-07-22/ 中华书局
    • 田余庆先生自谓其历史研究成果 多属发微初探一类,言人之所未言 。本书所收十九篇文章,正是他在秦汉魏晋史领域索隐探赜的代表作。这些文章见微知著,就秦汉魏晋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引人入胜的考证与辨析,如秦汉之际的楚地反秦事件(《说张楚》)、汉武帝由扩张政策向 守文 政策的转变(《论轮台诏》)、曹魏草创期与其他政治势力的矛盾斗争(《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蜀国政治史(《〈隆中对〉再认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蜀史四题》)以及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之关系(《孙吴建国的道路》《暨艳案及相关问题》)等,皆为影响深远、备受推重之作。

    • ¥57.4 ¥68 折扣:8.4折
    •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   ( 1644 条评论 )
    • 阎步克 著 /2023-07-14/ 中华书局
    • 职官制度是开启历史研究之门的一把钥匙。作者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官阶制度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 品位分等 和 职位分等 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新视角下,梳理考察周代的爵命,秦汉二十等军功爵和禄秩,魏晋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勋品、将军号、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散阶,将之勾勒连缀为一条演进变迁的线索,并对其性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解释,进而将传统官僚等级制度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无论是在历史观、研究视角与方法,还是具体的考辨方面,本书都作出了深刻的推进。

    • ¥91.2 ¥108 折扣:8.4折
    •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   ( 1820 条评论 )
    • 陈苏镇 著 /2023-07-14/ 中华书局
    • 所谓 汉道 ,即汉朝治国治天下之道。作者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 大一统 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 汉道 ,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 本书贯通了从西汉立国至东汉一朝的全部历史过程,所涉及的问题,如汉初于 过秦 背景下实行的黄老无为政治、儒术的兴起与独尊、 霸王道杂之 的汉家家法、儒家思潮推动下的托古改制、两汉之际的政治学术转变,皆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关节。本书将这些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的问题贯通连缀,一气呵成,时有新颖独到的论述,展现了作者将思想史、政治史、制度史融会贯通的深厚功力。

    • ¥99.7 ¥118 折扣:8.4折
    • 宋史测度 海外宋史研究领军人物刘子健先生代表作
    •   ( 1210 条评论 )
    • 刘子健 /2024-02-16/ 中华书局
    • 本书是美籍华裔宋史学家刘子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所收集的多篇主题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元化的历史观。作者由封禅祭典、君主与言官的关系、政治上的包容性来观察宋代的君权和政治特色,由岳飞、秦桧、王安石、曾布、梅尧臣等人来观察宋代士大夫与武将的风格类型,由地方官学私学的消长、考场弊端、道统之成立来观察宋代的教育与道学,由马球、启蒙书、乡绅赈饥来观察宋代的文化与社会,视野宏大,剖析入理,为读者描绘出有宋一代更清晰的图像。

    • ¥57.4 ¥68 折扣:8.4折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 2 条评论 )
    • 李骛哲著 /2025-04-18/ 中华书局
    • 普鲁士人郭实猎(Karl G tzlaff)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个性倨傲狷急、行事夸张高调。凭借超常的语言天才,他于19世纪30年代初,最先突破清政府海禁,又在之后一直扮演着鸦片商人、英国商务监督、侵华英军及港英政府的翻译、参谋、情报官、殖民官员和传教士等多重角色。他是中国境内第一本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编者,是中国最早的内地传道会 汉会的创始人。他以中、英、德、荷等国语言撰写论文和游记,影响很大。他是后人理解19世纪上半叶中西碰撞过程的关键线索,但他的行为和形象却充满矛盾、迷离难辨。关于他的争论至今未消。 本书从新发现的莱顿大学特藏、圣公会档案、荷兰传道会档案等文献入手,以英、德、荷、汉等多语种文献互勘,力图重新勾勒郭实猎的历史形象,进而揭示他在 开放中国 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

    • ¥57.4 ¥68 折扣:8.4折
    • 三易洞玑(易学典籍选刊)
    •   ( 187 条评论 )
    • /2014-01-01/ 中华书局
    • 《三易洞玑/易学典籍选刊》点校以上海图书馆藏明刻本《三易洞玑》为底本,以郑开极康熙三十二年所刻《石斋先生经传九种》之《三易洞玑》及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所收《三易洞玑》为校本。以上三个版本,在点校中分别简称明本、郑本和库本。文中个别字句也参考了清代邵晋之手抄本《三易洞玑》。

    • ¥54.9 ¥65 折扣:8.4折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 195 条评论 )
    • 高桥文治 著 /2024-08-01/ 中华书局
    • 金元易代之际,华北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 真空 和 失序 ,以元好问为代表的中原士人阶层也面临着空前的精神危机。如何在新朝体面生存?如何叙写亡国的正统论?如何安放乱世理想?如何背负易代责任?本书作者以近四十年之力,逡巡在元好问与他的时代周围,以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方式,以强烈的好奇心与同理心,聚焦元好问刻意未载的历史片段,追寻失落的时代真相,还原易代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 ¥65.9 ¥78 折扣:8.4折
    •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   ( 923 条评论 )
    • 徐晋如 著 /2022-12-01/ 中华书局
    • 这是一部讲授诗词写作方法的著作。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诗歌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格律、技巧,对于诗词的写作与鉴赏都很有裨益。是书问世以来,颇受好评,已经有广西师大、浙江古籍等多个版本。 徐晋如,先后就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后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多年致力于诗词研究与写作,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忏慧堂集》、《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曾与陈永正教授共同主编《百年文言》。

    • ¥57.4 ¥68 折扣:8.4折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中华学术·有道)
    •   ( 752 条评论 )
    • [美] 列文森 著,季剑青 译 /2024-06-22/ 中华书局
    •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 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 ¥82.8 ¥98 折扣:8.4折
    • 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
    •   ( 36 条评论 )
    • 冯惠玲主编;夏翠娟梁继红副主编 /2025-02-14/ 中华书局
    • 《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是中国数字人文从相关概念引入至初步学科化建制的十数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全书四部十八章,从技术基础、政策支持、学术理论、多样化实践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正走向成熟的中国数字人文的概貌,并聚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力求在数字人文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反思,同时在更大和更深层面上呼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和 文化数字化 战略。

    • ¥77.7 ¥92 折扣:8.4折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 3 条评论 )
    • 罗宗强 著 /2025-03-14/ 中华书局
    • 魏晋是一个在文化史上有特殊意义的时代。这是充满战争和饥馑、阴谋和残忍、悲歌慷慨和背信弃义、寻欢作乐和潇洒风流的二百余年,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的二百余年。在这个环境里,产生了玄学,文学独立成科,书法和绘画都有了辉煌的发展。在这个环境里,中国士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 作者立足于大量史料的搜集和辨析,通过对相关具体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描述出魏晋时期玄学的发展与士人普遍心态变化的历史面貌,敏锐地把握政局、思潮迅变中士人群体普遍的人生取向、道德操守、生活情趣,以及他们人性的张扬与泯灭,并从这些心态变化所引发的艺术情趣中细腻地辨认其审美风尚的性质与价值。

    • ¥65.9 ¥78 折扣:8.4折
    • 诗经注析(中华国学文库)新版
    •   ( 385 条评论 )
    • 程俊英蒋见元 著 /2024-04-12/ 中华书局
    •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 题解 中写有艺术分析,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 韵读 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对于《诗经》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

    • ¥74.3 ¥88 折扣:8.4折
    • 唐代基层文官(中华学术·有道)
    •   ( 319 条评论 )
    • 赖瑞和 /2024-03-01/ 中华书局
    • 一个唐代年轻人在取得了做官起码的资历后,可以担任怎样的官?有哪些基层入阶官职可供选择?各官职的入仕条件如何?仕途前景如何?职务又如何?这些问题在初习唐史时往往使人感到极为困惑。本书着眼于此,精选唐代几种较为常见的基层文官,秉持 在传记中考掘制度史 的原则,从唐人的生平经历、从众多唐人的官历着手,详考唐代基层文官的各个面貌,以厘清唐人刚出来做官时的一些实况,特别是他们的入仕条件、仕途前景和职务等细节,对理解唐代士人的仕宦生活大有助益。 全书共分七章。前五章分别探讨了京官(校书郎、正字)、县官(县尉)、州官(参军、判司),以及幕府官(巡官、推官和掌书记)等四类八种唐代基层文官,第六章则综合讨论这几种文官的共同课题,诸如俸钱、任期、办公时间与假期等,最后一章描绘出两幅唐代基层文官的

    • ¥65.9 ¥78 折扣:8.4折
    • 南华真经注疏(道教典籍选刊·全2册·平装繁体竖排)
    •   ( 725 条评论 )
    • 郭象 注,成玄英 疏 /2023-04-14/ 中华书局
    •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整理。《庄子》一书,晋时极受重视,注家众多,其中以郭象注受欢迎。郭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唐人成玄英在郭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南华真经注疏》是研读《庄子》之书。此次点校,以《古逸丛书》覆宋本为底本,以《道藏》本、《道藏辑要》本、郭庆藩《庄子集释》、《续古逸丛书》本、世德堂本、刘文典《庄子补正》等为校本。

    • ¥82.8 ¥98 折扣:8.4折
    • 陆九渊集(中华国学文库·精装)
    •   ( 1233 条评论 )
    • 陆九渊 著,鍾哲 点校 /2020-11-21/ 中华书局
    • 《陆九渊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陆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著作集,收录了陆九渊全部的传世文献,包括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语录、年谱等。此次整理,以上海涵芬楼影印的明嘉靖四十年刻本《象山先生全集》为底本,参校清道光二年金溪槐堂书屋刻本等多种本子点校而成;此外,还将各本序跋,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韶兄弟论辩书信,以及《宋元学案》中象山学案的按语一并收作附录。本书是了解陆九渊和宋明理学的之作。

    • ¥53.9 ¥68 折扣:7.9折
    • 三朝辽事实录(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全2册)
    •   ( 19 条评论 )
    • 王在晋 著,李东枭 点校 /2025-01-11/ 中华书局
    • 明王在晋撰《三朝辽事实录》是一部著名的明代军事著作,成书于崇祯十一年(1638),共十七卷,卷首另有总略一卷。本书在总略部分概述辽东的分野、区划、战略形势,以及辽东周边各民族的历史及与明朝的关系,作为明金战争的背景;正文部分按年月编排,历叙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努尔哈赤计袭抚顺至天启七年十二月明金战争相关事件,包括战守要略、朝廷决策、筹饷运饷、军队管理、方略争议等内容,引用了大量当时有关辽事的奏疏、邸抄等。本书还载录作者关于辽事的奏疏,借以表明对辽事的主张和建议。 《三朝辽事实录》在清乾隆年间被禁,版本源流相对单一,本次整理以现存最早的明崇祯刻本为底本做标点整理,对于底本中影响文意的疑误,利用他书出注论证而不改动原文。

    • ¥82.8 ¥98 折扣:8.4折
    • 秦汉史(吕思勉历史作品系列·全2册)
    •   ( 1186 条评论 )
    • 吕思勉 著 /2020-03-07/ 中华书局
    • 《秦汉史》是吕思勉所著中国断代史的第二部,写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九四七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全书计二十章,分两册:上册十二章,包括总论和秦汉三国兴衰史;下册八章,纵论三国秦汉的民生、制度及文化。

    • ¥67.8 ¥94 折扣:7.2折
    • 正声新奏--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
    •   ( 19 条评论 )
    • 邱靖嘉 /2025-01-15/ 中华书局
    •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 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 概念,以三个版块十章的内容,以专题形式探讨了与 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 相关的若干问题,全面分析讨论了随着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历史学研究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历史学面向公众的社会服务功能,历史学应如何向民众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内容服务,并与各种大众传媒方式相结合,建立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呼吁历史教学转向培养专业学者、中小学教师和历史普及人才三者并重的新思路。

    • ¥57.4 ¥68 折扣:8.4折
    • 璞玉编:田余庆先生文稿拾遗(百年诞辰纪念版)
    •   ( 24 条评论 )
    • 田余庆 著 /2025-01-18/ 中华书局
    • 本书收录了田余庆先生的遗稿,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读书与杂感 从田先生十余个杂记本中辑录出数百条笔记,并按六个专题进行分合与编次,由编者为各条拟定小标题。第二部分 讲稿与札记 和第三部分 治学自述 亦是从杂记本及家藏各类未刊稿中选取整理而成。第四部分 师友杂忆 则据收录田先生晚年怀念已逝师友的10篇文章。

    • ¥65.9 ¥78 折扣:8.4折
    • 金盖心灯(道教典籍选刊)
    •   ( 811 条评论 )
    • 闵一得 撰,王卡汪桂平 点校 /2020-06-20/ 中华书局
    • 《金盖心灯》八卷,清代著名道教领袖、内丹学家闵一得编撰,主要以浙江湖州金盖山(又名云巢山)为核心,记载了清代较大的道教派别全真教龙门派*代至第十四代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是清中期以前有关龙门派历史的集大成著作。闵氏好友、著名藏书家、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为《心灯》作注释,且引述五十二种文献对有关史实详加考订和补述;闵氏故交鲍锟为《心灯》写了很多评语,极富旨趣。 《金盖心灯》此次标点所用底本,为光绪二年(1876)金盖山云巢古书隐楼重刊本。吴兴人李宗莲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作《金盖山志》一书对金盖山史实的记述不同于《金盖心灯》,龙门派支派海上觉云坛总理戴本珩于民国十六年(1927)所编《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一书记述了闵一得之后其宗派的传承源流,都对《金盖心灯》具有重要补充作用,一并整理,

    • ¥57.4 ¥68 折扣:8.4折
    • 训诂学原理(增补本)
    •   ( 554 条评论 )
    • 王宁 /2023-09-01/ 中华书局
    • 《训诂学原理(增补本)》是一部关于训诂学的相关原理及其应用的学术专著,在1996年初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28篇文章。本书从古人实际的训诂工作、训诂材料中,总结和概括出训诂学的基础理论,并应用于相关领域。就训诂理论方面,该书围绕着训诂原理、训释原理、词源原理三个部分,辨别了词的贮存状态和使用状态、训和义的差别,阐发了形义关系、音义关系、引申理论、反训问题等训诂学核心理论命题,并就一分为二的义素分析法在词义辨析、词源理据的探求中的运用加以阐明。就训诂学的相关应方面,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训诂学史、训诂学与语言学、训诂学的普及与应用方面的相关论著及单篇考证。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明了训诂学的相关原理,明确了训诂学在当代的学科定位,奠定了当代训诂学的术语体系,在学界有着有重要的

    • ¥91.2 ¥108 折扣:8.4折
    • 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 全2册)新版
    •   ( 201 条评论 )
    • 王先谦 著 /2024-05-10/ 中华书局
    •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

    • ¥75.2 ¥89 折扣:8.4折
    • 雍正传(全2册)
    •   ( 152 条评论 )
    • 冯尔康 著 /2023-05-13/ 中华书局
    • 《雍正传》 多面 真汉子 的改革与突围 十三年如何改变一个国家?康熙末年,朝堂波云诡谲,诸皇子激烈争夺储位,四皇子胤禛,获得后胜利,继承大统。刚刚即位雍正却面临纷繁复杂、难以收拾的局面。党争对抗、财政混乱、吏治腐败、边疆不宁、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预示着王朝正走在不可挽回的衰退之路上。然而雍正仅用十三年的时间,重塑体制,建立税收清晰、财政稳定、治理高效、社会稳定的强力国家机器,扭转了王朝危机,奠定乾隆盛世。 本书运用雍正朱批奏折等一手史料,拨开历史迷雾,复盘历史事件,全面展示雍正继位和打击政敌的政治权谋,解析雍正在位十三年如何从困局中突围,又如何运用雷霆手段推进改革,啃硬骨头。 朝乾夕惕 的帝王到底是暴君还是令主?政治改革非常时期,什么样的官员才能适应刚毅果决、深谙权谋的帝王需要?

    • ¥82.8 ¥98 折扣:8.4折
    • 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
    •   ( 2780 条评论 )
    • 张国刚 著 /2020-08-15/ 中华书局
    • 中国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兴衰治乱的管理经验和经世治国的历史智慧。历史是*好的教科书,通过阅读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古代 敬天保民 民贵君轻 等治理之 道 ,可以借鉴前贤治世用人、宽猛相济等管理之 术 。 本书以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的历史眼光,分十六章论析自战国至五代1360余年中国历史上重要关节点的人和事,梳理千年兴衰根源,呈现历代治世得失。为让读者对历史有贯通性了解,每章之前有通论,简叙一代兴衰与治理功过;再取《资治通鉴》中具体人与事加以讨论,有人物、有故事,以细节证说经世治国之道、理乱兴废之术。

    • ¥52.3 ¥66 折扣:7.9折
广告